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70134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680073742.4
申请日:2016-10-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火花塞(1)中,使接地电极(14)形成为细的棒状或者网状,从而通过势垒放电来局部地生成足够强的自由基,并且电极所致的阻燃效应少,不易妨碍火焰的生长。另外,通过使与放电区域(15)相面对的第二电介质(12b)的厚度尺寸均匀,从而势垒放电扩展到第二电介质(12b)的表面,维持自由基的生成,促进点燃后的燃烧性。另外,高电压电极(11)的端部(11c)与接地电极(14)在燃烧室(22)的内部相对置配置,所以导入到燃烧室(22)的燃料气体易于流入到放电区域(15),易于利用通过放电而产生的自由基进行点燃。
-
公开(公告)号:CN108370134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73742.4
申请日:2016-10-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火花塞(1)中,使接地电极(14)形成为细的棒状或者网状,从而通过势垒放电来局部地生成足够强的自由基,并且电极所致的阻燃效应少,不易妨碍火焰的生长。另外,通过使与放电区域(15)相面对的第二电介质(12b)的厚度尺寸均匀,从而势垒放电扩展到第二电介质(12b)的表面,维持自由基的生成,促进点燃后的燃烧性。另外,高电压电极(11)的端部(11c)与接地电极(14)在燃烧室(22)的内部相对置配置,所以导入到燃烧室(22)的燃料气体易于流入到放电区域(15),易于利用通过放电而产生的自由基进行点燃。
-
公开(公告)号:CN10477686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410592036.3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G01D3/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一种传感器,抑制密封构件的热劣化和引线因内筒而损伤。具备传感器元件、主体配件、配置在分离器的后端侧且具有固定在外筒的内侧的筒状部及向径向内侧伸出的伸出部的内筒、自身的朝前端面与内筒的伸出部抵接且与分离器分离并容纳在外筒内的密封构件(50)和引线(68),密封构件具有通气孔(50h)以及比通气孔靠径向外侧的引线孔(51h),引线插通在伸出部设置的外侧贯通孔(41h)及引线孔而被引出,在轴线方向上观察时,外侧贯通孔的内径(d1)大于引线的外径(d2),且外侧贯通孔的周缘(41p)比密封构件的朝前端面处的引线的外周缘(68p)在全周上位于径向外侧,在通气孔中插入有防水性的通气过滤器(52)。
-
公开(公告)号:CN10410163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410139385.X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7/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07
Abstract: 一种传感器,要解决如下问题:当施加于检测元件两个主表面的力过于不平衡时,检测元件发生倾斜,导致一部分电极端子部与端子构件之间的电接触不完全。其包括检测元件、分隔件及多个端子构件;形成在检测元件第1主表面的特定的第1电极端子部就沿着轴线方向的位置而言配置在与其他第1电极端子部相互错开的位置;形成在检测元件的第2主表面的第2电极端子部就沿着检测元件的轴线方向的位置而言配置在与其他第1电极端子部相互重叠的位置,并且,配置在与特定的第1电极端子部相互错开的位置;与特定的第1电极端子部电连接的特定的第1构架主体部相对于其他第1构架主体部,就沿着检测元件的厚度方向的位置而言,配置在远离检测元件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181213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213829.X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传感器元件的比保护层靠后端侧处沾水、并且抑制检测性能降低、减少消耗电力的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元件,其具有多孔质的保护层;筒状的陶瓷保持件;以及主体壳体,其具有内孔,该内孔具备小径孔以及大径孔,该主体壳体通过使陶瓷保持件的朝前端面的一部分配合于朝后端面而包围陶瓷保持件;其中,在陶瓷保持件中形成有直径较大的凹孔,该凹孔自朝前端面朝向后端侧凹陷,并与插穿孔的前端连通,保护层的后端部以该后端部与该凹孔的内周面之间设有缝隙的方式容纳在凹孔内,陶瓷保持件的将凹孔的内周面与凹孔的朝前端面相连的前端缘整体设于比小径孔的内表面靠向径向内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946700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80003954.1
