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333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74327.5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奇偶韧性组网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将集群网络中的节点划分为奇节点和偶节点,并使奇节点和偶节点绑定不同的时隙,实现多节点间的同时收发,具有使用扩频体制、适合大尺度传输距离、复杂度较低且具有较强韧性的特点,尤其能够适应于高轨集群组网的特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68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932982.2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S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DOA估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估计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子阵A0、第二子阵A1和第三子阵A2的解扩信号,计算自相关矩阵#imgabs0#互相关矩阵#imgabs1#和#imgabs2#剔除#imgabs3#和#imgabs4#中指定元素,获得重构矢量#imgabs5#和#imgabs6#根据#imgabs7#和#imgabs8#计算估计矩阵#imgabs9#根据#imgabs10#和#imgabs11#计算估计矩阵#imgabs12#根据#imgabs13#和#imgabs14#使用元素平均法、相位平均法、最小二乘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计算相位估计#imgabs15#和#imgabs16#根据#imgabs17#和#imgabs18#分别计算方向余弦估计#imgabs19#和#imgabs20#根据#imgabs21#和#imgabs22#计算俯仰角估计#imgabs23#和/或方位角估计#imgabs24#本申请利用解扩信号的等效单源特性,使用点除或最小二乘方法代替标准ESPRIT算法中的矩阵特征分解操作,在保证测向精度的同时,计算复杂度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9111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52008.5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6F30/27 , H01Q21/00 , H01Q3/3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蜉蝣算法的唯相星载相控阵天线综合方法,包括:构建星载相控阵天线方向图的数学模型;在给定的二次振幅幅度分布下,采用改进的蜉蝣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综合优化解算,得到旁瓣最低情况下各个阵元的相位值;将给定得幅度值和得到的相位值分别输入至所对应的各个阵元中,得到旁瓣最低情况下的天线方向图,完成星载相控阵天线综合;其中,在位置更新表达式、速度更新表达式以及最优和次优两个子代表达式中分别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因子、Levy飞行策略以及黄金正弦因子,得到改进的蜉蝣算法。本发明增强了蜉蝣算法的搜索能力,进一步改善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增强种群多样性,在旁瓣抑制效果和收敛速度方面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21280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647609.8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B64G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线阵列电推力器及其推力矢量控制方法,包括:气路组件,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形成气道,以使推进剂气体依次流经气路组件;多个隔离模块,被配置为将贯穿纳米线阵列电推力器的气道分割为多个气路,以使流经纳米线阵列电推力器的推进剂气体被分成多路;各路推进剂气体被纳米线阵列电推力器中的纳米线阵列与栅极之间的强电场电离,并被所述强电场加速喷出产生推力;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不同的推力矢量调节的需求,通过控制各个气路的通断或气体流量或纳米线阵列与栅极之间的电压来调节各推力输出区域的输出推力大小,从而实现纳米线阵列电推力器的推力矢量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340137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0852761.X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螺母机构,包括:分瓣螺母,被配置为紧密扣合或分离,其中每个分瓣螺母都是扇环形,其两个侧边具有沿轴向延伸的“L”形凹槽,当多个分瓣螺母紧密扣合围设成环形时,分瓣螺母的两两连接处形成“T”形孔,所述“T”形孔沿轴向延伸贯穿至斜顶块的第一顶面;斜顶块,其第一顶面被配置为承载所述分瓣螺母;分离簧片,被配置为放置在所述“T”形孔中,每个所述“T”形孔容置一个分离簧片,所述分离簧片向“L”形凹槽施加朝向径向外侧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097794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010968746.7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遥感卫星载荷平台标定方法及系统,包括:自标定模块,通过基于恒星探测的在轨相机模型、多参数解算模块、以及自定标时刻的姿轨控参数,结合实验室标定初始模型,进行高精度卫星自标定;互标定模块,通过载荷与姿态模块采样时刻的时统一致参数、以及安装基准的结构稳定参数,根据基于统一星表的星点/地标点提取模块,建立基于时间同步和统一星表的星点解算模型,获取载荷与姿态模块在轨高精度互标定模型,进行天基高精度互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60460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92116.0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CN)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C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空间网络的光电信号交换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激光终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光学天线、分波器、光电探测器和电光模块,其中分波器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光控制报文和光数据报文,光电探测器连接第二输出端;交换控制单元,与分波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处理光控制报文;光交换单元,与电光模块和交换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处理光数据报文;光汇聚单元,与交换控制单元和光交换单元连接,用于对光数据报文进行汇聚、相干接收和发送;电交换单元,与光汇聚单元连接,用于交换电域信号。本发明通过优化光电信号交换系统的结构,在不使用波长转换器的情况下,实现光电信号的高效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1529116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34163.1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IPC: G01S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DOA估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估计方法包括:使用空间映射、虚拟阵元填充方法将标准多边形天线阵列变换为等效矩形天线阵列;根据第一子阵A0、第二子阵A1和第三子阵A2的解扩信号,计算自相关矩阵互相关矩阵和剔除和中指定元素,获得重构矢量和根据和计算估计矩阵根据和计算估计矩阵根据和使用元素平均法、相位平均法、最小二乘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计算相位估计和根据和计算方向余弦估计和根据和计算俯仰角估计和/或方位角估计本申请的估计方法可以应用于标准多边形天线阵列,测向精度高,计算复杂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837093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911111837.2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遥感微纳卫星一体化信息处理平台,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卫星光学载荷模块、卫星综合电子单元和振动测量单元,其中:所述卫星光学载荷模块向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提供载荷图像数据;所述卫星综合电子单元向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提供GNSS数据和姿态控制数据;所述振动测量单元向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提供微振动测量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载荷图像数据、所述微振动测量数据、所述姿态控制数据和所述GNSS数据进行时间同步,并按照相应的数据模型对所述载荷图像数据、所述微振动测量数据、所述姿态控制数据和所述GNSS数据进行融合,以对原有的所述载荷图像数据进行修正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504554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57276.4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星载相控阵的非均匀子阵合成干涉仪测向方法,包括:利用通信相控阵的阵列资源确定干涉仪基线;对通信相控阵进行划分,形成非均匀相控阵子阵;依据地面目标位置的粗略先验信息,对相控阵子阵的接收信号进行信号合成,形成合成信号;对合成信号分别采用频域积累方式鉴相;根据所述干涉仪基线完成二维合成干涉仪测向,以在星上资源受限情况下实现对弱信号的高效实时测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