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96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613851.7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泽达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花塞,能够促进火焰传播。火花塞具备:圆柱状的中心电极,沿着轴线延伸;主体配件,对中心电极进行绝缘保持;及接地电极,与主体配件电连接,在中心电极的侧面与接地电极的端面之间形成火花间隙,主体配件包括火花间隙位于内侧的筒状的前端部。在与轴线垂直且包含端面的重心的截面中,包含重心的接地电极的中心线与中心电极的侧面的切线处的切点之间的距离大于0,且比接地电极的端面的边缘与重心之间的距离短。
-
公开(公告)号:CN11191700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348988.6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泽达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花塞,在具备形成副室的罩部的火花塞中,防止在罩部和主体配件的接合部分产生裂缝。火花塞(100)具备:筒状的主体配件(40),将绝缘体(20)收纳于内部;及罩部(50),从前端侧覆盖中心电极(10)的前端部(11)和接地电极(13)的相向部(13A)而形成预燃室空间(63),并且与主体配件(40)的前端侧接合并形成有作为贯通孔的喷孔(61)。构成罩部(50)的材料常温下的第一热膨胀系数A(10‑5/K)和主体配件(40)常温下的第二热膨胀系数B(10‑5/K)满足算式(1):A<B。
-
公开(公告)号:CN11291309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80005814.8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H01T13/54
Abstract: 提供能够确保喷流的体积并加长到达距离的火花塞。火花塞具备:筒状的主体配件;中心电极,绝缘保持于主体配件;接地电极,与主体配件电连接,在中心电极与自身的端部之间形成火花间隙;及盖部,在主体配件的前端侧从前端侧覆盖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的端部并且形成有贯通孔。盖部在贯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凸部,凸部在贯通孔延伸的延伸方向上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1191700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348034.5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花塞,其具备形成副室的罩部,并抑制提前点火及失火的发生。火花塞(100)具备罩部(50),该罩部(50)从前端侧覆盖中心电极(10)的前端部(11)和接地电极(13)的对置部(13A)而形成预燃室空间(63),并且形成有作为贯通孔的喷孔(61)。主体配件(40)中比预燃室空间(63)的后端(65)靠前端侧的配件体积A(mm3)与主体配件(40)在常温下的热传导率B(W/mK)满足式(1),3.6<A/B<98.0…式(1),配件体积A(mm3)与预燃室空间(63)的空间体积C满足式(2),0.18<C/A<1.20…式(2)。
-
公开(公告)号:CN108429130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0067230.8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H01T13/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花塞,能够提高中间件及熔融部的耐耗损性。火花塞具备:由以Ni为主体的合金构成且以从电极母材突出的状态焊接于电极母材的中间件;由以Pt为主体的合金构成的端头;及将中间件与端头熔合而成的熔融部。端头含有:6质量%以上的Rh;从由Rh、Re、Ir、Ru、W、Mo及Nb构成的R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5质量%以上的Ni;及从由Ni、Co、Fe及Cu构成的N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在R组之中Rh含有最多,在N组之中Ni含有最多。Pt、Rh及Ni的含有率的合计为91质量%以上,Pt、R组及N组的含有率的合计为95质量%以上。R组的含有率除以N组的含有率所得的值为0.7以上且8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274049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80005216.0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减小从主体配件起的盖构件的轴线方向的长度的偏差的火花塞。火花塞具备:筒状的主体配件;中心电极,绝缘保持于主体配件;接地电极,与中心电极形成火花间隙;及盖构件,接合于主体配件且形成副室。盖构件具有:重叠面,与主体配件沿着轴线方向重叠;内侧对向面,位于比重叠面靠副室侧处且与主体配件在轴线方向上对向;及外侧对向面,位于比重叠面靠外周侧处且与主体配件在轴线方向上对向,盖构件中的比重叠面靠副室侧的部分与主体配件分离,主体配件和盖构件在外侧对向面及重叠面的至少一方处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42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151174.3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燃烧的火花塞。火花塞具备帽部,该帽部与主体配件的前端部连接,从前端侧覆盖中心电极及接地电极的端部,并且在比接地电极靠前端侧处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在包含轴线的截面中,帽部在第一假想直线与第二假想直线之间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从帽部的外表面至内表面的最短距离随着从后端侧靠近前端侧而增大的扩大部,被扩大部包围的区域的与轴线垂直的截面积随着从后端侧靠近前端侧而减小,第一假想直线是通过接地电极的端部的前端并与轴线垂直的直线,第二假想直线是通过多个贯通孔的最前端侧的内侧开口端的后端并与轴线垂直的直线。
-
公开(公告)号:CN11183491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0294038.X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火性优异的火花塞。火花塞(100)具备:棒状的中心电极(10);接地电极(13),具有与中心电极(10)的前端部(11)对置的对置部(14),并在对置部(14)与中心电极(10)的前端部(11)之间形成放电间隙(SG);绝缘体(20);主体配件(40);及罩部(50),从前端侧覆盖中心电极(10)的前端部(11)和接地电极(13)的对置部(14)而形成副室(51),并且形成有作为贯通孔的喷孔(55)。对置部(14)的最接近中心电极(10)的前端部(11)的接近部(19)位于假想空间(S1)内,该假想空间(S1)是将中心电极(10)的前端部(11)的外周沿中心电极(10)的轴线(X1)的方向延长而成的筒形的内侧,以最短距离连结中心电极(10)的前端部(11)与对置部(14)的接近部(19)的线段的中点(M1)位于从中心电极(10)的轴线(X1)偏离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969418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0423541.0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抑制提前点火的发生并且使燃料经济性提高的火花塞。火花塞具备:中心电极;接地电极,在所述接地电极与所述中心电极之间形成有火花放电用的间隙;及中空状的火花塞罩,将所述中心电极和所述接地电极从前端侧覆盖,在所述火花塞罩设置有贯通孔,所述火花塞的特征在于,所述火花塞罩具备缩径部,该缩径部在沿着所述贯通孔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形成于从所述贯通孔的外侧开口端起的0.1mm以下的范围,随着从所述外侧开口端朝向所述贯通孔的内侧开口端而逐渐缩径,在将所述外侧开口端处的直径设为x,将所述缩径部的内侧端处的直径设为y的情况下,满足0mm
-
公开(公告)号:CN110676692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0583936.4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花塞,能够减少热损失并提高发动机效率。将在火花塞(100)配置于内燃机时喷孔(61)的中心轴线(HX)与位于上止点的活塞(65)的上表面(65A)相交的点设为交点(S)。以交点(S)与活塞(65)的上表面(65A)的中心(P)之间的距离(L)与气缸的内孔半径(Rb)满足关系式0.5Rb≤L≤Rb的方式构成喷孔(61)。当这样构成喷孔(61)时,能够抑制因活塞(65)、气缸盖吸收热所致的热损失。由此,本结构的火花塞(100)能够提高发动机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