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42246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80048877.7
申请日:2012-10-08
Applicant: 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1/38 , B63H1/15 , B63H1/28 , B63H5/07 , Y02T7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振力减小式船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激振力减小式船舶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包括具有螺旋桨的后端;和激振力减小模块,所述激振力减小模块在螺旋桨的操作期间在与螺旋桨相邻的船体的表面上形成用于产生反射波的空气层以减小在船体的方向上的激振力,其中激振力减小模块可以相对于在船体的垂直方向上穿过螺旋桨的旋转轴线的中心的中心线偏心地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511669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780032248.4
申请日:2007-09-03
Applicant: 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3B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9/005 , B63H5/16
Abstract: 一种用于改进耐压性和船体摆动的流量控制机构包括下翼和上翼。下翼布置为在轮船的长度方向上处于第二站和第四站之间且在轮船的高度方向上处于距轮船底部为设计吃水的10%和20%之间,下翼相对于设计吃水(或基部)线以20度至40度的角度倾斜。上翼布置为在轮船的长度方向上处于第二站和第四站之间且在轮船的高度方向上处于距轮船底部为设计吃水的30%和60%之间,上翼相对于设计吃水(或基部)线以10度至30度的角度倾斜。而且,附加翼布置为在轮船的长度方向上处于第一站和第三站之间且在轮船的高度方向上处于距轮船底部为设计吃水的5%和20%之间的附加翼,附加翼相对于设计吃水(或基部)线以10度至40度的角度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0486864C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680000570.4
申请日:2006-01-18
Applicant: 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3B1/3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控制由从船舶的冷却水排出口排出的冷却水所搅乱的船尾流场的装置。第一实施例,该装置为设置在从上述冷却水排出口到该排出口直径3倍距离的范围内的长方形的薄板,其安装角度为相对于船体水平面成16~30°。第二实施例,该装置为沿着通过所述冷却水排出口的流线位于距所述冷却水排出口前方1站距离以内的位置的三角锥形状,所述三角锥的底面是等腰三角形。第三实施例,该装置安装在所述冷却水排出口的前方外周面上,具有相对于船体表面的上部高度和下部高度不等的不等边形状。根据本发明,通过使流入螺旋桨的伴流的分布恢复到相对于船体中心轴对称,可以减少空洞的产生。从而,提高船舶的防振动性能,且提高推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511669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780032248.4
申请日:2007-09-03
Applicant: 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3B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9/005 , B63H5/16
Abstract: 一种用于改进耐压性和船体摆动的流量控制机构包括下翼和上翼。下翼布置为在轮船的长度方向上处于第二站和第四站之间且在轮船的高度方向上处于距轮船底部为设计吃水的10%和20%之间,下翼相对于设计吃水(或基部)线以20度至40度的角度倾斜。上翼布置为在轮船的长度方向上处于第二站和第四站之间且在轮船的高度方向上处于距轮船底部为设计吃水的30%和60%之间,上翼相对于设计吃水(或基部)线以10度至30度的角度倾斜。而且,附加翼布置为在轮船的长度方向上处于第一站和第三站之间且在轮船的高度方向上处于距轮船底部为设计吃水的5%和20%之间的附加翼,附加翼相对于设计吃水(或基部)线以10度至40度的角度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1005986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680000570.4
申请日:2006-01-18
Applicant: 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3B1/3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控制由从船舶的冷却水排出口排出的冷却水所搅乱的船尾流场的装置。该装置设置在从上述冷却水排出口到该排出口直径3倍距离的范围内,上述装置的安装角度为相对于船体水平面成16~30°,上述装置的船体高度方向的宽度为排出口直径的0.2~0.6倍,上述装置的船体长度方向的宽度为排出口直径的0.5~1.3倍。根据本发明,通过使流入螺旋桨的伴流的分布恢复到相对于船体中心轴对称,可以减少空洞的产生。从而,提高船舶的防振动性能,且提高推进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