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56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27394.5
申请日:2025-02-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载条件下水浸含瓦斯煤体获取装置及应用方法。所述受载条件下水浸含瓦斯煤体获取装置,包括力学加载系统、试样安装及测试系统、注气和注水系统。通过力学加载系统、试样安装及测试系统、注气和注水系统的高效配合,可在对煤样施加载荷并且注入甲烷气体之后向煤样中注入水分,能够有效地模拟煤矿工程现场的水力化措施影响受载含瓦斯煤体的过程,并且获得含水煤样后再进行力学加载和渗流实验时,不需要重新抽真空,也就避免了水分的额外损失,进而可准确获得水浸受载含瓦斯煤体的力学和渗流规律,用以指导现场煤层水力化增透抽采工程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91434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857454.0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区域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领域,一种煤层钻机钻进过程中瓦斯突出预测装置,包括钻杆、气固水分离装置、称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钻机,其中钻杆安装在钻机的动力端,钻杆置入钻孔,且钻孔的孔口处通过封孔材料封闭,钻机还具有用于测量钻杆扭矩的扭矩传感器;封孔材料还安装有连通管,该连通管的第一端至于钻孔内部,连通管的第二端与气固水分离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气固水分离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称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气固水分离装置,该流量传感器用于测量通过连通管流出的瓦斯的体积。该装置是利用事实采集钻孔涌出量、钻杆扭矩量来判断煤体的突出危险性,实时检测煤层中瓦斯突出的情况。本发明还提出了对应的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14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407707.4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页岩气地质与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页岩气开发中弱面滑动摩擦特性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在加热腔内设有定位套;两个试件滑动装配于定位套的内部,在试件上的倾斜面打设两个呈不同角度延伸的孔隙流体通道以模拟页岩裂隙弱面;供液泵通过供液孔向两个试件的缝隙供液以模拟孔隙压力;加压件自定位套的其中一端伸入后抵触对应的试件,以模拟地应力;向试件施压,两个试件通过倾斜面产生滑移,通过试件的剪切位移及剪切速率变化,获取滑动摩擦系数变化和临界滑动水压,以实景模拟的方式还原页岩弱面滑动摩擦的作用过程,可以研究不同原位温度、应力状态下,不同产状页岩弱面、不同压裂液及孔隙压力作用下页岩弱面滑动摩擦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8451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15969.1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PC: G01B11/16 , G06T7/70 , G06T5/77 , G06T7/13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山安全监测和地质灾害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井下巷道形变智能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采用位移监测锚杆监测采集位移量数据,采用双目摄像头数据采集人工标志物图像;采用基于暗通道先验的智能图像增强方法对人工标志物图像进行修复处理;对修复后的图像中人工标志物进行识别和智能感知亚像素级三维定位,获取人工标志物三维定位信息;根据位移量数据对人工标志物三维定位信息进行零点位移立体校准处理,修正围岩变形位移对人工标志物位置影响;根据修正后的人工标志物三维定位信息进行多角度融合智能形变测量,分析形变趋势,实现监测预警。本发明能够实时、精准地监测巷道围岩的形变情况,并在形变超过安全阈值时及时发出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8254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4040.8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元宝湾煤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科学 , 杨继兴 , 李举然 , 王善良 , 付文刚 , 张喜 , 李功 , 骆生荣 , 王晓玲 , 刘昇 , 刘伟 , 李旭 , 董博 , 王炯 , 朱俊傲 , 任怀伟 , 马振乾 , 吴永伟 , 闫星辰 , 杨海江 , 郭荣柯 , 尹宇航 , 魏子钦 , 李成章 , 李中旭 , 吕鑫淼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智能化快速掘进方法和系统,在掘进机上安装一个传感器布置盒,通过甲烷传感器监测掘进工作面甲烷气体浓度,防止出现甲烷浓度过高造成爆炸事故。使用振动传感器、声波传感器、掘进电机电流、电压识别器提供的相关信息经可移动蓝牙传输模块传输至掘进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智能判断掘进机的掘进状态。根据掘进机掘进状态自动调整截割进给速度并选择对应的掘进模式,调整掘进机转速,自主调整截割进给速度,从而实现掘进机智能快速掘进。
-
公开(公告)号:CN119780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74118.4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nventor: 张瑞齐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电磁波的定位方法及系统,在终端与基站间直视径被阻挡的情形下,利用移动设备运载反射面,通过反射面构建起终端‑反射面‑基站的反射信道,基站在N个时刻接收终端发射的定位信号,根据定位信号估计出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信道,所述信道由N≥1条子径构成,并在所述信道中提取出N个时刻的路经终端‑反射面‑基站的信道子径,在所述N个时刻,反射面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基站对所述N个时刻的路经终端‑反射面‑基站的信道子径的参数进行定位运算处理,获得终端位置参数,可用于矿难井下救援及其他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7532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19327.1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北京华研永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酸渣中回收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硫酸渣与助还原剂混合细磨,得到粒径为300μm以下的混合料;混合料定型后进行烘干,然后在氢气气氛中进行还原,冷却得到还原料;还原料破碎至粒径为200μm以下,采用选矿方法回收金属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采用氢气进行还原,氢气的选择性高、还原途径明确,具有较高的金属回收率,能够将硫酸渣中复杂成分的铁还原为金属铁,实现硫酸渣中资源利用的同时,降低了碳排放,而且回收铁后的尾渣能够进一步用于提取有价金属,实现了硫酸渣利用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6878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67954.5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地表下沉速度判识的DInSAR和水准测量数据融合地表移动参数反演方法,包括计算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地表任意点任意时刻的下沉速度;确定相邻两景DInSAR影像之间最大垂直形变速度理论值;将地表某点在工作面开采全过程中的下沉速度与DInSAR所能监测到的最大垂直形变速度理论值比较,判识该点是否发生失相干;联合未失相干区域DInSAR监测数据和失相干区域地面水准测量数据反演求取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根据矿井开采规划,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地表沉陷变形预测。本方法在地表沉陷变形监测时,可减少地面水准测量工作量,又可充分利用DInSAR监测的有效数据,不造成监测精度的损失,实现对地表沉陷的精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0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76059.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火灾防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灾后含联通隧道通风系统各分支风量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基于预先构建的含联通隧道的灾后火源分支风阻模型,确定火源分支隧道的灾后火源分支风阻,并建立灾后火源分支风阻与非火源分支隧道的灾前非火源分支风阻的风阻关联模型;然后,根据灾后火源分支风阻、通风系统的风机特性参数、风阻关联模型,确定通风系统的灾后总风量;最后,根据灾后火源分支风阻和通风系统的灾后总风量、灾前非火源分支风阻,确定灾后火源分支风量和灾后非火源分支风量,实现对任意含联通隧道通风系统各分支分量的预测,有效解决火灾扰动下的风网紊乱发展趋势的预测预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60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24553.7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可穿戴射频前端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包括:柔性介质板、天线辐射体和接地板,天线辐射体和接地板均覆于柔性介质板的一侧;天线辐射体包括辐射体主体,辐射体主体采用六角星结构,辐射体主体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开槽,开槽的结构为与辐射体主体布置方位相同的六角形结构。本发明可以显著改善传统刚性天线存在的移动受限、穿戴不舒适、频段限制等问题,从而较好地应用于应急救援装备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