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23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53898.9
申请日:2022-11-2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螺旋缠绕分布式光纤的地基沉降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地基圆柱形弹性支撑物及位于稳定地层内的配重;配重的上端包括与圆柱形弹性支撑物的下端面连接的连接面;圆柱形弹性支撑物的圆柱面螺旋缠绕光缆;光缆上端从地基土内伸出与测试单元连接;光缆内包括应变感测光纤;应变感测光纤与光缆的弹性护套通过粘结方式固定呈一体;测试单元获取流经光缆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给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每两次从测试单元获取的数字信号之间的差别计算地基土对应圆柱形弹性支撑物螺旋缠绕的光缆范围内每一位置的土体沉降值。本发明解决分布式光纤的极限拉应变过小而导致的可测量程过小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272679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01518.7
申请日:2021-0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暴雨内涝情况下辅助预警及防护的井盖,包括窖井盖和井盖环主体结构;井盖环主体结构内设有辅助及预警装置和智慧感应装置;辅助及预警装置包括多个警示漂浮装置,以及安装每一警示漂浮装置安装空间;每一安装空间对应相应的警示漂浮装置侧面的顶壁设有顶部排水孔,朝向井盖环主体结构内孔的侧壁上设有底部排水孔;智慧感应装置包括与每一警示漂浮装置对应的第一压力感应装置;每一警示漂浮装置与相应的警示漂浮装置之间均通过相应的绳索连接;当警示漂浮装置因进入安装空间的水而浮起时,通过相应的绳索触动相应的第一压力感应装置,再通过定位及信息传送装置发出预警信号。本发明能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分阶段辅助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795803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154812.1
申请日:2017-11-20
CPC分类号: G06F17/30303 , G06F17/30539 , G06Q50/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融合数据的居民出行OD分布的提取方法,通过手机信令数据与传统居民调查数据进行融合实现。在对原始手机信令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传统居民调查数据获取的居民出行特征信息设定相关阈值,将手机信令数据中的出行轨迹信息转化为初步的出行OD分布矩阵;之后通过总量扩样,获取最终的居民出行OD分布情况。本发明在保证居民出行分布总量与现实出行特征高度一致的条件下,实现了全样本采样、样本分布均匀化等目标,所得居民出行分布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精度大大提升,将对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公交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20468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41042.2
申请日:2022-07-18
IPC分类号: G06Q10/06 , G06Q50/08 , G06V10/72 , G06V10/75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F16/55 , G06F16/583 , G06F30/13 , G06N3/04 , G06N3/08 , G06N2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面向用户感知体验的城市街道设计品质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并量化影响城市街道空间品质的关键影响要素;2、基于街道空间形态数据和街道街景图片数据,建立街道设计品质数据库;3、运用街道街景图片数据以及机器学习分数算法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建立街道设计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与影响要素之间的定量模型;4、通过数值变化趋势分类法和数值自然间断分类法这两类统计学方法,综合获得街道设计空间品质评价的分档标准;5、通过街道设计空间品质评价的分档标准对需要测评的城市街道设计进行评价。本发明精准刻画民众对街道设计的感知体验,准确摸清街道设计品质的影响机理,提高对城市街道品质问题诊断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3730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92007.1
申请日:2023-04-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模块化多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感知装置,包括呈多边形的盘形壳体;盘形壳体内部包括设有通讯模块和处理器的主板,外部包括呈多边形的正面;正面包括多个沿正面的边线布置的传感器插槽;每一传感器插槽均用于插接可插拔传感器;每一可插拔传感器均与相应的传感器插槽匹配,插入相应的传感器插槽的一端均包括与相应的插接口匹配的模块接口;处理器通从每一可插拔传感器连接,获取相应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然后通过通讯模块将完成初步处理的数据发出给云数据中心。本发明的应用将微型和小型的电子传感器应用到城市公共空间感知上,以此满足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安全与品质的感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09557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397730.X
