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36254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175626.6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节点可动基结构的参数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基结构,所述原始基结构包括多个基结构组件,每个所述基结构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基结构组件两端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控制所述基结构组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进行连接;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位置控制所述基结构组件的几何参数。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对基结构参数的有效控制或约束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9560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76149.X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平面包络体内加筋结构的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将上、下平面之间的加筋条处理为筋条构件,并以筋条构件的端部坐标和厚度作为设计变量,使用基于形状灵敏度的梯度类优化求解器,求解具有体积约束以及其他约束下的优化列式,得到筋条构件的优化分布和一种双平面包络体内加筋结构的优化结构,优化过程不依赖于背景网格,设计变量数大大降低,计算效率提高;且该优化结构包含筋条构件的明确的尺寸、形状参数信息,可以直接导入到CAD/CAE系统,无需繁杂的人工识别、后处理过程,并方便导出工程强度分析报告解决工程问题,整体上提高了优化和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2952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0442907.1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王顺江 , 葛维春 , 董恩伏 , 孙辉 , 刘君 , 张涛 , 苏安龙 , 张朝龙 , 陈刚 , 贺欢 , 王智海 , 高正男 , 孙越峰 , 王治 , 高凯 , 赵军 , 鹿军 , 寿増 , 句荣滨 , 刘畅 , 朱茂军 , 阎际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气象环境下的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方法,将电力参数的电阻R、电抗X和电纳B结合微气象检测参数数据:温度和湿度数据,形成系统结构参数数据库;电力参数与微气象参数拟合后形成电力参数‑微气象评估曲面;利用实时采集的数据实时更新数据库和电力参数‑微气象评估曲面,大量的数据采集更新调整后构建成基于历史大数据的电力参数‑微气象评估曲面,作为参数评估的初始基准曲面和形成标准数据库,并设置预报警差值阈值。为电力系统潮流监测,电压动态稳定监测与预警,动态过程监录及事故分析,三态数据的整合和管理提供极大的数据支撑,减轻巡线人员的人力劳动压力,为电力系统提供实时动态准确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21898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64287.3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23/2273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标定薄膜材料XPS深度剖析刻蚀速率的方法。本发明通过真空蒸镀法制备平整薄膜样品,经过离子刻蚀后使用探针式表面轮廓仪标定弧坑深度,进而获得该薄膜样品真实离子刻蚀速率和刻蚀深度。由于不同材料的性质差别较大,如果按照仪器参考值设定刻蚀速率,其实际刻蚀速率与仪器参考值可能会相差巨大,这就导致对材料表界面进行刻蚀分析时会产生较大偏差。此方法实施简单且结果直观、准确,解决了目前对深度剖析刻蚀速率无法精确测定的难题。在对薄膜材料进行深度剖析和刻蚀分析时,有助于提高XPS分析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881600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710838111.3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D01F9/22 , D01F1/10 , H01M4/587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领域,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以喹啉制备富氮喹啉低聚物,并以此作为富氮软碳前驱体。聚丙烯腈作为硬碳前驱体和助纺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然后使其在空气气氛下升温至250‑300℃预氧化,并在氮气气氛下升温至600‑1200℃碳化,得到目标材料纳米碳纤维。本发明的纳米碳纤维具有较高的氮含量和良好的导电性,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易于规模化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10308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13005.2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孔内侧壁凿毛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能够解决混凝土孔内侧壁无法凿毛的问题。包括移动控制构件、支撑连接构件、工作构件三部分,移动控制构件通过支撑连接构件与工作构件连接。该移动控制构件包括刻度杆、水平导轨,用于实现底部工作构件在极坐标下的三维自由移动。水平导轨控制水平方向移动,刻度杆控制垂直方向移动及转动。工作构件包括电机、连接杆、磨片、锁紧螺母。工作构件采用电机在连接杆上部和磨片在连接杆下部的方式,可将磨片伸入孔内工作,解决传统的凿毛机无法伸入孔内进行工作的问题。本发明可伸入混凝土孔内,实现孔内侧壁凿毛功能,保证混凝土与砂浆等粘结材料的整体性,提高粘结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59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87689.4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41J3/407 , B41J2/01 , B41J11/00 , B41J29/393 , B41J25/00 , B41J25/304 , B41J2/1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曲面多层互联结构电流体的喷印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满足喷印过程运动需求的床体模块;用于喷印加工,测距补偿、激光固化、监测的喷印模块;以及用于图形铺覆、路径规划、设备驱动和工艺参数调控的参数控制模块,其控制方法包括首先在复杂曲面工件表面制备共形功能结构作为底层功能结构层;喷印在底层功能结构上的材料通过激光原位固化烧结实现空间互联结构的制备;在空间互联结构间喷印功能层;喷印顶端功能结构;以及重复上述直至完成多层功能电路结构的制备。本发明的装置解决了复杂曲面共形多层互联结构多材料、高效率、无损伤、高精度、一体化制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362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87701.1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复杂曲面的测量喷印一体化装置及方法,属于先进制造领域,所述装置包括运动模块、喷印与测量模块、集成控制模块、电压控制模块以及气压控制模块。所述运动模块可以独立运动,实现测量与喷印功能切换,根据测量高度调整喷印高度的功能。喷印与测量模块用于实现图形喷印以及在工艺过程中检测喷印高度的功能。本发明采用了在喷印过程中多次测量喷印针头与工件表面的实际高度,对喷头高度进行调整的方式,减小了喷头在复杂曲面喷印过程中的高度变化,减少了复杂曲面喷印加工过程中由于数模不准确引起的缺陷,解决了现有喷印方法在复杂曲面应用场景下,喷印高度无法根据曲面高度变化导致喷印质量低、缺陷严重的问题,提高了喷印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85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70438.3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1/04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与拓扑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壁板结构铺层‑加筋协同优化方法,包括筋条布局的描述方法、层合板铺层角度的描述方法、复合材料壁板结构铺层‑加筋协同优化、复合材料壁板结构铺层‑加筋协同优化的柔度最小化设计和基频最大化设计;筋条布局的描述方法采用基于MMC方法的加筋优化设计方法显式描述筋条信息并将其作为设计变量,得到筋条路径。本发明同时考虑层合板设计变量和筋条设计变量的影响,可以获得全局上的优化构型,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层合板和筋条的作用,解决层合板加筋结构的柔度最小化问题,可以从侧面提升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解决层合板加筋结构的基频最大化问题,预防共振等不利情况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04887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23201.X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量化多模态目标跟踪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目标跟踪领域。将多专家模型的结构设计思路、多模态特征空间调制模块、时序的提示词模块嵌入一个简洁统一的多模态目标跟踪模型框架中,并以性能优异的多模态跟踪模型作为教师模型进行蒸馏引导,实现高效且性能较好的多模态跟踪算法。本发明可以同时处理RGB‑红外、RGB‑深度、RGB‑事件数据的多模态跟踪任务,与现有的高性能多模态跟踪算法相比,能够以较小的性能损失在CPU设备和端侧设备上达到实时速度,实现较好的性能和速度的平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