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水体中ARGs的藻菌共生体系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6188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229849.6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藻菌共生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普通小球藻细胞和地衣芽孢杆菌接种于已灭菌的BG11‑LB培养基中;S2:将接种了普通小球藻细胞和地衣芽孢杆菌细胞的混合培养基置于恒温、恒定光照的无菌室内培养;S3:配置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质粒的人工污;S4:将步骤S2中混合培养基与步骤S3的人工污水混合,形成藻菌共生体系;S5:取S4中的1‑2mL藻菌混合液,采用细胞电穿孔法对取出的藻菌混合液进行细胞穿孔,冷却后重新置于步骤S4中的藻菌共生体系

    一种去除水中苯脲类除草剂绿麦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9792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61504.X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水中苯脲类除草剂绿麦隆的方法,以PMS为氧化剂,通过紫外光辐射氧化降解水中的苯脲类除草剂绿麦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相当一部分难降解的微量有机污染物能实现彻底的矿化,基本无催化剂的残留,无有毒有害的副产物的生成,对不同基质水体的适应力强,基本无需调节待处理水的pH值,所适应的pH范围广,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

    一种盐碱地土壤降盐提质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1594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27158.7

    申请日:2024-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土壤降盐提质设备,包括围板,围板底部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前立柱和后立柱,前立柱和后立柱远离围板的一端且相对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滚轮,两个滚轮相对的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联动杆,围板内部镶嵌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远离围板的顶部侧壁均匀的开设有三个放置槽,放置槽内均匀的放置有耐盐碱植物,围板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围板靠近把手的一端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立板,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只需要推动设备在田地里移动即可,能够有效的节省工作人员的体力,且能够大大的提供种植的效率,且能够保证幼苗的种植间距相同,保证幼苗的具有充足的生长空间,降低幼苗死亡率从而提高土壤盐碱的改良效果。

    一种去除水体中ARGs的藻菌共生体系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6188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29849.6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藻菌共生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普通小球藻细胞和地衣芽孢杆菌接种于已灭菌的BG11‑LB培养基中;S2:将接种了普通小球藻细胞和地衣芽孢杆菌细胞的混合培养基置于恒温、恒定光照的无菌室内培养;S3:配置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质粒的人工污;S4:将步骤S2中混合培养基与步骤S3的人工污水混合,形成藻菌共生体系;S5:取S4中的1‑2mL藻菌混合液,采用细胞电穿孔法对取出的藻菌混合液进行细胞穿孔,冷却后重新置于步骤S4中的藻菌共生体系中,继续在恒温、恒定光照的无菌室内培养。本发明中涉及的藻菌共生体对自然水体中的sul1、sul2、tetM、tetQ、tetW等ARGs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一种土壤修复管理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58611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492454.1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管理装置,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在地面基层上设管理房和若干地面检测模块;管理房内部设竖隔离板、中央处理模块、两块竖板和多块横板;竖板上设滑块分别与横板两端固定连接;横板上设滑块与中间竖分隔板固定连接;地面检测模块包括储存箱、第一气缸、第一伺服电机、风力发电模块、太阳能发电模块、储存筒、第二气缸、第二伺服电机、土壤检测模块、处理器和钻头。该系统通过设置土壤检测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对比模块对土壤污染物特征点进行比对,特征码模块对特征点生成特征码,分析模块分析特征点和无人机模块发送的土壤修复情况,生成模块生成表格方便查看,提高了土壤修复管理效率,降低了使用成本。

    一种验证ELISA法和HPLC法之间存在相关性和线性关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5792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29712.2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验证ELISA法和HPLC法之间存在相关性和线性关系的方法,该方法利用ELISA法和HPLC法分别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将各方法所检测得到的最终数据进行双样本均值分析,通过返回相关性检验值(chitest函数)来判断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再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线性比对及线性拟合,得到方程,通过其相关系数和斜率等特征来判断两种方法是否具有线性关系;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步骤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并且在确定ELISA法和HPLC法是否具有相关性以及线性关系之后,可以用两种方法中人力财力投入相对较少、过程相对简单的去代替另一个人力财力投入相对较多、过程相对复杂的检测方法。

    一种铜绿微囊藻生长周期内微囊藻毒素MC-LR快速定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504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398627.5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绿微囊藻生长周期内微囊藻毒素MC-LR快速定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刚接种后的铜绿微囊藻生长周期96h内MC-LR浓度,同时分别在显微镜下利用血球计数板计算藻细胞数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铜绿微囊藻进行680nm吸光度测定,分别建立藻毒素,吸光度及藻细胞数的正比例线性关系;在随后的藻毒素毒理实验中,通过测定生长周期96h内铜绿微囊藻的吸光度或藻细胞数量,便可定量得出同时期藻毒素MC-LR浓度;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快速、低成本、样品损耗小和无毒害等优点,能够解决传统的铜绿微囊藻藻毒素MC-LR定量方法中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样品损耗多和操作人员安全性等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