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70134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680073742.4
申请日:2016-10-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火花塞(1)中,使接地电极(14)形成为细的棒状或者网状,从而通过势垒放电来局部地生成足够强的自由基,并且电极所致的阻燃效应少,不易妨碍火焰的生长。另外,通过使与放电区域(15)相面对的第二电介质(12b)的厚度尺寸均匀,从而势垒放电扩展到第二电介质(12b)的表面,维持自由基的生成,促进点燃后的燃烧性。另外,高电压电极(11)的端部(11c)与接地电极(14)在燃烧室(22)的内部相对置配置,所以导入到燃烧室(22)的燃料气体易于流入到放电区域(15),易于利用通过放电而产生的自由基进行点燃。
-
公开(公告)号:CN108370134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73742.4
申请日:2016-10-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火花塞(1)中,使接地电极(14)形成为细的棒状或者网状,从而通过势垒放电来局部地生成足够强的自由基,并且电极所致的阻燃效应少,不易妨碍火焰的生长。另外,通过使与放电区域(15)相面对的第二电介质(12b)的厚度尺寸均匀,从而势垒放电扩展到第二电介质(12b)的表面,维持自由基的生成,促进点燃后的燃烧性。另外,高电压电极(11)的端部(11c)与接地电极(14)在燃烧室(22)的内部相对置配置,所以导入到燃烧室(22)的燃料气体易于流入到放电区域(15),易于利用通过放电而产生的自由基进行点燃。
-
公开(公告)号:CN11183491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267899.9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花塞,其能够加快从盖部的内侧朝向贯通孔的火焰传播速度。火花塞具备:中心电极;主体配件,将中心电极从外周进行绝缘保持;接地电极,在中心电极与所述接地电极自身的一端部之间形成火花间隙;以及盖部,与主体配件连接,将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的一端部从前端侧进行覆盖,并且在比接地电极靠前端侧形成有贯通孔,在盖部的内表面中的比贯通孔的内侧开口端靠前端侧的第一区域形成有至少一个台阶。
-
公开(公告)号:CN11191700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342961.6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形成副室的罩部的火花塞,抑制提前点火及失火的发生。火花塞(100)具备从前端侧覆盖中心电极(10)的前端部(11)和接地电极(13)的对向部(13A)而形成预燃室空间(63)并且形成有作为贯通孔的喷孔(61)的罩部(50)。喷孔(61)的内周面的总面积A(mm2)和构成罩部(50)的材料的热传导率B(W/mK)满足算式(1):10<A×B<4000。
-
公开(公告)号:CN104779525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510018860.2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花塞,提高火花塞的引燃性及耐消耗性。在包含火花塞的中心电极端头的中心轴的特定的剖面中,在将与中心电极端头的中心轴垂直且彼此朝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作为第1方向及第2方向,将中心电极端头的间隙形成面即第1面的外径作为R1,将接地电极端头的间隙形成面即第2面的外径作为R2,将间隙的长度作为G1,将第1面的第1方向的端与第2面的第1方向的端的距离和第1面的第2方向的端与第2面的第2方向的端的距离的平均距离作为G2时,满足R1<R2且0.5mm≤R1≤1.1mm且0.7mm≤R2≤1.2mm且0.6mm≤G1≤1.3mm且1.4≤(R2/R1)×(G2/G1)≤1.8。
-
公开(公告)号:CN103972792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030791.2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电晕放电的产生、并能够提高离子电流的检测精度的火花塞以及其制造方法。火花塞包括:筒状的主体金属外壳;以及绝缘电瓷,其设于主体金属外壳的内周,并在自身的后端部具备自主体金属外壳的后端暴露出来的后端侧主体部。对于火花塞,主体金属外壳与绝缘电瓷利用设于主体金属外壳的后端部并向径向内侧弯曲的弯边部而固定,且该火花塞应用于离子电流的检测。火花塞具有向形成于弯边部与绝缘电瓷之间的空隙内填充的绝缘性的填充构件,填充构件覆盖后端侧主体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处的整个周向上的区域、以及弯边部的外表面中的自轴线方向后端侧起能够视觉确认的面即整个后端侧面。
-
公开(公告)号:CN10424206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256726.1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H01T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维持良好的耐久性并且实现点火性的进一步提高的火花塞。接地电极具有:主体部;以及突出部,其以自主体部(28)的前端面(28F)以及内侧面(28N)突出的状态配置于主体部,且该突出部自身的宽度小于主体部(28)的宽度。在突出部的放电面(29D)与中心电极(5)的前端面(5F)之间形成火花放电间隙。在向第1平面投影了前端面(5F)与接地电极时,突出部的投影区域(29P)的至少一部分与前端面(5F)的投影区域(5FP)重叠。宽度Le(mm)、宽度Lc(mm)、截面积Sg(mm2)、截面积Sc(mm2)、角度θ1(°)、角度θ2(°)、角度θ3(°)以及角度θ4(°)满足Le<Lc,2.9≤Sc+Sg≤4.25,以及0.30≤(θ1/θ2)×(θ3/θ4)≤0.67。
-
公开(公告)号:CN101874331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0880117771.1
申请日:2008-11-25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如下的火花塞:使绝缘构件的前端部从金属壳的前端面突出2mm或更大,且绝缘构件的位于从绝缘构件的前端起到朝后端相距1mm的位置为止的范围内的部位的体积为11mm3或更小。当假设绝缘构件的前端面和所说轴向孔的侧面相交的角部为位置PA,中心电极上的从位置PA到轴向孔中的中心电极的直线距离最短的位置为位置PB,从绝缘构件的前端面起沿着绝缘构件的表面,绝缘构件首先接触金属壳的位置为位置PC,以及绝缘构件上的当将连接位置PB和位置PC的直线BC朝向轴线的外侧平行移动、该直线BC与绝缘构件的表面相切时的位置为位置PD,直线BC平行移动而接触位置PD时的平行移动量E为0.75mm或更大。根据这种方式构造的火花塞,即使火花塞的形状小,也能有效抑制横向火花和内部火花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2576984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80046595.4
申请日:2010-07-12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F02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小尺寸的中心电极的火花塞,其耐污损性和耐热性的增强被促进。火花塞(1)包括中心电极(5)、绝缘子(2)和金属壳(3),并且绝缘子(2)包括脚部(13)、锥形部(14)和中间主体部(12)。中心电极(5)的配置于脚部(13)内的部分的最大外径为3.0mm以下。台阶部(21)和前端侧内周部(51)形成于金属壳(3)的内周并且锥形部(14)接合到台阶部(21)。当A(mm3)是绝缘子(2)的从绝缘子(2)的前端沿轴线CL1朝向后端侧延伸2mm的部分的体积并且B(mm3)是绝缘子(2)的从锥形部(14)的接合到台阶部(21)的部分的后端向前端侧并且前端侧内周部(51)和绝缘体的外周部之间的直径差为1.5mm以下的部分的体积,满足0.12≤A/B≤0.24。
-
公开(公告)号:CN11339651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80012315.1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火花塞(100)具备中心电极(20)、在内侧绝缘保持中心电极(20)的筒状的主体配件(50)及与中心电极(20)的前端部对向的接地电极(30),其中,主体配件(50)具有在与轴向交叉的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55),接地电极(30)具备:压入部(31),向贯通孔(55)插入而固定于主体配件(50);突出部(133),向主体配件(50)的内侧突出;及插通部(32),配置于压入部(31)与突出部(133)之间,向贯通孔(55)插通而与贯通孔(55)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贯通孔(55)的内表面与插通部(32)的外表面(32A)之间的角度α为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