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1883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08951.6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源多目标融合移动边缘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各MEC站点的剩余能量,设置开闭能量阈值,根据开闭能量阈值和各MEC站点的剩余能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参与计算的MEC站点;对所有参与计算的MEC站点进行分组,在所有参与计算的MEC站点接收由周边车辆传输的计算任务后,对于每组MEC站点,根据各MEC站点的能量状态和各MEC站点之间的传输时间,为各MEC站点分配任务;各MEC站点分别执行被分配的任务,执行完成后回传至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时延低和适用于各种场景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4234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48925.3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8/20 , G06F18/214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TT‑GRU模型的行人轨迹预测方法和设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人车混行环境下,行人在通过斑马线时的行人运动特性数据、异质性数据和交互场景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行人运动特性数据、异质性数据和交互场景数据,利用预先训练好的ATT‑GRU模型对预定时长内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考虑行人自身的异质性,选取能够进行长时域轨迹预测的ATT‑GRU模型,将预测的轨迹输入到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决策模块,帮助车辆实现实时的避障规划,保护行人的安全性,提高了自动驾驶汽车的通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746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08901.4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遮挡状态下的路侧端多车连续检测跟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路侧端传感器,获取待跟踪的车辆的历史点云簇,得到遮挡状态转换函数;建立车辆动态遮挡模型,预测车辆的点云簇缺失结果,判断车辆的未来遮挡状况,当车辆遮挡状况为局部遮挡时,进行相似度计算,得到车辆局部遮挡时的车辆轨迹;当车辆遮挡状况为完全遮挡时,计算道路环境对车辆的遮挡数据;基于车辆的当前位置和速度,对车辆的行进路径及点云簇进行预测,得到预测车辆轨迹;当传感器范围内出现新点云簇时,根据预测车辆轨迹,与新点云簇进行关联计算,得到车辆完全遮挡时的车辆轨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追踪精度高、鲁棒性高、适应性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023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10102.1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工业网络无线回传的动态自适应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有路边站和接入站的地理位置,设置约束条件,根据路边站和接入站的地理位置,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根据最小准则进行连接,随机生成初始的无线回传拓扑模型,降低初始的无线回传拓扑模型在全局回传中的路径损耗和成本,得到最终的无线回传拓扑模型;每隔时间T反馈当前无线回传拓扑模型的网络状态,网络状态包括负载状态,各站点的运行状态和各站点的电量状态,并根据网络状态调整无线回传拓扑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能够根据环境和设备状态自适应调整低成本且满足回传路径损耗约束情况的无线回传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20183.2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1M17/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实融合的整车悬架系统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虚拟仿真单元及硬件设备,虚拟仿真单元用于构建整车动力学模型以及针对悬架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和静力学分析;硬件设备用于控制减震器运动,并采集减震器受控后运动产生的力反馈给虚拟仿真单元。该方法为:根据测试需求,构建非线性整车动力学模型;基于整车动力学模型,对悬架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确定出减震器速度,以相应控制减震器发生运动;采集减震器运动产生的力,对悬架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并结合整车动力学模型,输出得到整车实时动态响应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对真实悬架系统进行实时精准的动态响应测试,并满足整车悬架系统多样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43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63965.7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V20/56 , G06N3/096 , G06V20/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路侧激光雷达目标检测的迁移学习方法、设备、介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目标场景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作为目标域数据,筛选与目标域相近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作为源域数据;针对所述源域数据,利用基于球坐标系的点云数据增强方法进行增强处理,得到增强后的源域数据;基于所述增强后的源域数据对目标检测模型进行预训练;将所述目标域数据输入与训练后的目标检测模型中,得到对应的伪标签,基于降噪后的伪标签和所述目标域数据对所述目标检测模型进行迁移训练,重复执行本步骤满足预设条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检测精度高、节省标注目标场景点云数据集的时间和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421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28861.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能量与感知质量的RSU动态自适应采样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RSU控制单元和RSU感知处理单元,RSU控制单元连接有工作模式池数据库;该方法包括:实时采集RSU状态数据,以确定出对应感知质量需求及能耗需求;根据感知质量需求及能耗需求,从工作模式池数据库中匹配出相应工作模式;根据匹配的工作模式,按照相应采样率进行采样感知操作,获得相应的路侧感知数据并进行相应数据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可靠确定出当前感知质量与能耗需求,并基于此动态调整RSU的采样率,从而确保全路段全天候地路况感知与数据接入。
-
公开(公告)号:CN1177109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06056.7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V20/54 , G06V10/44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94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95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实时车辆重识别方法、设备、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轻量化的教师‑学生模型;基于多源数据集,对所述教师‑学生模型进行知识蒸馏训练;针对训练后的教师‑学生模型中的学生模型进行压缩和优化处理,并完成部署;获取输入的车辆图片信息,利用部署好的教师‑学生模型中的学生模型计算特征相似度,输出车辆的重识别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模型推理和部署效率高、模型泛化性能良好、模型设计轻量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95595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77379.3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8/20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Q50/3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公交站人流量预测方法,首先在BRT公交站的真实交通场景下采集人流量数据,通过数据处理与数据增强建立了更适用于自动驾驶应用场景的人流量数据集;其次建立了TransFormer预测模型,模型以公交站的观测序列(观察时刻、天气、人流量、工作日)作为网络的输入特征,使用编码器‑解码器框架,引入自注意力机制挖掘观测序列中影响未来人流量的隐藏要素,最终通过改进的预测模型对公交站未来人流里进行了预测,使外部环境因素对人流量的影响更加显著。本发明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对公交站人流量的影响,将优化的预测模型运用到公交站的人流量预测,能够提升BRT公交站人流量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5060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112203.6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服务器、车辆,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车辆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来源于车辆的路径位置信息,并获取路径位置信息对应的实时路况信息;基于实时路况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电量分配规划,得到车辆在所述路径位置信息对应的电量消耗参考信息;将所述电量参考信息发送到所述车辆,以供所述车辆基于所述电量参考信息调整所述车辆的发动机与电机的工作功率。本发明中,对发动机和电池进行能量优化分配,以使得发动机更多的工作在低油耗区、集中工作或者发电,减少了发动机的启动次数,避免发动机的频繁启动;由此提升了整车的能量利用率,降低整车的能耗水平,改善了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