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5284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087785.X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IPC: G16H30/20 , G16H50/20 , G06N3/08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胸片多异常识别系统、装置及方法,包括胸片数据库,用于对采集的胸片影像中的多种异常征象进行定位标注,形成包含多异常定位的胸片数据集;以及胸片多异常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深度学习定位网络并利用所述胸片数据集对构建的胸片多异常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及验证,以及基于训练后的胸片多异常识别模型对胸片影像上的多种异常征象进行识别,并对异常征象进行定位标注,输出异常征象的置信系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对同一胸片上的多种异常征象进行同步识别并定位,有利于医生快速找到异常的位置并
-
公开(公告)号:CN1162837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59534.5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07D209/12 , C07D209/10 , A61K31/404 , A61P35/00 , A61K49/00 , A61K4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七甲川花菁类铁死亡诱导剂及其合成和应用,所述七甲川花菁类铁死亡诱导剂为式I所示的七甲川花菁衍生物,该衍生物靶向肿瘤细胞线粒体耗竭谷胱甘肽诱发铁死亡效应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该衍生物能与谷胱甘肽反应并表现相应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强度的差异,进而实现对谷胱甘肽检测。在细胞水平上,该衍生物能优先蓄积于肿瘤细胞线粒体,发挥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528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87785.X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IPC: G16H30/20 , G16H50/20 , G06N3/08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胸片多异常识别系统、装置及方法,包括胸片数据库,用于对采集的胸片影像中的多种异常征象进行定位标注,形成包含多异常定位的胸片数据集;以及胸片多异常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深度学习定位网络并利用所述胸片数据集对构建的胸片多异常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及验证,以及基于训练后的胸片多异常识别模型对胸片影像上的多种异常征象进行识别,并对异常征象进行定位标注,输出异常征象的置信系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对同一胸片上的多种异常征象进行同步识别并定位,有利于医生快速找到异常的位置并得出综合诊断结果,能够较好的适用于临床,缓解放射科专业医生短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8860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0555804.8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车升降转接平台。升降组件的支撑板设置在手术车内,升降台和支撑板滑动连接,并通过液压缸和液压泵驱动,转接组件的转接滑块和支撑板滑动连接,两个转轴和转接滑块转动连接,两个转杆和两个转轴转动连接,连接杆和两个转杆连接。通过将担架放置到转杆上,通过挡板限制担架的位置,然后转动转杆与支撑板平行,推动转杆,从而推动转接滑块,使得可以将担架移动到升降台上方,并通过上升升降台抬起担架,使得移动患者更加方便,减少移动过程中的颠簸,从而解决现有设备中将患者转运到手术车上较为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8867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55815.6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省空间的手术车转运平台,每组移动组件分别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并均位于连接板的下方,每个收缩柱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每个收缩柱的另一端分别与升降台固定连接,每个收缩柱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放置板与升降台固定连接,并位于升降台的上方,第二电动推杆与升降台固定连接,并位于升降台的外侧壁,放置板上具有两条第一滑轨,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动座,滑轮与滑动座转动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滑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滑杆的外侧壁,滑杆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组件,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实现便于医护人员将患者转移到救治台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28860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55804.8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车升降转接平台。升降组件的支撑板设置在手术车内,升降台和支撑板滑动连接,并通过液压缸和液压泵驱动,转接组件的转接滑块和支撑板滑动连接,两个转轴和转接滑块转动连接,两个转杆和两个转轴转动连接,连接杆和两个转杆连接。通过将担架放置到转杆上,通过挡板限制担架的位置,然后转动转杆与支撑板平行,推动转杆,从而推动转接滑块,使得可以将担架移动到升降台上方,并通过上升升降台抬起担架,使得移动患者更加方便,减少移动过程中的颠簸,从而解决现有设备中将患者转运到手术车上较为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83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086102.9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G06F40/169 , G06F40/103 , G16H10/60 , G06F3/04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教学的手写病历精准反馈方法、系统及存储设备,属于病历修正传递领域。一种面向教学的手写病历精准反馈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病历提交模块,形成可批注文件;S2、建立病历批注模块,获得反馈文件;S3、建立病历分析模块,录入数据库;S4、设置相似度阈值;S5、保存并发送匹配的内容;S6、形成问题列表清单。通过本发明降低病历传递的传输时间成本;可极大程度提升学生用户进行查看时的便利性;提升老师用户工作效率并降低疲劳度,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批注内容输入,便于学生用户的充分理解。不但可以面向医学生临床教学,也适合于面向任何需要纸质信息拍照提交‑教师精准批注‑及时反馈的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63493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05640.1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IPC: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模拟实验装置,尤其是一种主要应用于肱骨头和肩胛骨实验的肩关节夹具及肩关节检测方法。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夹具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第一转轴的外圆周面配合,第一轴承的下方设置有端面与第一轴承端面垂直的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与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第二轴承的内圈内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端面与第二转轴的端面垂直。本发明的肩关节夹具及肩关节检测方法,能够模拟肩关节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和力量加载的情况进行静态试验和动态实验,为医疗工作提供可靠、准确的实验数据,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9919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10110.4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机动单人高压氧舱;平台与车体固定连接,并位于车体的上方,高压氧仓设置于平台的上方,固定柱与平台固定连接,并位于平台的上方,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柱和高压氧舱转动连接,平台的顶端设置有导向槽,两个缓冲滑块分别与高压氧舱拆卸连接,并分别位于高压氧舱的两侧,且均位于导向槽的上方,两个液压臂分别设置于平台的两侧,并分别与对应的缓冲滑块固定连接,利用两侧的液压臂对高压氧舱进行缓冲,消除在行进过程中,高压氧舱对车体的侧向推力,保证了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3801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191182.5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IPC: G06V10/774 , G06T17/00 , G06V40/16 , G16H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肢端肥大症的预测模型训练方法、预测方法及装置,其可实现预测模型训练数据集的数据量扩充,提高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该识别肢端肥大症的预测模型训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肢端肥大症患者的面部视频、图片或CT影像集;根据CT影像集重建得到患者头部的三维模型;截取每个所述三维模型至少两个不同角度的人脸照片与肢端肥大症患者的面部图片一起构建训练数据集;将所述训练数据集输入至预测模型中联合注意力掩码进行模型训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