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相继增压柴油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21244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96738.0

    申请日:2015-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相继增压柴油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补气装置和冷却装置;补气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气源气瓶,空气压缩机连接气源气瓶,气源气瓶后方设置补气阀Ⅰ,补气阀Ⅰ后方的管道分成A路气管和B路气管,A路气管上分别安装喷管Ⅰ和喷管Ⅱ,喷管Ⅰ设置在A列进气管里,喷管Ⅱ设置在B列进气管里,B路气管上分别安装机匣喷管A和机匣喷管B,机匣喷管A安装在基本压气机上,机匣喷管B安装在受控压气机上;冷却装置包括混合器,混合器里设置喷淋器,中冷器后方引出冷却气管,混合器安装在冷却气管上,混合器后方的冷却气管与B路气管相通。本发明改善了柴油机加载、加速过程中的经济性和排放性。

    一种利用柴油机废气的热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4149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108024.9

    申请日:2014-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柴油机废气的热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双筒体、蒸汽罐、蒸汽喷射器、储水箱,双筒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位于外壳体里,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废气通道,内壳体里安装加热管,柴油机废气进入加热管后,流经废气通道后排放至大气,内壳体下端设置热水出口,热水出口连接外壳体外的用热单元,内壳体上端分别设置给水口和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与外筒体外的蒸汽罐、蒸汽喷射器相连,蒸汽喷射器引射入口与储水箱相连,蒸汽喷射器出口通过三通电磁阀一端与用热单元相连,另一端与储水箱相连,给水口连接外接水源或储水箱。本发明不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实现了对低温水、高温水以及高温水蒸汽需求的智能控制。

    多通道的离心压气机引气再循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174678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099707.8

    申请日:2013-03-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通道的离心压气机引气再循环结构,包括蜗壳、机匣、叶轮,机匣上设置用于引气再循环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回流通道、第一通道回流孔和第一通道抽气槽,第一通道抽气槽设置在主叶片前缘和分流叶片之间,第一通道回流孔设置在主叶片前缘与机匣端部之间,第二通道包括第二通道回流通道、第二通道回流孔和第二通道抽气槽,第二通道抽气槽设置在叶轮叶片出口和扩压器之间或设置在叶轮叶片出口以下的位置,第二通道回流孔设置在第一通道回流孔和机匣端部之间。本发明可以同时有效的拓宽离心压气机低压比和高压比情况下的工作范围和喘振裕度。

    叶片式径流阀
    8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3414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653160.6

    申请日:2014-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18 F16K1/46 F16K31/04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叶片式径流阀,包括叶片连杆单元、步进电机、连接板和齿圈,连接板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前后布置,齿圈安装在连接板周向的外侧,步进电机输出端与齿圈啮合,叶片连杆单元包括静叶片、连杆、固定轴,固定轴上端固定在上连接板外并与连杆第一端相连,固定轴下端与静叶片相连,连杆的第二端设置通透的槽,齿圈上设置凸起的柱体,连杆通过槽套在柱体上,叶片连杆单元沿连接板周向均匀布置,静叶片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绕各自对应的固定轴转动,相邻静叶片间,一个静叶片压力面和另一个静叶片吸力面贴合在一起。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可靠的密封,还能适应各种温度的变化。

    一种利用柴油机废气的热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4149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08024.9

    申请日:2014-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柴油机废气的热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双筒体、蒸汽罐、蒸汽喷射器、储水箱,双筒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位于外壳体里,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废气通道,内壳体里安装加热管,柴油机废气进入加热管后,流经废气通道后排放至大气,内壳体下端设置热水出口,热水出口连接外壳体外的用热单元,内壳体上端分别设置给水口和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与外筒体外的蒸汽罐、蒸汽喷射器相连,蒸汽喷射器引射入口与储水箱相连,蒸汽喷射器出口通过三通电磁阀一端与用热单元相连,另一端与储水箱相连,给水口连接外接水源或储水箱。本发明不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实现了对低温水、高温水以及高温水蒸汽需求的智能控制。

    一种连续可调式分段排气机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99410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17087.0

