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90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28637.0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7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RITIC‑TOPSIS的水稻品种综合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获得受试品种的相关数据,步骤2.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3.计算指标波动度和冲突度,步骤4.计算指标信息承载量,步骤5.确定指标权重,步骤6.构建加权规范矩阵,步骤7.确定指标正负理想解,步骤8.计算各品种与正负理想解之间的欧式距离,步骤9.计算各品种与理想解相对贴进度。本发明通过排除人为干扰因素,减小对评价结果贡献较小的指标权重,提升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204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450605.0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堇叶碎米荠中硒蛋白肽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其中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提取堇叶碎米荠中硒蛋白,醋酸调pH值使堇叶碎米荠硒蛋白沉降;用碱性蛋白酶、复合酶分别酶解堇叶碎米荠硒蛋白,得到堇叶碎米荠硒蛋白肽酶解液;用膜分离浓缩系统分离纯化浓缩堇叶碎米荠硒蛋白肽,得到堇叶碎米荠硒蛋白肽浓缩液;将堇叶碎米荠硒蛋白肽浓缩液干燥,得到堇叶碎米荠硒蛋白肽粉末。本发明采用碱性蛋白酶和复合酶酶解堇叶碎米荠硒蛋白,提高了堇叶碎米荠硒蛋白肽的得率、相对分子量质量肽段(180‑10000Da)百分比和硒代氨基酸含量,同时该提取方法高效、操作简单,易于进行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74372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671040.2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
IPC: A61K36/708 , A61K1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处理加工方法,涉及中草药材加工技术领域。本方法是将大黄药材采收预处理后,切片,置于质量分数为2.5‑1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避光浸泡2‑7天,清洗,干燥获得大黄成品。采用这种处理方法制得的大黄药材成品,总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提升明显,能显著提升大黄的药用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9083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02798.3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老面面团发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老面面团快速发酵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箱门,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预处理机构;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液压马达、传动轴、切刀、第一横轴、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板、配重块、摆锤;所述液压马达固定连接在箱体的正面,通过液压马达驱动传动轴,带动切刀将老面面团切碎,增加了老面与面粉混合时的接触面积。通过摆锤、第一活动杆、配重块和第一活动板相互配合,把老面碎块均匀倾洒至箱体底部,确保老面在面粉中均匀分布,从而通过增加提高老面面团碎块与面粉的混合均匀性使得发酵更充分。
-
公开(公告)号:CN1197761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78366.6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产品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包埋型益生菌产品生产设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转杆、往复丝杆、螺纹套、旋转盘、旋转叶片、移动槽、移动块、限位槽、限位杆。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杆转动,经齿轮组传动使往复丝杆转动,在限位槽、限位杆及螺纹套的配合下,旋转盘得以在升降的同时转动,其外壁的旋转叶片对筒体内部边缘部位的益生菌和包埋溶液进行混合,确保边缘区域物料充分参与搅拌,往复丝杆上设置两个对称的移动槽,移动块在其中滑动,保证旋转盘在升降和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其搅拌动作更加可靠,进而提升搅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648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25454.3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
IPC: A01G2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早春马铃薯高效栽培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种薯准备;S2.规划播种:深耕整平,在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采用密植浅覆土方式对整平地块进行规划布局及播种,地块内包括种植垄、机械转向垄和预留搭膜走道;S3.田间管理:一苗期,灌溉补水及追施尿素后,起垄覆土,随即覆膜防寒;二苗期,喷施抗寒抗旱药液;每3个种植垄所为一个种植垄组,每个种植垄组配备一张白色搭膜;3月上旬,喷施控旺药液;S4.收获:3月底至4月初,产量达标时开始采挖。本发明优点为,对马铃薯种薯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的进行技术创新,降低了早春马铃薯大田环境要求和防冻管理成本,合理应用该项技术能够有效增加早春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为增加薯农收入提供充分有效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8186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97328.8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
IPC: A61K36/9066 , A61K36/8884 , A61K36/8888 , A61K36/888 , A61K36/185 , A61K9/70 , A61P15/14 , A61K31/7016 , A61K35/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兽药研发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羊乳房炎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的中兽药贴和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天南星10~20份、薄荷25~35份、冰糖25~35份、半夏10~15份、白芷10~15份、细辛10~15份、续断10~15份、乳香10~15份、没药10~15份、地龙5~10份、三棱5~10份、莪术5~10份、白附子5~10份、刺蒺藜5~10份、草乌5~10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祛风燥湿,消痈排脓,行气散结,破血祛瘀,活血通络,透肌解表,消瘰疬除瘿瘤之效。通过临床贴敷患畜乳房,可减轻红肿、热痛、硬结、渗出、脓肿等病理症状,逐渐恢复母畜乳房机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645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22107.8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植株及薯块的除草剂药害评价方法。该除草剂药害评价方法包括将药害按照“表观药害”、“致畸药害”、“生长抑制药害”进行区分,对存在药害的马铃薯植株及薯块测量,再根据马铃薯植株及薯块的药害评价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以判断马铃薯植株及薯块的药害严重程度。在熟练情况下,可凭目测快速准确地判断出除草剂对马铃薯的药害情况。这种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药害评估手段,在生产上可依据判断的除草剂药害级别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减少产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8437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54765.1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 ,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IPC: E03B3/02 , A01G25/16 , E03F1/00 , E03F5/10 , E03F5/14 , E03F5/20 , E03F3/04 , E03F5/06 , E03F7/00 , E03F7/02 , E03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山蔬菜种植用自动排泥节水灌溉装置,包括设置在高山山坡上的集雨暗沟和水池,所述集雨暗沟与水池连通,所述水池为自排泥水池,所述自排泥水池包括上池体、下池体、以及自动排泥组件,所述上池体和下池体的一端底面设有出水孔接头,所述出水孔接头的下端连接有伸出山坡的排泥管;所述上池体的另一端的前面上部设有溢流口;所述上池体的前壁下端与所述下池体的后壁上端连接,所述下池体的上端开口位于所述溢流口的正下方;所述自动排泥组件连接在上池体,和/或下池体上。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在蓄水结束后可通过过量的雨水实现自动排泥,流入排水管的水中杂质更低,管路不易堵塞,结构坚固,固定可靠,施工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96551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83934.4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马铃薯青枯病药剂的田间药效评价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苗床育芽;划分小区,试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设置4次重复,根据试验处理数确定小区数量,同时设置一个空白对照区;设置保护行;种薯定芽;定点移栽;按照大田管理办法统一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科学防控;根据调查结果计算病情指数和植株防治效果,以及计算病薯率和薯块防治效果,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评价供试防治马铃薯青枯病药剂的田间药效。该方法简化了药效鉴定过程中调查的难度,提高了药效鉴定的准确度,降低了因该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对于田间马铃薯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