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3000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0355683.2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吸收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PPDO单丝上沉积结构均匀的TiO2薄膜得到渗钛PPDO单丝;再以渗钛PPDO单丝为芯纱,以PCL复丝为壳纱,形成壳纱对芯纱完全包覆的包芯纱;然后分别将包芯纱和渗钛PPDO单丝沿相反方向相互交织并包覆在模具表面形成编织血管支架胚管,最后高温放置使互相接触的包芯纱在交织点处粘结,制得可吸收血管支架,本支架在37℃的去离子水的水浴环境下进行降解,70%纱线的断裂发生在第170~195天,通过对单丝表面TiO2沉积厚度的调控,实现血管支架植入后6个月左右管腔保持畅通和尺寸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908960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330685.7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交联微球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交联微球粉末包含有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交联微球,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交联微球包含功能性纳米颗粒和单体、交联剂及引发剂,平均粒径为0.1-20μm,粒径分布变异系数≤9.6%。所述的制备方法是膜乳化技术和乳液聚合法的结合。本发明还涉及基于上述复合交联微球粉末的生物检测探针及该探针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制备得到粒径均一的功能性纳米复合交联微球,制得的功能性纳米复合交联微球属于微米级且粒径变异系数小、单分散性好、性能优良,在生物检测、生物医药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349579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62739.5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一种新型滑扣生物可吸收支架在制作用于心血管或者管腔狭窄疾病的心血管系统支架或者管腔支架中的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新型滑扣生物可吸收支架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更适用于儿科血管支架,植入后不会出现晚发支架内血栓,从而不必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也不会影响后续可能的外科手术;支撑力强,作为心血管系统支架或者管腔支架可在心血管或者管腔狭窄疾病中广泛应用;制作简便,方便载药,可以作为药物或基因治疗的载体;支架同时配有递送系统,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经大量动物实验证明,新型滑扣生物可吸收支架使用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908961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30703.1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包含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所述的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非交联微球包含功能性纳米颗粒和聚合物,平均粒径为0.1-20µm,粒径分布变异系数≤9.1%。所述的制备方法是膜乳化技术和溶剂挥发法的结合。本发明还涉及基于上述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的生物检测探针及该探针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可制备得到粒径均一的功能性纳米复合非交联微球粉末,制得的功能性纳米复合非交联微球属于微米级且粒径变异系数小、单分散性好、性能优良,在生物检测、生物医药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849843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910048615.0
申请日:2009-03-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心脏超声虚拟内窥镜导航方法,包含如下步骤:获取心脏的初始二维切面图像;根据所述二维切面图像三维重建并显示三维视图;在所述三维视图中设置一个能够移动和控制的虚拟内窥镜视点;以及通过虚拟内窥镜视点的移动引导观察并在所述三维视图中生成观察路径。本方法确保了观察者从多方位观察心脏的组织结构的同时不易迷失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1849842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910048614.6
申请日:2009-03-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执行三维心脏超声虚拟内窥镜检查术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从数据采集设备获取患者心脏的一个完整心动周期的超声切面图像;利用所述超声切面图像获取包含整体心脏二维图像信息的三维数据集,根据该数据集三维重建;在所述三维可视化图像中设置一能够移动和控制的虚拟内窥镜视点;以及控制所述虚拟内窥镜视点在三维显示心腔内移动,以产生在相对应的心动周期内被观察的心内结构目标不断靠近观察者的放大的多帧图像。本发明的方法能使虚拟视点观察位置随时根据观察者的要求变换,并且使观察者观察到一个完整心动周期内心脏内结构的运动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4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10797.2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IPC: G16H50/20 , G06F18/2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声数据的先天性心脏病进程评估方法及系统,获取目标检测人员对应检测时间的动态检查表,并调取目标检测人员的属性信息,根据属性信息和动态检查表,生成初始时序诊断树;调取医师端截取的超声数据,获取超声数据的批注信息和截取时间,基于批注信息和截取时间将相应超声数据填充至初始时序诊断树中检查节点对应的动态检查表内,得到超声时序诊断树;确定超声时序诊断树中的异常项目,基于异常项目对超声时序诊断树中各动态检查表进行拼接处理,得到与异常项目对应的异常序列表;根据趋势预测策略和异常序列表中的超声数据,生成心脏预测变化图发送至检测端。
-
公开(公告)号:CN1161803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62081.2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先将至少两种一级线材编织成二级线材,再将二级线材编织成管状网,即得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一级线材为材质为生物可降解高聚物的单丝、复丝或编织纱,至少两种一级线材的完全降解时间不同;制得的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为由二级线材编织而成的管状网,二级线材为由两种以上一级线材编织而成的线材,至少两种一级线材的完全降解时间不同。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具有较强的加工性;由本申请的封堵器管状网制得的封堵器降解为多级梯度降解,可减少炎症等不良反应,同时可为封堵器表面内皮化提供适度的细胞生长空间,有利于进一步诱导组织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950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259071.4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代谢标志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上述代谢标志物包括I类标志物和II类标志物;上述I类标志物选自如下标志物A‑C中的至少一种;A.烟酰胺单核苷酸;B.维甲酸;C.胆碱;上述II类标志物选自如下标志物D和E中的至少一种:D.衣康酸;E.乳清酸;上述用途为:用于制备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546488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28135.4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9C64/386 , A61F2/82 , B33Y5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血管支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滑扣婴幼儿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绘制血管支架模型,设置模型长度、直径、厚度、支架主体网格结构的网格形状,生成模型文件;将模型文件输入计算机切片软件,选择打印材料,分层设置工艺参数,设计打印路径,生成数据文件;将数据文件输入3D打印机进行打印。本发明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步骤显著提高了血管支架的径向支撑力,达到临床使用要求,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血管狭窄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