申请日:2021-04-14
IPC分类号: G06Q10/047 , G06F16/29 , G06F16/9537 , G06V20/10 , G06V10/26 , G06V10/82 , G08G1/0968 , G06N3/0464 , G06N3/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需求差异性的自行车骑行路径推荐方法;步骤如下:1、基于全卷积复杂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方法,对街景图片数据进行计算机智能识别和语义分割步骤2、对街道设计品质指数进行筛选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构建街道设计品质预训练模型;3、将自行车骑行者进行人群分类,确定基于骑行出行者需求差异性的街道设计品质分级标准;4、基于地图软件Web服务API开放系统,运用Visual Studio2013编写程序代码,构建基于面向DOTNET环境的对象的NHibernate数据库映射工具。根据街道街景图片属性数据以及骑行差异化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自行车骑行路线推荐,提升用户的出行导航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0781550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1911093074.3
申请日:2019-11-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将桥梁结构计算信息转换和优化为BIM信息流的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解析桥梁结构获取计算模型的信息;步骤二、将所述计算模型的信息转换为BIM信息流;步骤三、优化所述桥梁BIM模型,将所述桥梁结构的模型转换至桥梁BIM模型;步骤四、进一步应用所述桥梁BIM模型。本发明的应用省去重新建立BIM模型的工作量,从结构计算文件自动快速生成BIM模型,并实现从桥梁结构模型向全生命周期BIM信息流的关键转变和创新,提高桥梁设计与建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5803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711154812.1
申请日:2017-11-20
IPC分类号: G06F16/215 , G06F16/2458 , G06Q50/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融合数据的居民出行OD分布的提取方法,通过手机信令数据与传统居民调查数据进行融合实现。在对原始手机信令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传统居民调查数据获取的居民出行特征信息设定相关阈值,将手机信令数据中的出行轨迹信息转化为初步的出行OD分布矩阵;之后通过总量扩样,获取最终的居民出行OD分布情况。本发明在保证居民出行分布总量与现实出行特征高度一致的条件下,实现了全样本采样、样本分布均匀化等目标,所得居民出行分布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精度大大提升,将对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公交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80624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78657.4
申请日:2018-06-07
IPC分类号: G08G1/01 , G08G1/065 , G08G1/0968 , H04M1/725 , G06F17/50
CPC分类号: G08G1/0108 , G06F17/5009 , G08G1/0129 , G08G1/065 , G08G1/096833 , G08G1/096877 , H04M1/725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乘客出行体验的公交APP软件,通过数据调查,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确定对于不同性别S、年龄L、职业W的乘客选择对于到站时间T、车内载客率M、车外拥堵度H、目的地的行驶时间G的选择接受等级,采用能够同时分析并处理多个因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来测算乘客的选择行为,同时,APP记录乘客的出行轨迹,分析乘客在选择公交班次的习惯特征,根据该乘客的习惯特征,给出在某次出行的最佳选择。本发明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出行体验,乘客可以只接受软件提供实时运行信息自主进行选择路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偏好让软件帮助决策,同时可以“一键化”操作,软件更具自己的行为习惯来决策最优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4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25719.X
申请日:2024-07-10
申请人: 清华大学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0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结合沉浸式环境的室内寻路效率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构建待评估室内空间的沉浸式环境;获取各测试人员在沉浸式环境中执行寻路任务过程中的轨迹数据及注视点数据;基于各测试人员在沉浸式环境中执行寻路任务过程中的轨迹数据及注视点数据,计算待评估室内空间的寻路效率;其中,待评估室内空间的寻路效率与各测试人员执行寻路任务的总时长、各测试人员执行寻路任务过程中所处状态、各测试人员执行寻路任务过程中所处路径的有效性相关。通过本公开,提高了评估数据(即轨迹数据及注视点数据)精确度,计算的寻路效率更加符合人的主观感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