    申请日:2014-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可调式分段排气机械装置,两根排气管分别与两个增压器的涡轮端进气口相连,剩余一根排气管接通排气总管,还包括六套相位提前角调节机械装置;每根转筒式排气管采用三层管设计,三层管排气口数目相同,最外层固定,内部两层分别由外部的相位提前角调节机械装置输出齿轮啮合转动,并且运用相位提前角调节机械装置通过改变内部两层管的相位提前角角实现对每根管排气相位以及排气持续期的无级调节。本发明可以根据发动机工况的大小无级调节排气分配到各排气管的比例,可以实现只投入一根或者两根排气管排气,能充分利用内燃机的废气能量,并且使涡轮效率较高,提高内燃机整机效率,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机械装置。

    基于低压水汽化吸热对柴油机进气中间冷却的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4402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92440.3

    申请日:2013-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低压水汽化吸热对柴油机进气中间冷却的冷却装置,包括低压储水箱、开放式储水箱、泵、控制器,低压储水箱安装在冷却器的上方并与冷却套管相连通,低压储水箱上端内壁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开放式储水箱和低压储水箱通过回流管相连通,在回流管上设置电磁阀,泵与低压储水箱通过抽汽管相连,泵与开放式储水箱通过出水管相连,控制器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泵,控制器采集压力传感器信号从而控制泵的开关,低压储水箱里设置电子液位计,电子液位计连接电磁阀。本发明能够大幅度降低高压级压气机的进气温度,提高增压效率,有效降低压气机热负荷,提高进气密度,从而提高柴油机的功率和降低油耗率。

    一种连续可控模块化废气再循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352776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77375.8

    申请日:2013-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可控模块化废气再循环结构,包括废气再循环单元,废气再循环单元包括储气箱、EGR排气管、EGR进气管,储气箱分别连通EGR排气管和EGR进气管,EGR进气管连通柴油机一个气缸的排气歧管或气缸盖内的排气道,EGR排气管连通柴油机该汽缸的进气歧管或气缸盖内的进气道,所述的储气箱为具备冷却能力的容器。本发明是基于每个单独气缸结构而设计的新型方案,根据机型的不同和气缸数的不同都能实现EGR的模块化安装,并且可以根据柴油机的运行工况选择控制不同缸数的EGR参与工作,实现了在整台机器上的连续控制,对于气缸数较多的内燃机效果更佳,还能实现每个单缸EGR率的可控。

    多模式大小涡轮增压器柴油机顺序增压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352754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77421.4

    申请日:2013-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模式大小涡轮增压器柴油机顺序增压结构,包括小增压器和大增压器,小增压器的涡轮通过A列排气管连通柴油机的排气口,大增压器的涡轮通过B列排气管连通柴油机的排气口,小增压器的压气机通过A列进气管连通中冷器,大增压器的压气机通过B列进气管连通中冷器,A列排气管和B列排气管之间通过排气连通管相连通,在排气连通管与A列排气管的连接处和小增压器的涡轮之间设置第一燃气阀,在排气连通管与B列排气管的连接处和大增压器的涡轮之间设置第二燃气阀,A列进气管上设置第一空气阀,B列进气管上设置第二空气阀。本发明可以使柴油机在怠速时切换为非增压模式,改善怠速时的进气效率。

    柴油机二级相继增压防喘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206298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86076.6

    申请日:2013-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柴油机二级相继增压防喘振结构,包括柴油机、进气歧管、排气歧管,进气歧管、排气歧管分别连通柴油机的进气端和排气端,还包括高压级基本增压器、低压级基本增压器、高压级受控增压器、低压级受控增压器,燃气阀安装在废气连通管和受控增压器高压级涡轮入口之间,高压级空气阀安装在高压级中冷器入口和受控增压器高压级压气机出口之间,低压级空气阀安装在低压级中冷器入口和受控增压器低压级压气机出口之间,空气旁通阀安装在低压级中冷器出口和受控增压器低压级压气机入口之间与低压级空气阀并联。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防止受控增压器的低压级喘振和高压级出口压力波动太大等现象,进而改善柴油机的瞬态切换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