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29219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78206.4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射冲头激光熔覆工艺,通过表面清理和激光熔覆两个步骤工艺实现,其中,激光熔覆工艺的激光功率400~600W,扫描速度5~10mm/s,离焦量3~10mm,钴基涂层为Co-Cr-W合金,涂层厚度为500~1000μm,硬度600~700Hv,此压射冲头激光熔覆工艺,在压射冲头进行激光熔覆前打磨时,能够提高单次压射冲头打磨量,且将打磨与擦拭集成在一起,打磨后自动对其表面进行擦拭处理,以去除油污和金属粉尘等杂物,提高压射冲头表面处理效率,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352428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10332454.5
申请日:2011-10-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1D1/63
Abstract: 一种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的带有底插螺旋桨内槽的组合式淬火槽,包括:外槽、支架、至少一个内槽及其底板以及至少一个搅拌机构,外槽和内槽为可相对分离组合式结构,内槽、底板和支架依次由上而下设置于外槽的内部,搅拌机构设置于底板上的对应进水口中,在搅拌机构的驱动下,将外槽底部的液体输送到内槽中,使液体在内槽中自下向上运动,从内槽的上口溢到外槽与内槽之间的间隙中并向下回流到外槽底部。本发明通过采用带有底插式螺旋桨内槽的组合式淬火槽,可以获得较强的搅拌能力,均匀定向的流场以及良好的冷却能力。同时组合式的淬火槽结构不仅可根据工件的尺寸灵活组合还有利于设备的安装、维修和清理。
-
公开(公告)号:CN1962893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610119244.7
申请日:2006-1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淬火件悬挂方式喷液淬火、浸液淬火和空冷组合控制淬火冷却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本发明采用一个吊具和一个淬火槽,所述吊具由吊环、钩子和放置杆组成,所述淬火槽,在槽口部两侧各设置一个用于放置吊具的放置杆的放置座,在淬火槽的淬火区域的两侧设置喷液管;将吊具挂在吊车上,通过吊具底部的钩子将卧式放置的淬火件钩住并转移向淬火槽的淬火区域,将吊具的放置杆放置在淬火槽的预定的支撑位置的放置座上,此时淬火件正好处于淬火槽的淬火区域,然后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喷液淬火、浸液淬火和空冷的组合。本发明解决了淬火件在淬火中因冷却不均匀造成的畸变增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476023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46102.6
申请日:2009-02-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的将轧后在线淬火冷却区域扩展到冷床的方法。本发明在精轧机与冷床之间预留的空间设置针对钢材的淬火冷却罩,然后根据辊道运动速度和淬火冷却时间的要求,确定冷床的淬火冷却区间长度,将冷床的淬火冷却区间划分为至少一个冷床淬火冷却罩,每两个辊道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冷床淬火冷却罩,钢材在冷床运动停止的同时,控制系统开始按照与钢材运动方向相反的顺序和钢材精轧后的运动速率,逐个结束冷床上的冷床淬火冷却罩的喷水,实现了钢材沿长度方向各部位冷却时间的一致性。本发明解决了精轧机与冷床之间预留区间不足的问题和钢材各部分在冷床淬火冷却均匀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962893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19244.7
申请日:2006-12-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工件悬挂方式喷液、浸液和空冷组合控制淬火冷却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本发明采用一个吊具和一个淬火槽,所述吊具由吊环、钩子和放置杆组成,所述淬火槽,在槽口部两侧各设置一个用于放置吊具的放置杆的放置座,在淬火槽的淬火区域的两侧设置喷液管;将吊具挂在吊车上,通过吊具底部的钩子将卧式放置的淬火件钩住并转移向淬火槽的淬火区域,将吊具的放置杆放置在淬火槽的预定的支撑位置的放置座上,此时淬火件正好处于淬火槽的淬火区域,然后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喷液淬火、浸液淬火和空冷的组合。本发明解决了金属淬火因冷却不均匀造成的畸变增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5888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1290908.1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超级马氏体不锈钢淬火残余应力并提高表面硬度的热处理方法,将淬火态的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置于氮化炉中进行气体渗氮表面化学热处理,即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对淬火态超级马氏体不锈钢进行热处理后,材料表面淬火残余应力充分消除,全部转变为压应力,同时可以在材料表面生成稳定的氮化层,渗层硬度可达1300HV,并大幅提升材料表面硬度,最大可达300HV,显著提高表面硬度与耐磨性,且强度和塑性保持优异,可有效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62921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978206.4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射冲头激光熔覆工艺,通过表面清理和激光熔覆两个步骤工艺实现,其中,激光熔覆工艺的激光功率400~600W,扫描速度5~10mm/s,离焦量3~10mm,钴基涂层为Co‑Cr‑W合金,涂层厚度为500~1000μm,硬度600~700Hv,此压射冲头激光熔覆工艺,在压射冲头进行激光熔覆前打磨时,能够提高单次压射冲头打磨量,且将打磨与擦拭集成在一起,打磨后自动对其表面进行擦拭处理,以去除油污和金属粉尘等杂物,提高压射冲头表面处理效率,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9460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10978936.4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激光熔覆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原料搅拌,所述步骤a中包括搅拌件,通过搅拌件均匀搅拌熔覆涂抹材料;b移动单元,所述步骤b中包括底座,推动底座,熔覆材料推动到设定位置,进行后续的涂抹工作;c涂料传输,所述步骤c中将混合好的熔覆涂抹材料传输到待涂抹工件处;d涂料涂抹,所述步骤d中包括出料件,涂抹材料传输到带工件表面,通过推动底座将出料件移动,出料件将涂抹材料涂抹到工件表面,本发明熔覆涂抹装置对模具表面进行涂抹,根据所需熔覆材料的厚度,调节调节件,便于不同厚度的熔覆材料的涂抹,在涂抹时利用伸缩气缸带动圆柱滚筒滚动保证涂抹的均匀性,同时也减少了人力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306185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70381.7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及模具激光熔覆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模具激光熔覆工艺步骤如下:取件→机械打磨→溶剂清洗→调整激光熔覆装置参数→钴基合金涂层,利用打磨装置将热作模具表面氧化膜除去,将打磨下的氧化膜等大块的氧化膜等杂物扫除收集,避免材料浪费,同时避免废屑对工作人员的磨伤,采用有机溶剂或清洗剂擦拭,去除杂物,有机溶剂为酒精或者丙酮等,制备激光熔覆,通过调整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及离焦量等工艺参数,制备钴基合金涂层,提高表层硬度的同时提高模具抗热疲劳性能,本发明利用激光熔覆方法实现铝合金压铸模具表面改性过程中热疲劳性能提升不高的问题,利用制备钴基合金涂层方法,提升表面硬度的同时,提高模具的热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352428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332454.5
申请日:2011-10-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1D1/63
Abstract: 一种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的带有底插螺旋桨内槽的组合式淬火槽,包括:外槽、支架、至少一个内槽及其底板以及至少一个搅拌机构,外槽和内槽为可相对分离组合式结构,内槽、底板和支架依次由上而下设置于外槽的内部,搅拌机构设置于底板上的对应进水口中,在搅拌机构的驱动下,将外槽底部的液体输送到内槽中,使液体在内槽中自下向上运动,从内槽的上口溢到外槽与内槽之间的间隙中并向下回流到外槽底部。本发明通过采用带有底插式螺旋桨内槽的组合式淬火槽,可以获得较强的搅拌能力,均匀定向的流场以及良好的冷却能力。同时组合式的淬火槽结构不仅可根据工件的尺寸灵活组合还有利于设备的安装、维修和清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