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60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87719.1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观测卫星结构热形变在轨测量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太阳观测卫星上多个载荷仪器在初始时刻和设定时刻观测到的日心矢量方向,并构建日心矢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所述日心矢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形作差,得到多个载荷仪器在初始时刻和设定时刻下测量得到的日心矢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根据所述日心矢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建立太阳观测卫星热形变角位移随时间的在轨演化规律,进行太阳观测卫星结构热形变在轨测量。本发明在轨测量方案简单,计算量小,不占用星上额外资源,适用于多高精度载荷仪器观测同一目标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014135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856510.4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载荷光轴热变形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包含多台光学载荷的卫星,被配置为模拟在轨真实温度波动;多个载荷棱镜,被布置在所述卫星内,每个所述载荷棱镜的法向与一个光学载荷的光轴平行;测试光源,被配置为模拟恒星发出的光;探测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载荷棱镜反射形成的光斑;光路模块,被配置为所述测试光源提供光路,使测试光源抵达所述载荷棱镜后返回至所述探测器;真空装置,被配置为容置所述卫星、以及所述光路模块的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1605742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493568.7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7/00 , G06F30/15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星真空热试验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多颗卫星同时进行真空热试验,分别评估各个卫星与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内表面的热平衡情况,形成多个第一传热量;对单颗卫星进行真空热试验,计算单颗卫星与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的内表面的热平衡情况,形成第二传热量;各个第一传热量分别与第二传热量进行比较,形成各个外热流比值;根据多星同时试验与单颗卫星试验达到相同平衡温度时的各自外热流比值,评估各个参数对外热流比值的影响,调整各个参数以使各自外热流比值接近1;和/或根据多星同时试验与单颗卫星试验达到热平衡状态且相同外热流时各星的温度差异,评估各个参数对温度差异的影响,调整各个参数以使各星的温度差异接近0。
-
-
公开(公告)号:CN10903798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29512.X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H01R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卫星探测器的接地装置,其具有:多个接地线,其用于与卫星探测器的多个信号回线连接,其中所述接地线的长度相同;以及接地结构,其用于将所有接地线接地。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卫星探测器接地的方法。通过本发明,可以极大地减少星上单机在工作时对卫星探测器的电磁干扰,同时防止卫星探测器对其它设备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4044754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29833.5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负载的连接装置及采用该连接装置的蜂窝板,所述卫星负载的连接装置包括承力框和至少一个横梁,所述至少一个横梁设置在所述承力框内,每一所述横梁的两端与所述承力框连接,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所述卫星负载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孔固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卫星负载的连接装置为一体化的构件,卫星负载的连接点通过该一体化的连接装置固定,使得卫星负载的连接点不是通过连接到独立的金属埋件来实现负载与蜂窝板之间的连接和载荷传递。避免精度要求较高的卫星负载在动力学载荷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动态位移差,从而不影响精度要求较高的卫星负载的工作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6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67922.7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观测卫星载荷备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运载火箭将太阳观测载荷备份卫星送入预定轨道;S2、太阳观测卫星、载荷备份卫星同时在轨执行太阳观测任务;S3、当太阳观测卫星载荷性能严重退化,载荷备份卫星与太阳观测卫星错开10°~20°相位角部署,载荷备份卫星与太阳观测卫星一起连续采集太阳观测数据,延续太阳观测卫星太阳观测任务;或者,当太阳观测卫星载荷性能未明显退化,载荷备份卫星与太阳观测卫星错开180°相位角部署,载荷备份卫星与太阳观测卫星组成立体式太阳观测网络、加密执行太阳观测任务。有益效果是载荷备份、确保太阳观测卫星长时间在轨连续执行观测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442037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44313.X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星上低频电缆网防污染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下料;步骤二、绑线:采用22DPTH绑扎线;步骤三、焊接;步骤四、自检;步骤五、互检:焊点检验合格后焊点处涂B706黑色标志漆;步骤六、装配;步骤七、交检:检验合格后壳体螺钉处涂B706黑色标志漆;步骤八、真空除气实验:试验条件要求36h内石英天平的平均频率变化速率小于1HZ/h,石英天平灵敏度不低于1*10E‑9g.cm^2/Hz;制备得到TML
-
公开(公告)号:CN111959830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0857201.9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高精度光学载荷安装平台热控系统及方法,包括:外部环境热控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外部热流遮挡单元、边界温度控制单元及安装部件隔热单元来减小外部环境对所述卫星高精度光学载荷安装平台本体的温度均匀性的影响;平台本体热控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表面隔热保温单元、加热回路布置单元及PI闭环控温单元来均匀其自身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1413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56510.4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载荷光轴热变形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包含多台光学载荷的卫星,被配置为模拟在轨真实温度波动;多个载荷棱镜,被布置在所述卫星内,每个所述载荷棱镜的法向与一个光学载荷的光轴平行;测试光源,被配置为模拟恒星发出的光;探测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载荷棱镜反射形成的光斑;光路模块,被配置为所述测试光源提供光路,使测试光源抵达所述载荷棱镜后返回至所述探测器;真空装置,被配置为容置所述卫星、以及所述光路模块的一部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