申请日:2013-02-05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7/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077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器,即使板状传感器元件狭小化,该气体传感器也会使设置在密封构件的后端面的排出槽的宽度加宽而确保排出水或油。气体传感器(200)包括:传感器元件(10),其形成为板状且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电极板(11a-12b);绝缘构件(166);端子金属件(21a-22b),其被绝缘固件保持且被分别布置成面对电极板;引线(146),其被电连接到端子金属件的后端侧;密封构件(170),其被布置在绝缘构件的后端侧且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引线贯穿孔(170a)和贯通孔(170h);以及过滤器(174),其用于闭塞贯通孔。在引线贯穿孔之间的间隔距离G1、G2中的至少一个间隔距离比其他间隔距离长。排出槽(170g)形成于密封构件的后端面。排出槽以横穿形成比其他间隔距离长的间隔距离G2的引线贯穿孔之间的方式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0516859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480000975.9
申请日:2004-05-24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7/409 , G01N27/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077
Abstract: 减少用来使金属外壳和传感器的元件相互间保持气密的密封材料的使用量,提高密封性能并且制造更短更小的传感器。在气体传感器中,检测元件(15)定位于金属外壳(2)内,从而使外周面的电极层电连接于金属外壳,并且端子构件(31)被插入到元件(15)中以便与内周面的电极层电连接。为了保持位于金属外壳(2)和检测元件(15)之间的密封材料(21),通过具有凸缘(28)的陶瓷套管(25)将密封材料压向前端侧,密封材料(21)分别比金属外壳和检测元件的后部(2b,15c)定位更靠前。而且,套管前端(26)比检测元件的后部(15c)定位更靠前并且压缩密封材料(21)。密封材料(21)不需要如传统产品那样沿轴向方向(G)延伸至端子构件,并且这样能使密封材料量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1303326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81854.1
申请日:2008-05-08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7/407
Abstract: 一种气体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该气体传感器包括:传感元件,其沿气体传感器的轴向延伸,并且在其前端具有气体感测部,在其后端具有电极部;筒状金属壳,其在其中保持传感元件,并且使气体感测部和电极部分别从金属壳的前端和后端突出,该筒状金属壳具有凸缘部和位于凸缘部后侧的后端部;筒状保护盖,其具有装配到金属壳的后端部上以覆盖电极部的前端;以及焊接接头,保护盖的前端的整个圆周通过该焊接接头接合到金属壳。该焊接接头从保护盖的端面延伸到金属壳。
-
公开(公告)号:CN1854729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610078108.8
申请日:2006-04-26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7/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54 , F01N11/007 , G01N27/4062 , G01N27/407
Abstract: 一种气体传感器(100),其包括:筒状金属壳(110);气体探测元件(120);至少部分地位于金属壳(110)内部的筒状套筒(170)和贯通套筒并在其内容纳气体探测元件(120)的轴孔(170c);以及与气体探测元件(120)的后端部接合并与套筒(170)相离开的连接器(180),该连接器(180)包括多个与对应电极端子部(125-129)电连接的连接器端子部(182-186)。
-
公开(公告)号:CN10742541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168801.2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火系统。在该点火系统中,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以火花塞的放电为起因的噪声的放射的技术。点火系统具备:火花塞,安装于发动机缸盖;及电源部,具有电池和点火线圈,该电池具有接地端子,该点火线圈将电池的电压进行变压而向火花塞供给。火花塞具备:第一绝缘体,具有轴孔;内部电极,设置于轴孔,且具有与点火线圈连接的端子;及主体配件,配置在第一绝缘体的外周,具有接地电极,且固定于发动机缸盖。在该点火系统中,主体配件经由第二绝缘体而绝缘并固定于发动机缸盖,在主体配件上连接导电路,导电路与发动机缸盖之间被绝缘,导电路与接地端子电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