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水压条件下顶管安全始发和接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6408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1161710.3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一种高水压条件下顶管安全始发和接收的方法,包括步骤1:在管道铺设前在管道下端安装导轨组件,在接收井内安装接收装置;步骤2:对工作井进洞口、接收井出洞口以及工作井后靠背区域通过高压旋喷桩加固,形成环工作井进洞口、接收井出洞口、工作井后靠背区域的加固区域;步骤3:在工作井进洞口和管道、接收井出洞口和管道之间安装止水装置;步骤4:在靠近工作井一端的管道上安装止退装置,步骤5:在水下接收顶管机机头,本发明通过对工作井进洞口、接收井出洞口以及工作井后靠背区域加固,安装管道止退装置,使顶管在高水压下能安全始发,不被推回工作井;同时采用水下接收、安装止水装置等技术避免涌砂涌水,方便安全取顶管机机头。

    一种引水工程预制沉井安装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339085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811380925.8

    申请日:2018-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水工程预制沉井安装设备,用以对待进入井道的混凝土管进行挂置以及在所述混凝土管进入井道后进行取放,包括用以套置井下混凝土管内壁的第一吊圈和连接第一吊圈并在指向第一吊圈轴线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的挂置杆,所述挂置杆非连接第一吊圈的一端设有用以对套置在第一吊圈外的井下混凝土管的下端部进行支承的挂置头,以及用以接触井道的内壁的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在远离第一吊圈轴线的方向上凸出于所述挂置头,以使得被井壁挤压的接触件带动挂置杆弹性形变直到使挂置头脱离混凝土管。

    隧洞围岩支护方法及支护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1326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38649.7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洞围岩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隧洞围岩支护方法及支护结构,包括所述支护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滑动套装有两个滑动板,所述安装板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动板向两端进行水平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滑动板下端设置有可伸缩的移动组件。本发明在保障安装板与隧洞顶端中心点保持一致后,可通过驱动组件驱使滑动板能向两侧进行运动,使得滑动板能移动至施工指定位置,从而可避免因为施工原因导致隧洞两端不对称造成支护无法适配安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隧洞围岩支护组装式结构,本技术方案只需要对支撑护板与弧形支架进行滑配安装,并通过螺栓对二者进行固定即可完成组装工作,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软土地层的下穿河塘隧道掘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449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35289.2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软土地层的下穿河塘隧道掘进装置,包括外护舱体、运输台和输送管道,所述外护舱体的内部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刀盘、第一前进体、第二前进体、第三前进体、旋转组件和拱板组件;所述外护舱体设置在软土地带内部,通过外护舱体将内部空间与土壤隔开,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刀盘和第一前进体连接,设置在外护舱体的内部,利用刀盘破碎土壤,并利用第一前进体推进刀盘进行下一步破碎;所述第二前进体设置于第一前进体和第三前进体之间,利用第二前进体支撑第一前进体和第三前进体;所述旋转组件设置于第三前进体和拱板组件之间,利用旋转组件来移动拱板组件,从而将挖空的土壤内部进行支撑;所述运输台设置于安装好的拱板组件的内部,用来运输待安装的拱板组件。

    超长距离曲线顶管施工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905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70725.3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超长距离曲线顶管施工方法,本方法利用机头在地层内掘进,机头在地层内挖掘处管道行进的通道,位于顶管机后方的液压油缸将管道顶入机头挖掘出的通道内,管道的管壁上开设有注浆孔;当机头掘进经过砂岩层时,而后利用液压油缸将管道顶入砂岩层的通道内,利用内外泥浆循环法清理掉砂岩层管道外周沿处的砂砾,而后利用膨润土、水以及聚丙烯酰胺搅拌均匀配比成混合加固浆料,而后再将加固浆料经由管道上的注浆孔由管道内向管道外注入,利用加固浆料再管道的外壁处形成一层防护圈,防护圈位于砂岩层内,注射完加固浆料完之后,继续由管道内向管道外加注固体油脂,利用固体油脂在管道的外壁处形成润滑圈,且防护圈位于砂岩层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