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09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75856.0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R33/12 , G01R33/02 , G01R33/0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航天器磁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将精密磁测传感器放置在第一检测部位以及将环境磁测传感器放置在第二检测部位;分别采用精密磁测传感器和环境磁测磁传感器进行磁测,输出相应的精密磁测数据和环境磁测数据;以环境磁测数据为特征输入,精密磁测数据为目标输出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根据预设的回归函数计算线性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将航天器放置在第三检测部位,采用精密磁测传感器进行磁测,输出相应的航天器磁测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航天器磁测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目标磁测数据。上述方法能够提高航天器在地磁环境下的磁特性测量精度,同时线性回归模型具有强鲁棒性,资源需求量小,降低了航天器磁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58934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14393.X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月球成像敏感器的月心矢量和太阳方向提取方法,其采用了月球边缘轮廓方向与月心矢量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性特征,以及月相轮廓点方向与太阳矢量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性特征,并联合最小二乘法分别计算得到月心矢量与太阳矢量在月球敏感器坐标系下的矢量方向,最后通过太阳矢量与月球矢量之间夹角的理论计算值对其进行修正,从而同时获取得到高精度的月心矢量和太阳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比较简单、精度较高,减小了月相轮廓模糊化对精度的影响,且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月球、太阳和观测者处于不同相对方位和相对位置的各种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366149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18019.9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月相的太阳矢量方向的提取方法,在月球敏感期坐标系内,利用月球边缘方向与太阳矢量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性,并联合最小二乘法及月相信息计算得到太阳矢量方向并使用所述太阳矢量方向进行卫星导航,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91144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76346.8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航天器地面试验的超稳热环境模拟器,采用分层结构,每层的内外表面均设置有不同发射率的涂层,在最外面的两层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辐射器,每个所述辐射器的吸热面均设置在最外面两层中的内层,其散热面穿过最外面两层的外层裸漏在外,其中部均设置有主动热量补偿器,每个所述主动热量补偿器用于调节超稳热环境模拟器的热沉温度以及抑制来自外界的热扰动。本发明通过优化设计,提高了热沉的温度稳定性、均匀性和可调节性,从而显著提升航天器组件热边界模拟的精度,确保在严苛航天环境下实现更加精准的热管理与温控,有效保障了航天器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09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542282.3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个星敏感器的姿态融合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恒星星点在天球坐标系下的方向矢量;计算恒星星点在星敏感器测量坐标系下的方向矢量;根据星敏感器测量坐标系相对于卫星本体坐标系的安装矩阵计算恒星星点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下的方向矢量;设置基准星敏感器,根据安装矩阵分别计算其余星敏感器相对于基准星敏感器的安装修正矩阵;根据安装修正矩阵分别对其余星敏感器识别的方向矢量进行校正处理,获得校正后在卫星本体系下的方向矢量;根据校正后的方向矢量构造姿态等式;根据姿态等式和预设求解方法计算卫星本体坐标系相对于天球坐标系的姿态矩阵和姿态四元素。本发明可以提高星敏感器的姿态融合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6614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218019.9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月相的太阳矢量方向的提取方法,在月球敏感期坐标系内,利用月球边缘方向与太阳矢量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变性,并联合最小二乘法及月相信息计算得到太阳矢量方向并使用所述太阳矢量方向进行卫星导航,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59664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23939.1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速度模式无拖曳控制的在轨实验验证方法,首先利用卫星单侧的微推力器产生主动干扰,并通过引力参考传感器测量所述主动干扰导致的第一加速度值;然后,基于所述第一加速度值以及加速度估计值,标定所述引力参考传感器的加速度零偏;将标定得到的引力参考传感器的加速度零偏上注到卫星系统后,根据所述加速度零偏对加速度进行补偿处理;最后,进行加速度无拖曳在轨实验,并测量得到第二加速度值,将所述第二加速度值与所述第一加速度值进行比较,验证加速度无拖曳在轨实验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979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85983.8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同轴检验质量在轨刚度辨识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检验质量相对动力学模型;基于检验质量相对动力学模型,将模型参数沿双检验质量敏感轴方向分解,剥离航天器加速度和主要的角加速度扰动对在轨辨识的影响,得到在轨刚度辨识动力学模型;向检验质量相对动力学模型中添加激励信号,结合星上传感装置和相关控制环路,采样相关参数数据;基于在轨刚度辨识动力学模型和参数数据,采用最小二乘辨识算法实现检验质量在轨刚度辨识。本发明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中非同轴检验质量刚度的在轨辨识,抑制外部扰动,提高辨识精度;依托无拖曳控制、引力波星上高精度传感等条件,在轨辨识方法简单有效,具有较高的精度且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8260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87719.1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观测卫星结构热形变在轨测量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太阳观测卫星上多个载荷仪器在初始时刻和设定时刻观测到的日心矢量方向,并构建日心矢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所述日心矢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形作差,得到多个载荷仪器在初始时刻和设定时刻下测量得到的日心矢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根据所述日心矢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建立太阳观测卫星热形变角位移随时间的在轨演化规律,进行太阳观测卫星结构热形变在轨测量。本发明在轨测量方案简单,计算量小,不占用星上额外资源,适用于多高精度载荷仪器观测同一目标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1483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48031.9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空间非合作目标相对角速率提取方法,利用了空间非合作目标转动过程中引起的点云数量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信息,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将点云数量的时域变化信息转变为频域上的变化,进而从频率特征中提取相对角速率信息,实现空间非合作目标相对角速率信息的提取。本发明方法简单,计算量小,可以准确快速获得空间非合作目标的平均相对姿态角速率,用于减小或消除相对姿态估计中的累积误差,适用于转动角速度恒定或波动比较小的目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