-
公开(公告)号:CN11546942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993634.6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空望远镜及其背架展开方法。太空望远镜包括一主卫星、若干细胞星和若干抛物型可展桁架,每一抛物型可展桁架的一端连接于主卫星,每一抛物型可展桁架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细胞星,抛物型可展桁架能够伸缩且最大展开长度值相等,若干抛物型可展桁架以主卫星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外延伸为抛物型背架结构,若干细胞星处于同一平面且呈环形排列,若干细胞星能够同时主动牵引若干抛物型可展桁架,从而使若干抛物型可展桁架同时展开。本申请可以有效减重,桁架结构变形较小,提高望远镜反射面精度,有效保证卫星本体姿态的稳定,细胞星由若干模块化单元通过标准接口可拆卸组装而成,便于模块化单元的升级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63904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10261.X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流体回路的地面散热方法,将星载单机固定于第一侧板的第一面,星载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布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面及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面之间,第二热管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面,包括:使得星载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进行热传递,并均匀所述航天器安装板各个区域的温度;制冷机将所述第二热管内的冷却液的热量带走,以使得液体强制对流换热与导热相结合,利用冷却液的流动对卫星系统在测试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收集、传输、排散。
-
公开(公告)号:CN11619874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524874.8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框架面板式卫星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框架面板式卫星的主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其包括多个杆件;以及连接部件,其连接所述框架。本发明采取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理念,使用单一标准化的杆件以及连接部件,可以用于构造1吨以内的不同卫星平台的主框架或者用于更大重量的大型卫星的载荷舱,可以使得卫星的设计成本与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为卫星平台的批产化、标准化、低成本化打下基础。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卫星的主框架成本至少降低八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91853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823448.9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载及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包括:航天器安装板,其内表面上固定一个或多个星载单机;星载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被布置在航天器安装板内,其被配置为与所述航天器安装板进行热传递,并均匀所述航天器安装板各个区域的温度;地面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被布置在航天器安装板的外表面,其被配置为与所述航天器安装板进行热传递,并带走所述航天器安装板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1235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50627.3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千米级超大尺度太空综合基地及其在轨构建方法。千米级超大尺度太空综合基地是由若干模块星在轨对接组装而成的足球烯构型支撑结构,每一个模块星包括若干伸缩臂和通过所述伸缩臂相互连接的若干节点星。千米级超大尺度太空综合基地具有较强的扩展性,能够在轨部署、升级或更换多种功能性载荷,实现综合探测功能,提高平台公用系统的利用率;姿态控制难度较低,具有高承载、大功率、高散热、长寿命的特点,且受光照面积大,能源充足;突破了现有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解决了运载一次发射所带来的航天器效率受限的根本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0672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730104.3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高轨卫星公用平台的主架构,所述小型高轨卫星公用平台的主架构包括外壳、中间隔板、平台舱主承力桁架组和载荷舱承载桁架,其中:所述外壳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中间隔板将所述容置空间分割为平台舱和载荷舱;所述平台舱主承力桁架组布置于形成平台舱的部分外壳和中间隔板之间,并对形成平台舱的部分外壳和中间隔板施加支撑力;所述载荷舱承载桁架布置于形成载荷舱的部分外壳和中间隔板之间,并对形成载荷舱的部分外壳和中间隔板施加支撑力;所述载荷舱承载桁架呈圆柱状,在承载卫星载荷的同时,在所述载荷舱承载桁架的上方串接卫星进行星间串联结构设计和力学传递,所述星间串联结构用于小型高轨卫星一箭双星的发射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270592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487584.1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装配方法,包括:完成卫星初样设计、结构图纸的绘制、卫星投产、卫星生产和卫星验收工作后,进行以下卫星装配流程,包括:进行集成测试装配,形成集成测试整星,进行多个状态下的测试;在集成测试整星的基础上,进行热试验改装,形成热试验整星;在热试验整星的基础上,进行环境试验改装,形成环境试验整星;在环境试验整星的基础上,进行出厂前测试改装和出厂改装,形成最终的待发射整星。
-
公开(公告)号:CN11196493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23458.2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相流体回路的卫星地面测试舱,包括:一个或多个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每个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中放置一个或多个测试单机;流体管路,被配置为流经所述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并带走所述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的热量;温度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闭环控制所述流体管路中冷却液的温度;流体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闭环控制所述流体管路中冷却液的流量和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1040147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659198.7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信息网络管控方法,包括:进行网络初始化,所述网络初始化包括划分控制面和数据面;配置控制面;控制面感知业务需求;控制面板预判网络负载情况;当预判结果为网络负载均衡时,网络采用传统的IP交换完成数据传输任务,然后释放数据面资源;以及当预判结果为出现局部过载时,控制面基于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网络控制协议,生成路由表项,根据路由表项配置数据面,数据面执行业务,数据面在业务执行完毕后释放数据面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294146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89178.7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热控系统在轨自主运行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软件初始化子模块提供热控系统的参数初始值;(2)调用数据采集子模块,采集温度数据、航天器工作模式、基准电压;(3)调用数据处理子模块:根据基准电压校准温度数据;选取参与闭环控温的温度数据并进行有效性判读;通过航天器工作模式,选择控温阈值;(4)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后,对航天器是否进入安全模式进行判断,判断结果为处于正常工作模式或安全模式,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后续操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节省大量地面运维工作量、提高航天器生存和抗打击抗毁坏以及完成任务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