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02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74953.9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M7/02
Abstract: 一种卫星正弦振动试验带谷条件快速制定方法,建立了卫星正弦振动试验各加速度、应变测点的限制条件,通过前一次的正弦振动试验数据自动推算下一次试验量级的试验带谷条件,针对精确的试验带谷条件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建立了振动试验系统可用的正弦振动试验条件,实现了卫星正弦振动试验带谷条件制定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极大地节约了人为劳动时间。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卫星及卫星产品正弦振动试验带谷条件制定,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产品振动带谷条件制定,极大地缩短了卫星及卫星产品振动试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90222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93661.3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舱外载人机动装置的自主驾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交会目标和交会时间,以时间为约束计算所需速度增量,进而驱动舱外载人机动装置的推力器实现移动;S2:待所述驱动舱外载人机动装置靠近所述交会目标后减速并相对静止;S3:再低速接近所述交会目标,直至到达所述交会目标。本发明具备自动驾驶功能,方便宇航员到预定区域;在宇航员操作过程中,舱外载人机动装置自动保持,可解放宇航员双手,同时提供稳定的姿态;具备防碰撞、推进剂不足告警功能,同时可在宇航员发生昏迷或丧失操作功能条件下,舱外载人机动装置自动返回,增加宇航员出舱活动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538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90092.3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层式低冲击连接解锁装置,包括连接解锁组件、运载底板、叠层式缓冲组件和卫星底板,初始时先通过连接解锁组件使叠层式缓冲组件与运载底板连接,再将叠层式缓冲组件与卫星底板固连,实现星箭的连接与承载;入轨后连接解锁组件通电解锁,叠层式缓冲组件与运载底板分离,实现星箭的解锁分离。本发明叠层式缓冲组件下板与运载底板通过分离螺母固连,上板与卫星底板通过螺钉固连,分离时由分离螺母自身作动和预紧力释放产生的冲击和振动,经上板、中间板、下板、压块构成的螺旋叠层结构衰减传递到达卫星底板,可实现卫星冲击的有效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8941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651176.2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解决遥测时钟不同步导致的目标位置信息跳变的解析解法。包括:用任务卫星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的位置信息RS_ECI、目标星轨道坐标系下任务星相对于目标星的相对位置RS2T_TO、目标星轨道坐标系到地心惯性坐标系下的坐标旋转矩阵CVVLHTO2ECI与目标星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的位置信息RT_ECI建立数学表达关系L=0,即L=RT_ECI+CVVLHTO2ECIRS2T_TO‑RS_ECI=0;根据任意时刻下行遥测给出的目标星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的位置信息RT_ECI与速度信息VT_ECI计算目标星的轨道角动量hT;根据hT、RT_ECI计算二者的叉乘向量T;构造坐标旋转矩阵CVVLHTO2ECI;将CVVLHTO2ECI、RS_ECI、RS2T_TO的表达式带入L=0中,得到RT_ECI的解析解。本发明解决了由于卫星之间遥测信息始终不同步导致计算出的目标星位置信息跳变的问题,为近距离技术试验分析与任务仿真和视景演示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221049963U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20884640.8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0
Abstract: 一种舱外载人机动装置,适用于航天员出舱活动。本发明包括主构板、主构板两侧伸出的连杆以及空间作业功能模块;所述主构板一侧安装航天员生命维持系统;所述连杆安装在所述主构板另一侧,且其末端设有供航天员操作和控制位置和姿态的操纵手柄;所述空间作业功能模块安装在主构板上。MMU一个可由单人操作的背包式喷气机动装置,可支持宇航员离开航天器,自由在空间活动。本实用新型设计考虑人体工效学,方便宇航员操作,整体设计与布局考虑了导航相机以及发动机的布局。提高了航天员在舱外活动的安全性、舒适性、活动范围以及舱外工作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