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76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85854.4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6F30/2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经验公式预估长杆射弹侵彻UHPC深度的方法,首先根据已知试验,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与正确性,然后根据5个参数设计27个计算工况,在控制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分别对参数M,d,v,fc,Φ对侵彻深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一个经验公式,使其适用于长杆射弹侵彻UHPC深度预测。本方法采用数学模型来建立侵彻深度与弹体速度、弹体质量、弹头形状、抗压强度与弹体直径的关系。通过输入相关参数来预测弹体对UHPC的侵彻深度。本方法主要用于UHPC结构工程的抗侵彻性能的评估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617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37075.1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3D打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月面原位建造的实时变径3D打印头,包括打印头、调节板、支撑件和驱动装置;打印头顶端固定在料斗的出料口上,驱动装置一端通过支撑件固定在料斗的管壁上,另一端固定在调节板上;调节板用于套装在打印头外,能够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上下直线运动改变打印头出口直径大小。本发明可实时自动调整3D打印头出口直径来改变挤出砂浆条截面尺寸,能够精准的连续改变直径大小来控制砂浆条的截面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01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46296.0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合简化数值模拟与有限元模拟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实时混合试验系统中数值模型过于简化而影响试验精度、数值计算与数据交互无法严格保证实时性的问题,包括:建立数值子结构的简化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简化模型在实时工控机中运行,采用较小的时间积分步长,每步都与试验子结构加载程序实时交互加载命令和反馈;有限元模型在非实时计算机上运行,采用较大的时间积分步长,每步待计算完成后与简化模型及试验子结构加载程序进行数据交互,一方面更新试验子结构当前步的加载命令,另一方面利用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修正简化模型。本发明提高了数值子结构计算精度,保证了数值子结构计算和数据交互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96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50638.1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深圳)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一局集团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 中核华泰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57 , G06Q40/03 , G06Q50/08 , G06Q50/18 , G06F1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建筑行业劳务用工数据可信共享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与存证模块,用于采集原始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存证到区块链上,形成不可篡改的数据源;节点关联度计算模块,用于利用存证在区块链上的历史数据,通过第一算法计算系统内各节点之间的关联度;节点共识投票模块,用于当有新的交易发生时,各节点根据自身观点对交易进行投票,形成初步共识结果;区块链存储与共享模块,用于当所述交易被确认,就将其存储到区块链中,作为永久的可信数据,所有节点将共享这些不可篡改的区块数据,根据数据共享平台及统一接口,通过本发明的方案促进我国建筑业劳务用工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734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0716982.4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廊坊中建机械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顶升加节的塔式起重机,包括控制系统、顶升加节系统和监控系统;控制系统和顶升加节系统连接,顶升加节系统和监控系统连接,监控系统和控制系统连接;其中,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顶升加节系统,所述顶升加节系统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现塔机顶升加节的操作,所述监控系统用于监控所述顶升加节系统的操作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顶升加节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协调配合,利用监控系统监测反馈,最终可显现塔机的全自动加节顶升;本发明所述设备的应用,可减少人工投入,实现塔机顶升加节的安全、高效、自动化和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36461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082305.7
申请日:2023-08-27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桥梁伸缩缝工程质量的方法,属于桥梁加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基于功能梯度理论,通过在桥梁伸缩缝过渡区梁板上表面依次浇注超高韧填充层和超高强填充层,并设置超高韧填充层和超高强填充层的厚度比为0.3~0.7实现超高强水泥基材料与超高韧水泥基材料结构形式的复合,超高强填充层材料与超高韧填充层材料均为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通过形成的功能梯度结构形式共同承担主体作用,整体性更好,既提升了过渡区混凝土面层耐磨性及抗侵蚀性能,又缓解了传统填充材料服役过程再次发生网裂、断裂及剥落等病害的压力,改善行车舒适度,降低桥梁伸缩缝维护与运营成本,保证服役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9813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923479.0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铁投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三维可视化大数据监控和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系统底层架构单元和智能预警管控单元,所述底层架构模块包括:用户层模块、客户端层模块、服务层模块、数据层模块;所述客户端层模块基于三维场景模型构建,并为用户提供智能预警管控单元的前端视图、界面和三维场景电子地图的展现;所述服务层模块包括服务器、数据接收解析模块以及数据库;智能预警管控单元包括场景切换模块、工程概况模块、进度信息模块、预警推送模
-
公开(公告)号:CN11228491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011097659.5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建工程试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万吨级多功能试验系统,包括顶梁、立柱、基座、反力支座、移动横梁、锁紧机构、提升机构、加载平台、以及液压和电控系统;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滑动平板,滑动平板上安装有加载平台,移动横梁位于加载平台的上方,反力支座固定连接在基座上,立柱固定设置在基座上,顶梁设置在立柱的顶部;其中,顶梁上设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和移动横梁相连接,锁紧机构固定在移动横梁上,移动横梁在未锁紧状态下能够在提升机构的驱动下沿着立柱进行轴向升降移动,移动横梁在锁紧状态下与立柱紧固在一起,并与立柱、顶梁、基座形成内力自平衡的加载框架结构;加载平台能够在滑动平板上运动,移动横梁和加载平台之间固定连接有被测试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59246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258528.8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多传感的风机盘管末端故障诊断与调控系统与方法,能够实现直接指导控制或将故障解除与优化调控方法推送至运维人员。本发明中增加风机盘管系统运行控制中的反馈量,将风机盘管末端控制中的单一反馈量变为复合指标,增加出风温度和外置室内温度数据反馈和温控器状态反馈,共同指导温控器的运行和控制,并且将影响空间环境的复合关键指标加入控制环节,提升系统基于物联网的调控能力,实现自动化诊断与调控;其中将单一反馈变成复合指标反馈,提升其对环境状态的识别诊断能力,能够快速定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831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357689.X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环境模拟模型及方法,属于隧道缩尺试验技术领。其中,隧道环境模拟模型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包括:架体;隧道模拟机构,可拆卸地设于架体内,且与架体密封连接;隧道模拟组件包括隧道模拟组件及填充在隧道模拟组件外围的土层组件;气体输送机构,至少部分设置在架体内,并向土层组件、及土层组件和架体形成的密封腔体内输送气体;液体输送机构,与架体连通,以向土层组件内输送液体;以及检测机构,设置在架体内,且自靠近隧道模拟机构的一侧向远离模拟隧道机构的一侧分布,以检测架体内的压强。通过上述方式,其可以有效验证以气封水在隧道实施过程中的可实施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