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11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52008.5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27 , H01Q21/00 , H01Q3/3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蜉蝣算法的唯相星载相控阵天线综合方法,包括:构建星载相控阵天线方向图的数学模型;在给定的二次振幅幅度分布下,采用改进的蜉蝣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综合优化解算,得到旁瓣最低情况下各个阵元的相位值;将给定得幅度值和得到的相位值分别输入至所对应的各个阵元中,得到旁瓣最低情况下的天线方向图,完成星载相控阵天线综合;其中,在位置更新表达式、速度更新表达式以及最优和次优两个子代表达式中分别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因子、Levy飞行策略以及黄金正弦因子,得到改进的蜉蝣算法。本发明增强了蜉蝣算法的搜索能力,进一步改善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增强种群多样性,在旁瓣抑制效果和收敛速度方面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59664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23939.1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速度模式无拖曳控制的在轨实验验证方法,首先利用卫星单侧的微推力器产生主动干扰,并通过引力参考传感器测量所述主动干扰导致的第一加速度值;然后,基于所述第一加速度值以及加速度估计值,标定所述引力参考传感器的加速度零偏;将标定得到的引力参考传感器的加速度零偏上注到卫星系统后,根据所述加速度零偏对加速度进行补偿处理;最后,进行加速度无拖曳在轨实验,并测量得到第二加速度值,将所述第二加速度值与所述第一加速度值进行比较,验证加速度无拖曳在轨实验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582294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53461.4
申请日:2009-06-19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11C11/41 , G11C11/413 , G06F11/00 , G06F12/00 , G11C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SRAM模块闩锁问题以及增强SRAM模块可靠性的方法,与现有方案相比,可以解决单片SRAM模块闩锁对系统的影响而不用进行双机切换,实际情况下两片或大于两片SRAM模块同时发生闩锁事件的概率基本为零,最大可以纠错为8位(一个符号),能检测16位错误(两个符号错),比现有采用汉明码的方案有所提高,同时内置了自刷新电路,在不影响CPU的效率情况下即可快速完成对SRAM模块的刷新,当一个芯片损坏的情况下,系统依然可以工作,增加了FPGA的成本,但降低了对SRAM模块器件等级的要求,降低了总的成本,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3105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26570.X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R33/12 , G01R33/022 , G01R33/02 , G01R35/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航天器及其产品磁场测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在测试区中布置产品磁强计传感器和背景磁强计传感器,以第一背景磁场数据和第二背景磁场数据在每一方向上的同一时刻的背景测量值作为输入,通过线性回归得到每一方向上的同一时刻的背景测量值与产品测量值的拟合系数,构建每一方向的线性回归方程,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计算背景磁场干扰,在产品磁场数据中剔除背景磁场干扰,得到航天器及其产品的真实磁感应强度,根据真实磁感应强度计算得到航天器及其产品的磁矩。基于上述方式,降低了环境波动对航天器磁测的影响,实现精准计算出航天器及其产品的磁矩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97621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0997572.0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磁偶极子反演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根据社会学习因子数量,对每一个社会学习因子构建一个子粒子群,社会学习因子决定个体沿全局最优值移动的程度;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每个子粒子群根据其适应度函数、速度位置更新方式独立进行寻优过程;在每个子粒子群寻优后,筛选出符合筛选条件的子粒子群;筛选出的子粒子群继续进行寻优过程,选择寻优后的全局最优值作为最终寻优结果。本发明能够更好地反映待测物体的磁特性,得到反演磁偶极子数量多、准确性高、成功率高、鲁棒性强,从而为补磁工作的开展、卫星布局优化提供便利,为磁敏感区域、器件的磁模型数值仿真验证提供更加细致的磁源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149814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93991.7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近地轨道引力波探测验证卫星的热控系统及方法,一级热控模块包括多块舱板,将载荷包围在中心并封闭,形成载荷舱;在载荷舱的内部和/或外部布置隔热垫片和/或多层隔热组件,使载荷与其他热源隔绝;二级热控模块包括自动控温单元,检测载荷舱的温度,并将载荷舱的温度发送至热控总处理器,采用PID算法根据载荷舱的温度,控制自动控温单元进行调温,以使载荷舱在载荷工作时形成恒温笼式加热区域;三级热控模块包括固定于载荷上的补偿模块、包裹载荷及补偿模块的隔热组件、以及测温单元,测温单元检测载荷温度,并将载荷温度发送至热控总处理器,采用PID算法根据载荷的温度,控制补偿模块进行调温,以使载荷在工作时各处温度保持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5235916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706358.0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凑布局的一体化卫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设置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用于设置星内载荷设备,从而组成一条对星内载荷设备的第一传力路径;所述底板表面上进一步在四个对角上各自设置一个隔板,所述四个隔板支撑一顶板,所述顶板用于设置星外载荷设备,从而组成对星外载荷设备的第二传力路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出了一种以载荷为中心的一体化卫星构型,实现围绕载荷进行布局的方案,同时设计一种两条主传力路径与一条次传力路径共同作用的结构方案,实现载荷的力学环境的优化,降低卫星结构和载荷结构设计的复杂度和压力,提高卫星结构承载比。
-
公开(公告)号:CN101587744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910053399.9
申请日:2009-06-19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规模FLASH存储阵列的多层次数据冗余方法,将大规模FLASH存储阵列的存储单元分为页级、FLASH芯片级、FLASH芯片组级三个层次,根据所划分的层次以及所需的容错等级选择不同的冗余编码存入大规模FLASH存储阵列中预留的数据冗余空间中;当出现错误时,利用数据冗余空间中的冗余编码即时纠正错误;与现有技术相比,针对大规模FLASH阵列应用,在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冗余策略,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充分利用硬件的并行运算能力,极大地减少了加入数据冗余校验位而引起的IO性能下降,缩短了损坏数据重建的时间代价,并且系统的可靠性和冗余策略可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配置灵活、方便,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714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0166034.8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V20/10 , G06V10/46 , G06V10/75 , G06V10/771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遥感图像处理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多子图匹配的遥感图像匹配方法,包括:提供用于生成遥感图像的子图的神经网络;将待匹配遥感图像和参考图像输入所述神经网络中生成子图;对所述子图进行特征的提取以获得子图的特征点的分布图;对所述特征点进行特征匹配,以选取最优特征对集合;以及将所述最优特征对集合取并集,并且映射回待匹配遥感图像。通过多子图的图像匹配替代现有技术中遥感图像整体的图像匹配,以及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生成遥感图像子图的方法,能够提取遥感图像的有效语义信息,从而过滤掉遥感图像中语义不明的信息点,实现对遥感图像的冗余信息的过滤,提升了遥感图像匹配的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75856.0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R33/12 , G01R33/02 , G01R33/0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航天器磁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将精密磁测传感器放置在第一检测部位以及将环境磁测传感器放置在第二检测部位;分别采用精密磁测传感器和环境磁测磁传感器进行磁测,输出相应的精密磁测数据和环境磁测数据;以环境磁测数据为特征输入,精密磁测数据为目标输出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根据预设的回归函数计算线性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将航天器放置在第三检测部位,采用精密磁测传感器进行磁测,输出相应的航天器磁测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航天器磁测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目标磁测数据。上述方法能够提高航天器在地磁环境下的磁特性测量精度,同时线性回归模型具有强鲁棒性,资源需求量小,降低了航天器磁测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