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设备
    1.
    发明公开
    热交换器设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995248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80063494.X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赫尔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金属薄片(10)(例如铝),并且优选地包括呈堆叠形式的多个金属薄片。每个金属薄片(10)具有波纹表面,其中织物覆盖金属薄片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段以促进蒸发。润湿剂(例如,LiCl/聚乙烯醇(PVA)溶液)被提供在织物中以促进织物的润湿,并且还用作抗微生物剂。织物优选地覆盖全部波纹表面,并且两个平面部段被分别提供在波纹表面的上方和下方。在使用中,热交换器设备以长侧竖直的方式设置并且波纹表面设置在中间部段上,上平面部段与空气出口邻接,和/或下平面部段与空气入口邻接。在优选实施例中,波纹表面的横截面具有周期性波形轮廓,其中,峰-到-峰距离为11.6 mm,振幅为2.5 mm,并且波纹与热交换器设备的平面以与该平面成50度的角度相交。还公开了包括热交换器设备的冷却系统和操作冷却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涉及间歇地操作供水系统以向织物施加水,和/或使用供水系统来使水从水储槽再循环。

    热泵适配器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3009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80092269.0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赫尔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制冷剂流动路径的热泵系统,其在加热运行模式中包括:压缩机,其被联接以接收来自制冷剂流动路径的加热模式第一制冷剂分流和加热模式第二制冷剂分流的制冷剂;冷凝器,其被联接以接收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以及热交换器,其用于在加热模式第一制冷剂分流与加热模式第二制冷剂分流之间传递热量,其中,加热模式第一制冷剂分流包括:第一膨胀阀,其被联接以接收来自冷凝器的制冷剂;第一蒸发器,其被联接以接收来自第一膨胀阀的制冷剂;以及热交换器,其将来自第一蒸发器的加热模式第一制冷剂分流联接到压缩机,其中,加热模式第二制冷剂分流包括:第二膨胀阀;热交换器,其将来自冷凝器的加热模式第二制冷剂分流联接到第二膨胀阀;以及第二蒸发器,其被联接以将制冷剂从第二膨胀阀传送到压缩机,其中,第一蒸发器位于具有用于接收第一空气流的第一空气入口的第一空气流导管中,并且第二蒸发器位于被联接以接收第一空气流的第二空气流导管中。

    热泵适配器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3009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080092269.0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赫尔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制冷剂流动路径的热泵系统,其在加热运行模式中包括:压缩机,其被联接以接收来自制冷剂流动路径的加热模式第一制冷剂分流和加热模式第二制冷剂分流的制冷剂;冷凝器,其被联接以接收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以及热交换器,其用于在加热模式第一制冷剂分流与加热模式第二制冷剂分流之间传递热量,其中,加热模式第一制冷剂分流包括:第一膨胀阀,其被联接以接收来自冷凝器的制冷剂;第一蒸发器,其被联接以接收来自第一膨胀阀的制冷剂;以及热交换器,其将来自第一蒸发器的加热模式第一制冷剂分流联接到压缩机,其中,加热模式第二制冷剂分流包括:第二膨胀阀;热交换器,其将来自冷凝器的加热模式第二制冷剂分流联接到第二膨胀阀;以及第二蒸发器,其被联接以将制冷剂从第二膨胀阀传送到压缩机,其中,第一蒸发器位于具有用于接收第一空气流的第一空气入口的第一空气流导管中,并且第二蒸发器位于被联接以接收第一空气流的第二空气流导管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