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面研磨工艺的工件自转速度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5467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32655.1

    申请日:2023-07-27

    IPC分类号: G01P3/6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面研磨工艺的工件自转速度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X射线发射器和X射线接收器;选择特征点;进行速度计算。由于本发明采用了X射线发射器与X射线接收器测量数据,与传统的的金属工件测速法相比,该方法对工件的材质没有有特定要求,同时不需要将被测工件接入电路,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由于本发明提供在圆形工件加装的牺牲环上标记的方法,与现有的在工件上添加凸起(或凹陷)的磁性材料的标记方法相比,在不干涉加工的同时保证了工件的完整性。由于本发明添加了保护帘,可以有效隔离X光对人体的辐射,最大程度上保证操作者的安全。

    一种多场复合非接触抛光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03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50158.2

    申请日:2023-06-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复合非接触抛光装置与方法,可通过温度场、电场、磁场、化学场、机械场多场复合下实现工件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抛光,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非接触抛光液温度的恒定控制,保证抛光进程中抛光液始终在恒定的温度场中保持良好的剪切增稠效应。交变电源在介电介质中极化的磨粒受到介电泳力产生运动,防止在抛光进程中大部分磨粒的沉降,提高抛光去除率。在抛光工具和工件之间施加一个磁场,促使抛光液中磁性磨粒吸附于工件被加工表面,使磨粒能更多地进入到工件复杂表面的角落中,并增大抛光时磨粒对工件表面的压力,提高抛光效率。抛光液中的氧化剂通过磨粒的机械作用去除表面氧化层,这样周而复始最终可达到高质量的表面。

    一种刀塔集成式数控车刀表面缺陷多自由度在机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97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56139.6

    申请日:2023-04-25

    IPC分类号: G01N21/88 G01N21/0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刀塔集成式数控车刀表面缺陷多自由度在机检测装置,包括多自由度调节系统、视觉检测系统和附属结构。本发明采用集成化设计,将刀具表面缺陷在机检测装置集成到刀塔上,能够在机检测的同时不影响切削加工的进行。通过将装置集成在刀塔上,解决现有方法装置复杂尺寸较大问题。本发明设计了多自由度调节系统,可以实现装置检测位置切换功能,能够检测刀塔上不同刀槽的刀具,可以实现在检测时,装置伸出到待测刀具前进行检测,刀具工作时,装置收回不干扰刀具正常切削。可以避免检测其他位置刀具时拆卸装置。本发明具有多个自由度,可以对不同尺寸、后角的刀具进行拍摄检测,可以检测不同刀槽的刀具并且不会干扰切削加工过程。

    一种电磁驱动柱塞泵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79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568138.2

    申请日:2022-12-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驱动柱塞泵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电磁驱动柱塞泵的三维等效模型;确认优化参数及寻优目标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建立实验数据库;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构建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拟合函数;利用杜鹃多目标搜索算法对电磁驱动柱塞泵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经验公式设计,精度更高、成本更低以及大幅度提高效率,缩短了技术研发周期,能够更精准的求解最佳的参数组合方式。本发明相比于常用的2D求解方法具有精度更高的优势,2D求解器中对于非轴对称模型求解困难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本发明采用了杜鹃多目标搜索算法,能够更好的解决本类结构参数的连续型优化问题。

    一种石英半球谐振子的双面抛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20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27437.3

    申请日:2023-01-0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英半球谐振子的双面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出具有剪切增稠效应的非牛顿流体抛光液;将半球谐振子通过夹具安装到机床转台上;通过传感器测量出当前半球谐振子的位置;设计并制作内表面抛光器和外表面抛光器;对半球谐振子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同时进行抛光。本发明采用设计的抛光器,增大了抛光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整体加工的效率;通过抛光器的设计,同时加工半球谐振子的内外表面,不仅使半球谐振子受力平衡,而且保证了内外表面的材料同时均匀去除,保证了半球谐振子壁厚的均匀性,提高了加工效率。本发明采用控制内外抛光器壁面与半球谐振子壁面的间隙来控制流体压力的大小,从而保证半球谐振子整体均匀加工。

    一种调心滚子轴承内圈滚道型线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84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96566.9

