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和制热循环相互独立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72523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0577666.8

    申请日:2015-09-11

    Abstract: 一种制冷和制热循环相互独立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制热系统,制热系统与制冷系统相互独立,依次实现对空气的加热和制冷,制冷系统使用R134a制冷剂,制热系统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制冷系统包括:车内蒸发器、车外换热器、第一轴流风机、第一膨胀阀和汽车空调压缩机。制热系统包括:暖风芯体、二氧化碳压缩机、第二膨胀阀、第二轴流风机和车外蒸发器。制冷时,制冷系统单独制冷;制热时,制热系统单独制热;除雾时,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同时运行,本发明提高了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制热制冷效率,降低了能耗,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单次充电里程数。

    平行流换热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30757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59659.0

    申请日:2015-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0 F28F9/0273

    Abstract: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液装置、分液装置和与集液装置相连的扁管束,其中:集液装置对称设置于扁管束的两侧,分液装置分别与扁管束两侧的集液装置相连,集液装置为分隔出腔室的集液管,分液装置为分液器或内置分液管,扁管束为两端贴合成束的若干个扁管;本发明将两种集液装置和两种分液装置进行组合,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有利制冷剂在扁管中的流动,提高换热效率。

    基于光敏复合材料的三维硅基转接结构加工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4388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0249629.4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敏复合材料的三维硅基转接结构加工方法及装置,涉及晶圆级三维异质集成封装工艺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在硅基衬底上制作正面保护膜和背面保护膜;步骤S2:在硅基衬底的背面制作波导金属侧壁,形成TSV盲槽;步骤S3:在硅基衬底的正面制作转接结构的背腔结构,并填充光敏复合材料;步骤S4:在背腔结构上方制备介质掩膜层,并在顶层介质层上方制作顶层金属图案;步骤S5:利用光刻掩膜与干法刻蚀进行体硅刻蚀并划片,得到完整转接结构。本发明能够极大缩减射频系统的整体尺寸,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提供了波导输出接口,提升互连自由度与灵活度。

    平行流换热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30757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359659.0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液装置、分液装置和与集液装置相连的扁管束,其中:集液装置对称设置于扁管束的两侧,分液装置分别与扁管束两侧的集液装置相连,集液装置为分隔出腔室的集液管,分液装置为分液器或内置分液管,扁管束为两端贴合成束的若干个扁管;本发明将两种集液装置和两种分液装置进行组合,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有利制冷剂在扁管中的流动,提高换热效率。

    汽车空调新风风门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00432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9131.1

    申请日:2016-0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8 B60H1/00735 B60H1/00764 B60H1/00821

    Abstract: 一种汽车空调新风风门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在汽车空调开启后测量车厢外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在设定范围内则持续打开新风风门,环境温度不在设定范围内则计算车厢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计算值并与二氧化碳浓度设定值比较,当二氧化碳浓度计算值小于二氧化碳浓度设定值时,关闭新风风门并在满足条件时再开启,本发明在外界气温高于设定范围时可自动切换至回风模式,降低汽车新风热负荷,在凝雾多发时节,以全回风通过室内蒸发器冷却除湿后再加热的方法实现除雾,避免了由除雾导致新风风门开启而造成的能量损失,并通过传感器来判断新风风门必须开启的时间,从而减少新风风门开启的时间,明显降低车辆空调能耗,延长续航里程。

    汽车热回收空调系统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2811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711320217.0

    申请日:2017-12-12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热回收二次回路热泵空调系统,包括:由压缩式机、冷凝器的制冷剂侧部分、膨胀阀、蒸发器的制冷剂侧部分、气液分离器依次串联构成的制冷回路、由冷凝器的水侧部分、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蒸发器的水侧部分依次串联构成的车载空调回路,其中:室内暖风芯体、室内排风热回收热交换器和内冷风芯分别并联设置于车载空调回路中。本发明通过二次回路能够充分利用车内排出的废热,在空调模式降低系统冷凝温度,在热泵模式提高系统蒸发温度从而有效地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换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7436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91481.1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921 B60H1/00385 B60H1/3213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换热方法,包括:压缩机、冷凝机构、蒸发机构、换热机构和气液分离器,其中:冷凝机构和蒸发机构设置于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HVAC)单元内,压缩机、气液分离器、换热机构和冷凝机构构成环路,气液分离器与换热机构之间设有第一模式切换阀,蒸发机构的输出端和压缩机补气端通过第二模式切换阀相连,蒸发机构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模式切换阀以及冷凝机构相连,通过第一模式切换阀和第二模式切换阀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低温制热模式下进行切换。本发明能够通过新型的系统布置同时满足低温制热和内气除雾的需求。

    电动汽车换新风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2843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39094.4

    申请日:2016-05-20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技术领域的电动汽车换新风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根据空调运行状态、室外温度、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切换新风/回风切换风门,以打开或关闭新风风道,严格控制送新风时间;在需要除霜除雾时,关闭新风风道,对全回风进行冷却除湿,以此降低电动汽车空调的新风热负荷,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新风风道开启时间以及采用全回风除霜除雾,降低了新风热负荷,从而减少空调能耗,延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制冷和制热循环相互独立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72523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77666.8

    申请日:2015-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392 B60H1/00028

    Abstract: 一种制冷和制热循环相互独立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制热系统,制热系统与制冷系统相互独立,依次实现对空气的加热和制冷,制冷系统使用R134a制冷剂,制热系统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制冷系统包括:车内蒸发器、车外换热器、第一轴流风机、第一膨胀阀和汽车空调压缩机。制热系统包括:暖风芯体、二氧化碳压缩机、第二膨胀阀、第二轴流风机和车外蒸发器。制冷时,制冷系统单独制冷;制热时,制热系统单独制热;除雾时,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同时运行,本发明提高了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制热制冷效率,降低了能耗,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单次充电里程数。

    基于高阻硅加载微扰简并模谐振腔的双工器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260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40747.6

    申请日:2024-10-31

    Inventor: 张子琦 周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阻硅加载微扰简并模谐振腔的双工器及加工方法,包括:输入端口激励结构、输出端口耦合结构以及介质谐振腔;输入端口激励结构和输出端口耦合结构由外部馈入到介质谐振腔,介质谐振腔设置在介质基板上;介质谐振腔包括多个腔体,多个腔体的周侧设置有金属侧壁,相邻腔体之间通过打开金属侧壁形成耦合窗口;输入端口激励结构和输出端口耦合结构采用扁平的平面电路。本申请的介质基板采用高阻硅,并采用了介质谐振腔作为传输单元,硅的高介电常数特性使得硅基双工器比传统的空气金属波导结构的体积大幅下降,而介质谐振腔比传统微带线或基片集成波导Q值高,最终实现在具有高Q值的同时大大缩减器件整体尺寸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