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91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82394.7
申请日:2024-05-29
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状围岩钻爆法隧道智能优化装药控制方法、系统及其存储介质,通过图像识别获得掌子面轮廓线与层理面后,导入炮孔布置图,并对各个炮孔与层理面的距离以及层理面与掌子面轮廓线的夹角进行判断计算,依据计算结果对炮孔进行分类,将炮孔划分为无需进行装药参数优化的一类炮孔以及需要进行装药参数优化的二类炮孔,并对二类炮孔的装药参数进行判断并确定装药参数的调整范围。对一类炮孔采用常规装药参数进行装药,对二类炮孔则按照优化后各自的装药参数进行装药,本方法实现了提高层状围岩中隧道爆破的优化效率和准确率,提升隧道爆破开挖效果,达到降低节约隧道建设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361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40782.9
申请日:2024-05-22
IPC分类号: E21D9/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角度的隧道掌子面钻凿机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推进梁、滑动底座和凿岩钻机,滑动底座能够相对推进梁的长度方向移动,凿岩钻机设置在滑动底座上;还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钻杆、万向节联轴结构和延长钻杆,万向节联轴结构设置滑动底座上,凿岩钻机能够驱动连接钻杆回转,连接钻杆通过万向节联轴结构驱动延长钻杆回转;万向节联轴结构能够调整延长钻杆相对连接钻杆的径向间隔,根据初期支护的厚度来调整延长钻杆相对连接钻杆的径向间隔,使延长钻杆紧贴隧道围岩侧壁进行钻凿施工,降低延长钻杆在掌子面周边眼的钻孔倾斜角度,进而减小超挖高度,从而有效解决初期支护限制条件下外插角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7322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42294.4
申请日:2024-04-30
发明人: 魏科 , 刘黎 , 冯霄暘 , 邹宇 , 卢伟 , 刘万春 , 李海清 , 向正松 , 邓亨长 , 杨定军 , 陈典 , 杨智 , 刘超 , 季申增 , 严成俊 , 周雅玲 , 张天翼 , 王崇交 , 杨琪 , 向英杰 , 廖世科
IPC分类号: E01D19/12 , E01D101/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面板接缝结构及桥梁,包括:设有朝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受力筋,以及朝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受力筋的桥面板;位于第一桥面板和第二桥面板之间的接缝,第一受力筋的一部分延伸至接缝中;第一桥面板和第二桥面板为任意两沿第二方向相邻设置的桥面板;加强筋,加强筋的第一部分位于桥面板中以连接第二受力筋,加强筋的第二部分延伸至接缝中;主梁,主梁的两相对侧区域各支撑一桥面板,主梁的中间区域对应接缝。这样能够增加接缝与桥面板之间的粘接面积,进而减少接缝与桥面板之间交界面的开裂程度,实现对交界面粘接强度的补偿,进而减少后续出现渗水、钢筋锈胀等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桥梁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82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93465.9
申请日:2024-04-23
摘要: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控制隧道机械化钻爆法超欠挖的开挖与支护方法,包括本次开挖进尺爆破出渣后,开挖面初喷混凝土,在隧道开挖轮廓上形成初喷层,在初喷层施作系统锚杆,靠近掌子面的一环系统锚杆为最近系统锚杆,最近系统锚杆底端连接有固定装置;利用凿岩台车进行下一次开挖进尺的超前支护和炮孔施工作业,超前支护的尾端与固定装置固结;施作本次开挖进尺的初支钢拱架并复喷混凝土,形成复喷层,完成本次开挖进尺的初期支护。本发明适应凿岩台车的装备性能,超前支护和周边炮孔的外插角度有效减小,避免了超欠挖现象,极大降低初支喷砼超耗,简化了施工工序,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和时间,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18768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2391.7
申请日:2024-03-26
摘要: 本发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机下置式的隧道掌子面钻凿机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推进梁、滑动台座、传动杆和第一钻杆;滑动台座设置在推进梁上,且滑动台座能够相对推进梁长度方向移动;滑动台座上间隔设置有凿岩钻机和传动箱,凿岩钻机和传动杆位于推进梁下方,第一钻杆位于推进梁上方,传动箱分别与传动杆和第一钻杆相连接,凿岩钻机能够驱动传动杆回转,传动杆能够通过传动箱驱动第一钻杆回转。将凿岩钻机设置在推进梁下方,使推进梁能够更加靠近初期支护,以减小钻孔时的外插角,位于推进梁下方的传动杆通过传动箱来驱动位于推进梁上方的第一钻杆,使第一钻杆能够更加靠近洞室开挖后的壁面,进一步减少钻孔时的外插角。
-
公开(公告)号:CN11709013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46492.3
