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氧化法制备荧光碳点的方法及其荧光碳点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071769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60854.3

    申请日:2014-06-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纳米材料领域,提供一种化学氧化法制备荧光碳点的方法及其荧光碳点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氧化刻蚀步骤:将碳源物质加入氧化性溶液中,进行冷凝回流处理;(2)透析除盐步骤:在步骤(1)反应结束后,加入碱性试剂,中和至弱酸性,进行透析除盐,得到煤基荧光碳点水溶胶;和(3)干燥步骤:将步骤(2)得到的物质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固体状态的荧光碳点;其中,所述碳源物质为煤炭或将煤炭加热炭化处理后得到的焦炭物质,荧光碳点的粒径和或荧光性能通过选择碳源物质为煤炭还是焦炭物质以及炭化温度来控制调节。本发明制备的荧光碳点有望应用在在光伏器件、生物成像和传感等领域。

    化学氧化法制备荧光碳点的方法及其荧光碳点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07176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60854.3

    申请日:2014-06-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纳米材料领域,提供一种化学氧化法制备荧光碳点的方法及其荧光碳点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氧化刻蚀步骤:将碳源物质加入氧化性溶液中,进行冷凝回流处理;(2)透析除盐步骤:在步骤(1)反应结束后,加入碱性试剂,中和至弱酸性,进行透析除盐,得到煤基荧光碳点水溶胶;和(3)干燥步骤:将步骤(2)得到的物质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固体状态的荧光碳点;其中,所述碳源物质为煤炭或将煤炭加热炭化处理后得到的焦炭物质,荧光碳点的粒径和或荧光性能通过选择碳源物质为煤炭还是焦炭物质以及炭化温度来控制调节。本发明制备的荧光碳点有望应用在光伏器件、生物成像和传感等领域。

    氮掺杂荧光碳点和碳点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制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028291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61862.X

    申请日:2014-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材料领域,提供一种氮掺杂荧光碳点和碳点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的氮掺杂荧光碳点其特征为,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包括吡啶氮、吡咯氮和石墨化氮,N原子与C原子的摩尔比为0.035~0.057;平均粒径为2.5~4.1nm;并提供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所述高氮含量的煤炭进行炭化,得到炭化料;所述高氮含量是指氮的质量含量为1.1%~3.0%的煤炭;(2)将所得到的炭化料制成阳极,进行电化学氧化得到荧光碳点;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氮掺杂荧光碳点制备的碳点-石墨烯复合材料,以及通过上述氮掺杂荧光碳点或碳点-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的氧化还原电化学催化剂;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荧光碳点在光电器件、生物成像、氧化还原电催化剂、检测和传感领域的应用,以及上述氧化还原电化学催化剂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

    一种氮掺杂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86036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610048907.4

    申请日:2016-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一种氮掺杂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源破碎研磨后,放入200目筛网筛分并置于烘箱中干燥;2、称取经烘箱干燥后的碳源置于50ml烧杯中,再加入有机溶剂,充分搅拌并超声0.8‑1.2h;3、将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置于50ml水热釜中,水热反应2‑12h,温度控制在60‑180℃。4、步骤3结束后,再将悬浮液取出并置于高速台式离心机中,离心10‑20min后,取出上层清液,得到荧光碳点的水溶胶;5、将步骤4得到的荧光碳点水溶胶,置于旋蒸设备中,除去有机溶剂后,制得目标产物氮掺杂荧光碳点。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绿色环保,易于控制,容易大批量生产制备的特点,有望广泛应用在光电器件、生物成像、检测和传感等领域。

    氮掺杂荧光碳点和碳点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制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028291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261862.X

    申请日:2014-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材料领域,提供一种氮掺杂荧光碳点和碳点石墨烯复合物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的氮掺杂荧光碳点其特征为,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包括吡啶氮、吡咯氮和石墨化氮,N原子与C原子的摩尔比为0.035~0.057;平均粒径为2.5~4.1nm;并提供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所述高氮含量的煤炭进行炭化,得到炭化料;所述高氮含量是指氮的质量含量为1.1%~3.0%的煤炭;(2)将所得到的炭化料制成阳极,进行电化学氧化得到荧光碳点;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氮掺杂荧光碳点制备的碳点‑石墨烯复合材料,以及通过上述氮掺杂荧光碳点或碳点‑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的氧化还原电化学催化剂;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荧光碳点在光电器件、生物成像、氧化还原电催化剂、检测和传感领域的应用,以及上述氧化还原电化学催化剂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

    一种铜纳米粒子用于圆二色不对称因子测定对映体过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535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31418.1

    申请日:2024-04-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圆二色光学传感分析应用领域,公开了一种圆二色不对称因子方法测定对映体过量分析方法,具体为铜纳米粒子用于圆二色不对称g因子方法测定氨基酸的对映体过量。铜纳米粒子是采用二价铜盐水溶液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在室温下搅拌制备的,再与氨基酸分子自组装进行圆二色的手性光学传感分析。本发明采用的铜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好且原料廉价易得,可用于测定氨基酸的绝对构型和ee值。

    一种标定薄膜材料XPS深度剖析刻蚀速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898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64287.3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标定薄膜材料XPS深度剖析刻蚀速率的方法。本发明通过真空蒸镀法制备平整薄膜样品,经过离子刻蚀后使用探针式表面轮廓仪标定弧坑深度,进而获得该薄膜样品真实离子刻蚀速率和刻蚀深度。由于不同材料的性质差别较大,如果按照仪器参考值设定刻蚀速率,其实际刻蚀速率与仪器参考值可能会相差巨大,这就导致对材料表界面进行刻蚀分析时会产生较大偏差。此方法实施简单且结果直观、准确,解决了目前对深度剖析刻蚀速率无法精确测定的难题。在对薄膜材料进行深度剖析和刻蚀分析时,有助于提高XPS分析的准确度。

    一种氮掺杂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8603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048907.4

    申请日:2016-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65 C09K11/08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一种氮掺杂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源破碎研磨后,放入200目筛网筛分并置于烘箱中干燥;2、称取经烘箱干燥后的碳源置于50ml烧杯中,再加入有机溶剂,充分搅拌并超声0.8-1.2h;3、将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置于50ml水热釜中,水热反应2-12h,温度控制在60-180℃。4、步骤3结束后,再将悬浮液取出并置于高速台式离心机中,离心10-20min后,取出上层清液,得到荧光碳点的水溶胶;5、将步骤4得到的荧光碳点水溶胶,置于旋蒸设备中,除去有机溶剂后,制得目标产物氮掺杂荧光碳点。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绿色环保,易于控制,容易大批量生产制备的特点,有望广泛应用在光电器件、生物成像、检测和传感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