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减震器阀片冲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57330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426298.6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减震器阀片冲压装置,包括:冲床本体,设置在所述冲床本体的工作台上的等距定点部,设置在所述冲床本体上的修边取件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冲床本体的冲头上的挡隔部,该车辆减震器阀片冲压装置通过等距定点部能够快速连续地对半成品减震器阀片实行等间距的定位,从而保证能够准确地将半成品减震器阀片每次以相同的距离逐步前移,进而有效避免出现人工操作引起的误差,保证最终冲压成的减震器阀片上一连串的孔洞相互之间的间隔一致,保证产品的高精度和高质量。

    一种车辆减震器阀片冲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573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26298.6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减震器阀片冲压装置,包括:冲床本体,设置在所述冲床本体的工作台上的等距定点部,设置在所述冲床本体上的修边取件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冲床本体的冲头上的挡隔部,该车辆减震器阀片冲压装置通过等距定点部能够快速连续地对半成品减震器阀片实行等间距的定位,从而保证能够准确地将半成品减震器阀片每次以相同的距离逐步前移,进而有效避免出现人工操作引起的误差,保证最终冲压成的减震器阀片上一连串的孔洞相互之间的间隔一致,保证产品的高精度和高质量。

    一种车辆减震器装配用铝筒自动化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423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84708.X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减震器装配用铝筒自动化加工装置,属于车辆减震器装配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转动安装有三角卡盘;车削机构,车削机构包括车刀、安装框、驱动电机和移动座,车刀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刀柄,刀柄设置于安装框内,且移动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安装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竖板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能够在对铝筒车削过程中实现对车刀和驱动电机的冷却,并配合热敏电阻能够在车刀温度升高时自动提升冷却性能以满足需要,从而保证冷却性能的同时防止资源浪费。

    一种车辆减震器缝焊用电子束焊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287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47788.1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减震器缝焊用电子束焊接设备,涉及焊接设备相关技术领域,解决了在对车辆减震器进行缝焊作业时,产生的热量,容易对工作人员的手部造成损伤,不够安全,影响缝焊效率的问题。该电子束焊接设备,包括设备箱、减震器定位旋转机构、电子束缝焊组件和一体化控制台,所述设备箱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减震器定位旋转机构,所述减震器定位旋转机构的侧面抓取固定有车辆减震器本体,所述车辆减震器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组件的侧面,所述支撑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设备箱顶部的另一侧;本发明中,车辆减震器进行均匀旋转,实现车辆减震器缝焊作业的同时,会自动对缝焊状态下的车辆减震器进行风冷散热处理,提升车辆减震器在缝焊加工时的效率。

    一种车辆减震器缝焊用电子束焊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28780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547788.1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减震器缝焊用电子束焊接设备,涉及焊接设备相关技术领域,解决了在对车辆减震器进行缝焊作业时,产生的热量,容易对工作人员的手部造成损伤,不够安全,影响缝焊效率的问题。该电子束焊接设备,包括设备箱、减震器定位旋转机构、电子束缝焊组件和一体化控制台,所述设备箱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减震器定位旋转机构,所述减震器定位旋转机构的侧面抓取固定有车辆减震器本体,所述车辆减震器本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组件的侧面,所述支撑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设备箱顶部的另一侧;本发明中,车辆减震器进行均匀旋转,实现车辆减震器缝焊作业的同时,会自动对缝焊状态下的车辆减震器进行风冷散热处理,提升车辆减震器在缝焊加工时的效率。

    一种车辆减震器加工用翻转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183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80696.6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减震器加工用翻转结构,涉及减震器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减震器翻转装置无法同时对多个减震器进行同步翻转,同时无法模拟还原实际倾斜安装时减震效果的问题。该翻转结构包括底板,还包括驱动组件和翻转测试单元;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板顶部中心处的固定筒,且固定筒的内顶部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至固定筒外顶部的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外部套接有第二锥形齿轮;在本发明能够在指定倾斜角度或垂直角度下对减震器的弹性进行测试,真正模拟还原了不同倾斜角度减震器在具体使用时的减震操作,进而更加精准地对减震器进行测试,有利于提升减震器的生产成品质量。

    一种具有面接触制动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鼓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96632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181427.5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鼓刹的齿轮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鼓刹支架、主动齿轮轴、过桥齿圈、从动齿轮轴、制动蹄、制动蹄支撑块和复位弹簧,其中所述主动齿轮轴、从动齿轮轴分别安装于所述鼓刹支架的主动齿轮轴安装孔和从动齿轮轴安装孔上,所述过桥齿圈安装于所述鼓刹支架的支撑环座上,所述制动蹄支撑块安装于所述鼓刹支架上。由于采用主/从动齿轮轴同步驱动结构,使得制动蹄由传统的旋转制动变成平移制动,制动面也由传统的线接触变成面接触,有效改善了制动鼓的制动能力,降低了制动蹄的磨损速度,提高了整个制动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能够直接满足现有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的使用。

    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缸筒多工位柔性加工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007657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0444552.4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缸筒多工位柔性加工单元,包括转台分度单元及其外侧通过螺栓固定的若干工装夹具单元,若干工装夹具单元的外侧呈环形依次设置有输送机、一对上下料单元、钻大孔单元、锪平面单元、钻小孔单元、翻身单元、攻丝单元和检测单元。本发明采用八工位加工方式,八工位呈环形布局,通过数控分度转台结构实现八工位的自动切换;八工位包括两个上下料单元、钻大孔单元、锪平面单元、钻小孔单元、工件翻身单元、攻丝单元和检测单元;工件按环形加工节拍依次完成钻大孔、锪平面、钻小孔、攻丝、翻身和测量工序,从而达到优化加工工序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缸筒多工位柔性加工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007657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44552.4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自行车减震器缸筒多工位柔性加工单元,包括转台分度单元及其外侧通过螺栓固定的若干工装夹具单元,若干工装夹具单元的外侧呈环形依次设置有输送机、一对上下料单元、钻大孔单元、锪平面单元、钻小孔单元、翻身单元、攻丝单元和检测单元。本发明采用八工位加工方式,八工位呈环形布局,通过数控分度转台结构实现八工位的自动切换;八工位包括两个上下料单元、钻大孔单元、锪平面单元、钻小孔单元、工件翻身单元、攻丝单元和检测单元;工件按环形加工节拍依次完成钻大孔、锪平面、钻小孔、攻丝、翻身和测量工序,从而达到优化加工工序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一种带有校正功能的减震器装配用自动化加工机床

    公开(公告)号:CN11832188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453743.8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校正功能的减震器装配用自动化加工机床,涉及减震器装配相关技术领域,解决了在对组成减震器的不同部件进行装配时,需要采用不同的结构机械用于抓取和装配,效率低且成本高的问题。该装配用自动化加工机床,包括装配机床、校正输送组件、电动自行车减震器、控制台以及自动装配机构,所述装配机床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校正输送组件,所述校正输送组件的上方安装有自动装配机构,所述自动装配机构的侧面设置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安装在装配机床的顶部,且与所述校正输送组件和自动装配机构电性连接;在本发明中,对于电动自行车减震器的装配,对于减震器各个部分的抓取,简单方便,且由一组装配组件驱动且自动化进行,效率高,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