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64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78766.5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地表冻胀相对位移的冻结施工调整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冻结施工控制参数数据库;S2、采集冻结施工中冻结施工工程数据;S3、将工程数据写入冻结施工控制参数数据库,同时建立数据函数:S4、基于获得的工程数据生成当前冻结圈范围,比较预期冻结圈与当前冻结施工效果差异,调整施工参数;S5、根据调整好的施工参数继续施工,同时监测地表冻胀相对位移与位移速度;S6、将采集到的数据同控制基准值对比,若超限,则采取减缓冻结圈生成措施。本发明根据数据函数及时调整冻结施工参数,提高冻结法施工效率同时减少冻结法冻胀对地表、地下现有构筑物影响,更加有效的控制施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5183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32416.2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IPC: H01R13/52 , H01R43/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电线的接线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中空套管,套管套设在电线外,套管两端内侧开设有环形缺口,环形缺口的末端设有内螺纹;还包括中空封堵头,封堵头套设在套管的两端,所述封堵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所述中空套管与所述封堵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封堵头的数量为两个;还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套设于所述套管的环形缺口处,拧紧封堵头使橡胶圈紧裹电线。本发明有效保证了电线接线位置处于紧固状态,实现了牢固接线和接线区域防水,使接线位置更加安全。本产品由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可以广泛应用于电线的接线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214062988U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23162053.3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盾构隧道管片的拉紧条装置,包括预埋组件、中间组件、连接组件、紧固组件,所述预埋组件与衬砌管片上的预留注浆孔的内壁连接,中间组件与预埋组件连接,紧固组件与衬砌管片内侧壁贴合形成环状中空结构,连接组件穿过紧固组件与中间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有效,提高了洞口环壁的稳定性,安全性高,可广泛用于盾构隧道洞口部分管片环的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664265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122196.0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模型试验中用于模型隧道的减隔振装置,包括:模型箱,该模型箱内部的四周以及底面均铺设有减震材料;该模型箱内填充有砂土;砂土内放置有铝桩与模型隧道,该模型隧道位于铝桩的一侧;铝桩上接触设置有激振器,激振器固接有可移动杆;铝桩、砂土及模型隧道处均设置有多个加速度传感器。根据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性强,结果直观,成本低廉,可以有效减少在离心模型试验中模型隧道的振动,能对城市中对振动要求严格的隧道内的减隔振措施提供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92749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47284.3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站的盾构法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法衬砌结构包括沿盾构隧道轴向布置的标准衬砌段和特殊衬砌段,所述标准衬砌段由若干混凝土衬砌环组成,所述特殊衬砌段由若干特殊衬砌环组成,所述特殊衬砌环由混凝土衬砌块和钢制衬砌块组成,所述钢制衬砌块上设置有开口,可设置车站出入口或风道。本发明的优点是:圆形衬砌结构内既可设置车站站台层、站厅层结构,亦可设置与外部连接的出入口、风道等结构;既满足轨道交通车站的内部使用功能需求,亦能满足与外部连接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09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13668.9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张孟喜 , 黄德中 , 张晓清 , 刘喜东 , 李刚 , 杨志豪 , 卢康明 , 郭潇阳 , 陈培新 , 范杰 , 管攀峰 , 王衍丰 , 柯宁静 , 李亚博 , 寇晓勇 , 王嘉烨
IPC: E21F17/107 , E21F17/103 , E21D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埋土压平衡盾构进洞双气囊密封装置及其密封方法,包括:洞圈,固定在盾构进洞洞口的外侧;膨胀后填充所述洞圈与盾构之间、洞圈与管片之间的间隙的至少两道高压橡胶气囊,至少两道所述高压橡胶气囊沿盾构推进方向并列设置于所述洞圈内,每一所述高压橡胶气囊上连接有介质充入管道,所述洞圈设有供所述介质充入管道穿出的充注通道;随所述高压橡胶气囊的膨胀而膨胀的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罩设于所述高压橡胶气囊的外部且两侧与所述洞圈固定。本发明密封装置使得盾构进洞对周围环境扰动的风险大大减少,可实现盾构在超深覆土甚至高承压水条件下安全进洞。
-
公开(公告)号:CN10564965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16680.7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E21D1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3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类矩形隧道管片的防水接缝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管片环与一第二管片环,所述第一管片环包括一第一环面,所述第二管片环包括一第二环面,所述第一环面与所述第二环面相互拼接,所述第一环面与所述第二环面包括一环面外弧侧与一环面内弧侧,所述第一环面与所述第二环面的环面外弧侧设有对应的环面密封垫以及位于所述环面密封垫上方的环面挡水条,所述第一环面位于所述环面外弧侧与环面内弧侧之间设有贴靠于所述第二环面的突出端。本发明解决了管片分块的角部由于应力集中极易发生破损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484759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22890.5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E21D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隧道、铁路隧道隧道围岩支护领域,尤其是适用于大变形隧道的初支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初支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分别安装有传力装置,所述传力装置分别与所述隧道初支连接固定,所述传力装置中设置有至少一个传力元件,所述传力元件可压缩变形产生变形应力并通过传力装置传递至所述隧道初支。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适量地卸除衬砌内部可能形成的过大的形变应力,避免了当前软岩大变形隧道中普遍存在的初衬钢架扭曲、喷射或浇筑混凝土开裂、剥落、侵限等危险事故,保证大变形隧道的稳定及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06503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53188.X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围岩支护领域,尤其是适用于陡倾层状岩体的大断面隧道支护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开挖所述顺倾斜层导洞和所述上部中导洞时,施作临时支撑和所述顺倾斜层导洞、所述上部中导洞的位置处的第一、第二层衬砌;开挖所述逆倾斜层导洞和所述下部导洞时,施作所述临时支撑和所述逆倾斜层导洞和所述下部导洞位置处的第一层衬砌。本发明的优点是:针对陡倾层状岩体隧道开挖破坏特征,重点加固顶部和拱部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能有效地加固隧道顶部和层面出露处围岩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控制这两个薄弱位置围岩的变形和失稳,保证拱部或者层面出露处岩体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615870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34990.5
申请日:2015-01-25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演计算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参数的方法,通过对比已有的缩尺模型和足尺模型的试验结果,得出该直径两种不同比例模型的隧道管片接头力学参数修正系数,按照线性关系将此系数应用于其它直径超大盾构隧道的缩尺试验结果中,反演计算出对应的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衬砌接头的设计参数。本发明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试验结果,通过间接试验的方式,可推演出不同直径盾构隧道足尺试验的管片接头力学参数,避免了直接开展大直径的足尺试验,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得出的力学参数修正系数,可相对避免不同直径和不同缩尺比例带来的试验误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