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滑扣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19184348U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22651142.7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支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滑扣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包括支架框、支架主体、齿结构;支架植入前为展开的薄片状,头部为中空的支架框,尾部为支架主体和齿结构,支架主体为网格结构。齿结构位于支架主体的尾端上下两侧,由带有多重倾角的斜坡形状的内齿和外齿组成,内齿与外齿的朝向相对,两齿之间存在间隙,使支架框平缓滑动不易损坏,并且固定支架框位置,支架不易脱扣。植入前将支架尾部穿入支架框并卷紧,通过球囊扩张使支架框滑动,越过内齿后停止于两齿间隙处,从而扣紧成鞘管状。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不易脱扣,能为血管提供更大的径向支撑力,安全性强,在治疗血管狭窄性疾病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物体种类判断处理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6728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620659.7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物体种类判断处理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向驱动伸缩件输出第一预定电流值,其中,所述驱动伸缩件包括:用于在电流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收缩带动探针进行运动的形状记忆合金丝,所述探针用于探测待测物体的软硬程度;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电流值的作用下的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第一电阻值;根据预先配置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一电阻值对应的物体种类,其中,所述物体种类为所述待测物体的种类。通过上述方法何系统可以根据读取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电阻值可以在对应关系中找到对应的物体种类,从而实现在人手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分辨各个物体。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物体种类判断处理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6728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620659.7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物体种类判断处理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向驱动伸缩件输出第一预定电流值,其中,所述驱动伸缩件包括:用于在电流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收缩带动探针进行运动的形状记忆合金丝,所述探针用于探测待测物体的软硬程度;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电流值的作用下的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第一电阻值;根据预先配置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一电阻值对应的物体种类,其中,所述物体种类为所述待测物体的种类。通过上述方法何系统可以根据读取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电阻值可以在对应关系中找到对应的物体种类,从而实现在人手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分辨各个物体。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0614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66518.1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装置,包括:第一丝和第二丝,所述第一丝和第二丝为形状记忆合金做成的丝状物;电源,与所述第一丝和所述第二丝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丝和所述第二丝施加不同大小的电流;探针,在所述第一丝和/或所述第二丝发生形变情况下,被所述第一丝和/或所述第二丝的形变带动发生位移,其中,所述探针被所述第一丝驱动的第一位移方向和所述探针被所述第二丝驱动的第一位移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丝和/或所述第二丝的形变由所述电流的通断产生。上述装置可用于实时进行模量探测,且适应于无测试样品、微小空间和微观尺度下的模量测量,装置精度高、能耗小且频率高,可持续提供待测物体的模量数据作为连续作业的判断依据。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0614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566518.1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装置,包括:第一丝和第二丝,所述第一丝和第二丝为形状记忆合金做成的丝状物;电源,与所述第一丝和所述第二丝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丝和所述第二丝施加不同大小的电流;探针,在所述第一丝和/或所述第二丝发生形变情况下,被所述第一丝和/或所述第二丝的形变带动发生位移,其中,所述探针被所述第一丝驱动的第一位移方向和所述探针被所述第二丝驱动的第一位移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丝和/或所述第二丝的形变由所述电流的通断产生。上述装置可用于实时进行模量探测,且适应于无测试样品、微小空间和微观尺度下的模量测量,装置精度高、能耗小且频率高,可持续提供待测物体的模量数据作为连续作业的判断依据。

    一种钛表面形成分级多孔形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6786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10071576.8

    申请日:2012-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钛表面形成分级多孔形貌的方法,用于纯钛生物材料的表面处理,包括钛试样抛光清洗——喷丸处理——酸蚀处理——阳极氧化——超声清洗,在纯钛表面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分级多孔形貌,并具有较厚的由离子键结合的高生物化学稳定性的离子化合物TiO2层。本发明采用喷丸酸蚀和阳极氧化方法相结合,其中微米级孔洞和散在的纳米级孔洞通过喷丸酸蚀处理形成,经过阳极氧化反应产生更多均匀分布的纳米级孔洞,并形成较厚的离子化合物TiO2层。本发明公开的钛表面形成分级多孔形貌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纯钛表面的生物活性,并且提高了纯钛的稳定性。

    一种钛表面形成分级多孔形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678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71576.8

    申请日:2012-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钛表面形成分级多孔形貌的方法,用于纯钛生物材料的表面处理,包括钛试样抛光清洗——喷丸处理——酸蚀处理——阳极氧化——超声清洗,在纯钛表面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分级多孔形貌,并具有较厚的由离子键结合的高生物化学稳定性的离子化合物TiO2层。本发明采用喷丸酸蚀和阳极氧化方法相结合,其中微米级孔洞和散在的纳米级孔洞通过喷丸酸蚀处理形成,经过阳极氧化反应产生更多均匀分布的纳米级孔洞,并形成较厚的离子化合物TiO2层。本发明公开的钛表面形成分级多孔形貌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纯钛表面的生物活性,并且提高了纯钛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