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2841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080080590.7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25J9/10 , G05B19/404
Abstract: 一种对机器人装置(100)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50),具有:校正参数计算部(72),执行计算校正参数的第一处理,该校正参数对应于在基于预先决定的学习用的动作数据驱动了多个马达(M1、M2、M3、M4、M5、M6)的情况下计算出的第一连杆的实际的动作轨迹与在基于学习用的动作数据驱动了多个马达(M1、M2、M3、M4、M5、M6)的情况下的第一连杆的理想的动作轨迹之差;以及动作指令部(74),在基于实际的动作数据驱动了多个马达(M1、M2、M3、M4、M5、M6)的情况下,使用校正参数对实际的动作数据进行校正,基于校正后的实际的动作数据生成多个马达(M1、M2、M3、M4、M5、M6)的动作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691708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80014133.7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25J9/10
Abstract: 控制装置(1)具有:驱动条件存储部(11),其将驱动条件和多个基准中间点对应起来进行存储;基准轨迹决定部(12),其决定穿过基准中间点的基准轨迹;以及实际轨迹取得部(13),其取得机器人(10)的轨迹。控制装置(1)还具有:学习部(14),其分别针对基准中间点,求出表示实际轨迹从理想轨迹起的偏移的轨迹误差,对基准中间点与轨迹误差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学习,生成按照驱动条件表示使轨迹误差最小化的目标中间点的轨迹模型;目标轨迹决定部(16),其决定穿过从轨迹模型得到的目标中间点的目标轨迹;以及控制部(17),其根据基准轨迹或目标轨迹对机器人(10)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72841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80080590.7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25J9/10 , G05B19/404
Abstract: 一种对机器人装置(100)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50),具有:校正参数计算部(72),执行计算校正参数的第一处理,该校正参数对应于在基于预先决定的学习用的动作数据驱动了多个马达(M1、M2、M3、M4、M5、M6)的情况下计算出的第一连杆的实际的动作轨迹与在基于学习用的动作数据驱动了多个马达(M1、M2、M3、M4、M5、M6)的情况下的第一连杆的理想的动作轨迹之差;以及动作指令部(74),在基于实际的动作数据驱动了多个马达(M1、M2、M3、M4、M5、M6)的情况下,使用校正参数对实际的动作数据进行校正,基于校正后的实际的动作数据生成多个马达(M1、M2、M3、M4、M5、M6)的动作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0573823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80024958.0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用于热交换元件的流路板中,使第一侧部流路部件(131)和中央流路部件(121)的相向的第一端部与第三端部抵接并粘贴接合带(180)而使它们接合。使第二侧部流路部件(141)和中央流路部件(121)的相向的第二端部与第四端部抵接并粘贴接合带(180)而使它们接合。在粘贴着接合带(180)的第一侧部流路部件(131)的板面和粘贴着接合带(180)的第二侧部流路部件(141)的板面上,粘贴用于使流路板间的间隔均匀的调整带(190)。
-
公开(公告)号:CN1190957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80017303.1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具有以下步骤:步骤(S1200),根据包含成型品(500)的成型条件的输入参数和针对所述输入参数的目标变量值来构建预测模型,所述目标变量值包含对所述成型品(500)的要求品质进行定量化而得到的品质值;步骤(S1210),使用所述预测模型对针对所述输入参数的所述目标变量值的预测分布进行推理;以及步骤(S1220),根据所述预测分布,通过活用了回归模型的贝叶斯优化方法,导出满足所述成型品的要求品质的成型条件,所述回归模型求出所述目标变量值的评价与初始的品质值相比为最高的品质值的所述输入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56730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980049702.X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G05B19/418 , G06Q50/04 , G01S5/02 , G06T1/00
Abstract: 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数据输入部,被输入从附带于监视对象的发送机发送的识别信息和由接收机接收到的电波来作为接收电波强度,并且被输入摄像机的图像的图像坐标和图像获取时刻;判断部,从保存有每个作业的参照接收电波强度的基准数据库搜索基于图像坐标的估计电波强度,判断接收电波强度是否包含在估计电波强度的容许范围;数据记录部,在判断为接收电波强度包含在容许范围的情况下,记录接收电波强度、识别信息、图像坐标以及图像获取时刻;数据储存部,将数据记录部的数据进行储存;以及分析部,使用被储存在数据储存部的接收电波强度、识别信息、图像坐标以及图像获取时刻对监视对象的活动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98953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80092432.6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元件具有相向流部,该相向流部具备:多个分隔板,呈平面形状;以及多个间隔板,剖视呈波形形状,以间隔板的波形的行进方向成为相同朝向的方式,交替层叠分隔板和间隔板,其中,相向流部的侧面由将分隔板和间隔板重叠的部分折弯而成的末端的部分形成。本发明的热交换元件如上述那样构成,因此热交换元件的流路与外气之间的绝热性变得更高,能够降低热交换元件的流路内的流体与外气之间的热交换。其结果是,能够得到热交换效率更高的热交换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1733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80096033.3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25J9/22
Abstract: 控制装置(1)具备数据取得部(11)、机器人控制部、以及第1学习部(14)。第1学习部(14)根据机器人控制部基于由数据取得部(11)取得的第1学习用数据对机器人(10)进行了控制的情况下的、机器人(10)的实际轨迹即第1轨迹的数据和机器人(10)应进行动作的理想轨迹即第1理想轨迹的数据,求出第1轨迹相对于第1理想轨迹的几何学变形,基于求出的几何学变形和第1学习用数据的动作数据,生成用于减小求出的几何学变形的对动作数据进行校正的第1校正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88795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80014157.2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25J9/10
Abstract: 控制装置(1)具备将驱动条件与基准中间点对应地存储的驱动条件存储部(11)、决定通过基准中间点的基准轨迹的基准轨迹决定部(12)、以及测定机器人(10)的轨迹的实际轨迹取得部(13)。控制装置(1)还具备:学习部(14),其针对基准中间点求出表示实际轨迹相对于理想轨迹的偏移的加工时轨迹误差,学习基准中间点与加工时轨迹误差之间的对应,求出使加工时轨迹误差最小化的目标中间点,生成根据驱动条件而示出目标中间点的轨迹模型;目标轨迹决定部(16),其决定通过从轨迹模型得到的目标中间点的目标轨迹;以及控制部(17),其根据基准轨迹或目标轨迹来控制机器人(10)。
-
公开(公告)号:CN11345474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80015071.2
申请日:2020-02-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触头具备:基体金属(3),具有第一面(3a)、朝向与第一面(3a)相反的方向且与第一面(3a)平行的第二面、以及与第一面(3a)和第二面垂直的第三面(3c);接点(4),固定于基体金属(3)的第三面(3c);以及导电性构件(5),设置于基体金属(3)与接点(4)之间,硬度比接点的硬度低且能够塑性流动。接点(4)中的朝向与基体金属(3)相反的方向的面具有与第一面(3a)的法线方向平行的2条第一边,在第一边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沿着第一边延伸的第一切缺部(4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