    申请日:2022-11-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心滚子轴承内圈滚道型线的优化方法,根据轴承实际受力情况对其进行建模仿真分析,获得轴承应力应变情况等仿真数据;通过轴承内圈滚道型线优化,改善轴承滚子与滚道受力不均情况;通过实际应用对轴承型线优化情况反馈,得到最优内圈滚道型线。本发明在保持调心滚子轴承原有良好调心功能的基础上,对调心滚子轴承内圈滚道型线进行了优化,更加适应实际工况条件。优化后的内圈滚道型线减少了滚子和内圈滚道的摩擦力和摩擦热的产生,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以及实际制备验证的方法有效减小了滚子和内圈滚道处的接触应力,解决了滚子受力不均问题,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内圈滚道的承载能力、抗磨损能力、使用寿命等性能。

    一种轴承中隔圈性能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5386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94561.2

    申请日:2022-11-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中隔圈性能的评价方法,首先对样件进行预处理,对试样截面进行磨抛处理;对制备好的样件进行元素分析,确定元素组成及含量是否达标;对样件表面形貌及截面形貌进行观测,评价制造工艺是否可以生产出满足性能需求的中隔圈;评价中隔圈服役性能,确定中隔圈是否达到实际工作中的性能要求。本发明针对轴承中隔圈的性能进行系统评价,从中隔圈的材料特性、制造工艺以及服役性能等多维度进行评价,从微观到宏观综合评价中隔圈性能,有利于准确评价中隔圈的性能,为高端轴承的性能提升提供支持,填补了中隔圈性能的系统评价方法的空白。

    一种金属构筑成形变形参数精密控制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006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089260.0

    申请日:2021-01-22

    IPC分类号: G05D27/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构筑成形变形参数精密控制装置与方法,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机械式加载模块、压缩模块、真空模块、加热模块、通风模块、移动模块和控制系统。本发明采用机械式加载模块,通过伺服电机、减速器和滚珠丝杠即可实现精确控制加载参数,与液压装置相比,本发明可减少液压加载模块配备的液压泵站及油阀,设备简单,成本较低。本发明根据选取合适的机械加载模块可实现最大尺寸40*40*40mm,加载压力20t,加载速度0~20mm/s。本发明可实现金属构筑成形过程的要求,即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到指定温度保温,然后按照恒定压力、恒定速度对构筑样品进行加载,以实现金属构筑成形的变形量、变形速度及变形温度的精密控制。

    一种面向构筑成形的基材表面清洁度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3709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093916.6

    申请日:2021-01-22

    IPC分类号: G01N21/9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金属基材构筑成形的基材表面清洁度评价方法,根据试验结果设定了油污、颗粒、切屑所对应的权重系数,并分别用不同方法检测不同污染物的污染分值,通过计算所有污染权重系数与污染分值的乘积和,从而定量表征其表面洁净度。本发明提出了面向金属基材构筑成形的一种精确的、成体系的表面清洁度评价方法。以不同污染物对基材界面愈合造成不利影响的程度为依据确定污染物权重系数;针对不同污染物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并确定出不同污染物的污染分值;由各污染物的权重系数与污染分值的乘积和确定污染值,并制定对照关系,最终确定出清洁度等级,从而准确的、定量的评价了基材的表面洁净度。

    一种复杂结构的抛光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16157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0492332.1

    申请日:2020-06-03

    摘要: 一种复杂结构的抛光方法及装置,基于剪切增稠与化学复合效应实现,属于精密/超精密加工领域。装置包括抛光系统、抛光液循环装置、水平振动装置和竖直振动装置。方法通过配制具有剪切增稠效应的抛光液,利用抛光液中的化学物质将工件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层容易去除的化学反应层;通过工件振动与抛光液旋转耦合的方式保证抛光液能够发生剪切增稠现象,通过粒子簇的微切削作用去除化学反应层;新鲜表面再次与化学物质反应继而再次被去除。通过剪切增稠与化学复合效应可大幅度提高抛光效率,而且可以获得超光滑、少/无损伤的抛光表面。本发明可用于解决复杂结构的特殊位置难以抛光、抛光均匀性差、抛光效率低、抛光表面质量不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