申请日:2023-08-18
发明人: 邹宇 , 刘超 , 陈杰 , 李海清 , 刘万春 , 卢伟 , 王洋 , 张天翼 , 熊勇 , 高寒 , 魏科 , 季申增 , 杨智 , 刘黎 , 陈典 , 周雅玲 , 严成俊 , 王崇交 , 杨琪
IPC分类号: E01D19/02 , E01D21/00 , E01D101/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系梁、桥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一种装配式系梁,包括墩柱预埋段、系梁主体框架和系梁混凝土,其中:所述墩柱预埋段,包括组成框架结构的预埋段主筋和预埋段侧面钢筋;所述系梁主体框架,包括组成框架结构的连接段主筋和连接段侧面钢筋,所述系梁主体框架设置在所述墩柱预埋段之间,所述连接段主筋用于与预埋段主筋相连接,所述预埋段侧面钢筋用于与所述连接段侧面钢筋相连接;所述系梁混凝土,用于浇筑所述系梁主体框架,先设置框架式的墩柱预埋段和框架式的系梁主体框架,然后再将墩柱预埋段和系梁主体框架拼装在一起,最后再进行系梁主体框架浇筑从而形成系梁,进而实现系梁装配式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04367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737227.5
申请日:2022-12-3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砼调平层能快速安装的浅埋型伸缩缝,属于桥梁技术领域。该无需砼调平层能快速安装的浅埋型伸缩缝,包括多向变位箱体组件、边纵梁、防水密封橡胶带、中纵梁以及支撑横梁,多向变位箱体组件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多向变位箱体组件分别安装在梁体两侧,多向变位箱体组件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缺口,边纵梁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边纵梁通过缺口分别支撑安装在两个多向变位箱体组件上,中纵梁位于两个多向变位箱体之间,中纵梁的腹板开设有通孔,支撑横梁穿过通孔并与中纵梁焊接为一体结构,支撑横梁的两端穿插在两侧的多向变位箱体组件中,防水密封橡胶带安装在边纵梁与中纵梁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70883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21363.1
申请日:2019-09-27
申请人: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分公司 , 四川沿江攀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5B47/11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位置监测的隧道中间段节能照明控制方法及系统,其控制方法具体为:1、车辆信息采集单元监测区域内车辆信息,采集类型、速度和位置信息并上传至控制中心;2、控制中心计算车辆信息并制定针对不同位置的照明方案,形成调光指令;3、调光控制中枢接受调光指令并下达具体的调光等级和回路信息;4、调光控制器接收相应的指令并转换成对应的脉冲信号并调整对应灯具的亮度等级,实现对照明的控制;其控制系统包括车辆信息采集单元、控制中心、调光控制中枢、调光控制器和照明灯具五个模块;本发明在保证隧道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照明的针对性和精确性,实现充分节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82397.0
申请日:2024-05-29
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状岩体中隧道光面爆破炮孔智能优化方法,首先根据围岩等级,按照常规方法对隧道掌子面的炮孔进行布置,再通过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和算法对隧道掌子面的层理面与隧道设计轮廓线的夹角进行判识,得出层理面对光爆影响较小的最大夹角区域、层理面对光爆影响较小的最小夹角区域以及层理面对光爆效果影响的最不利位置,然后依据计算结果对炮孔进行偏移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炮孔位置,通过以上优化步骤来有效降低爆破时层理面对周边眼爆破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层状岩体隧道爆破的开挖效果,减少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超耗,节约隧道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02582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439312.6
申请日:2024-04-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边坡绿化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堆码一体设备、边坡植生袋堆码系统及使用方法,其中一体设备包括车体、传送机构和堆码机构,车体用于放置和/或运输传送机构和堆码机构,传送机构和车体相连,传送机构的输出端能够在两个方向上移动,堆码机构和传送机构相连。本发明设置车体用于灵活调度设备至公路边坡进行植生袋堆码操作,并在一个堆码区域的堆码完成后,车体可承载设备前往下一堆码区域,实现植生袋在边坡上的连续堆码;设置传送机构能够较为方便地将植生袋从边坡上方运送至堆码机构,不需人力搬运或其它设备配合;传送机构可带动堆码机构移动,实现植生袋的从下至上或从上至下的依次堆码,降低了堆码操作难度并提高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