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管道的隔断装置
    8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101625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1053021.4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管道的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管道的隔断装置,包含壳体,所述壳体横向设置于两个相邻管道梁之间,所述壳体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管道梁密封连接,所述壳体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与相邻两个所述管道梁内径适配的洞口,所述壳体内设有轨道梁连接段和闸门,所述轨道梁连接段和闸门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轨道梁连接段和闸门的宽度均与壳体的宽度适配,所述闸门的尺寸大于洞口的尺寸。采用本装置可利用气压差实现闸门的自动密封,无需施加压紧力,能够将管道梁进行分段隔离,便于使单独区域恢复常压,有利于提高恢复速度,降低时间和成本,提高救援疏散效率,平时不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结构实用,方便安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可适应极大坡道的多模式驱动跨座式单轨列车

    公开(公告)号:CN208306644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226925.1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一种可适应极大坡道的多模式驱动跨座式单轨列车,以有效提高跨座式单轨列车驱动力和减小其制动距离,提高跨座式单轨列车的地形适应性,并实现动力的合理配置。由配置有前转向架、后转向架的前头车厢、中部车厢和后头车厢编组成列。所述前头车厢、后头车厢的前转向架、后转向架均为双驱动模式转向架,该双驱动模式转向架包括由驱动电机和由其驱动的两对走行轮构成的第一动力单元,以及由第二驱动电机和由其驱动的齿轨齿轮构成的第二动力单元;所述两对走行轮以混凝土轨道梁的顶面为走行面,混凝土轨道梁上固定设置齿轨,所述齿轨齿轮与齿轨上部齿槽相啮合。

    一种可适应极大坡道的多模式驱动悬挂式单轨列车

    公开(公告)号:CN208216698U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20221473.8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一种可适应极大坡道的多模式驱动悬挂式单轨列车,以有效提高空轨列车的爬坡能力,特别是在雨雪天气下具有稳定爬坡能力,避免走行轮的快速磨损,并实现运营全线合理的动力配置,降低运营维护成本。由配置有前转向架、后转向架的前头车厢、中部车厢和后头车厢编组成列,所述前头车厢、后头车厢的前转向架为双驱动模式转向架,或者前头车厢、后头车厢的前转向架和后转向架均为双驱动模式转向。所述双驱动模式转向架上配置有为列车运行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所述走行装置车轴安装两侧齿轨齿轮,同侧齿轨齿轮、走行轮之间于车轴设置使走行装置在空档、齿轨驱动、走行轮驱动三种状态之间进行转换的双向离合器,齿轨齿轮与固定安装在轨道板上的齿轨啮合。

    一种T型轨道梁跨座式单轨转向架

    公开(公告)号:CN210822214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2067239.1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型轨道梁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包含构架、牵引传动装置、制动装置、走行轮、导向轮和稳定轮,所述走行轮、导向轮和稳定轮均连接于所述构架上,所述牵引传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均连接于所述走行轮,所述走行轮设于T型梁的顶板顶面上,所述导向轮和稳定轮均设于所述T型梁的腹板的侧面上,所有所述导向轮横向设置,所有所述稳定轮竖向设置,所述稳定轮的轮面与顶板底面抵接。采用本申请结构紧凑,有效降低转向架重量,转向架结构尺寸能够设计的更小,能够降低梁体的设计高度,减少混凝土使用量,利于满足低运量线路轻量化的设计需求,同时降低建设、运维成本,方便轨道系统灵活布置,便于在中小型城市以及旅游景区的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