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44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01342.X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锆合金试样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获取辐照后的锆合金样品;对锆合金样品进行镶嵌固化;对镶嵌固化后的锆合金样品进行研磨和抛光;基于第一蚀刻溶液和第二蚀刻溶液,对抛光后的锆合金样品进行蚀刻,干燥后得到锆合金试样。通过配制不同的混合酸分两步进行蚀刻,对材料的细微结构进行更深入的处理,强化细节的显现,暴露晶粒内部的细微特征,提高表面的清洁度和可观效果,确保蚀刻完成后锆合金晶粒形貌显示的清晰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300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93905.X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材表面缺陷三维精密检测方法、组件及系统,本发明提出的检测方法基于深度学习及坐标系统一的原理实现缺陷精度定位,为深度检测提供目标检测位置和测量轨迹,解决了金属板材质量检测时缺陷位置缺失的问题;利用图像处理计算缺陷的二维特征尺寸,根据深度检测获取的深度信息,计算得到缺陷的深度特征尺寸,从而完成缺陷三维特征尺寸的检测,同时找到被测件表面的危害性缺陷,基于三维形貌扫描方法,完成单个危害性缺陷三维形貌的扫描,从而实现表面缺陷三维形貌的定量检查,极大地提高了金属板材表面缺陷检查效率及检测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68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720650.4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陈宏霞 , 喻娜 , 黄代顺 , 卢毅力 , 崔怀明 , 鲜麟 , 李峰 , 杨帆 , 程坤 , 周科 , 陆雅哲 , 初晓 , 习蒙蒙 , 蔡容 , 张舒 , 吴鹏 , 杨韵佳 , 王晨阳 , 徐青蓝 , 陈果 , 马海福 , 陈伟 , 吴广皓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压水堆核电厂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容量需求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核电厂设计特性,梳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所要应对的设计基准事故清单;根据所述设计基准事故清单,明确各事故发生后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达到的效果;根据明确的各事故后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达到的效果,确定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限制工况;对确定的限制工况进行分析,从初始工况、反应堆保护和控制、堆芯相关假设等方面进行保守考虑,确定各限制工况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容量要求;根据对限制工况的分析结果,综合考虑以确定合适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容量范围,为新型核电厂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容量设计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50490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77407.2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07C235/06 , C07C211/63 , C07C237/06 , C07C231/12 , C07C209/74 , C07C209/68 , C22B3/28 , C22B3/38 , C22B34/14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了[A336][DGA]型离子液体对锆铪的萃取结果为:在无机酸浓度为0.5~6mol/L时,锆铪萃取效率相差50~70%,分离系数βZr/Hf达到10~20,[A336][DGA]‑HCl系统最佳的萃取酸度范围实现Zr、Hf的高效萃取。本发明采用的[A336][DGA]‑无机酸萃取体系,在相应的酸度范围内,单级分离系数可达10~20,锆铪很容易被完全分离。因此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萃取分离系数大,通过分馏萃取分离可获的锆和铪两个核级产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27415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39097.7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舒 , 刘余 , 邓坚 , 鲁剑超 , 鲜麟 , 张丹 , 曾畅 , 杨帆 , 程坤 , 李峰 , 喻娜 , 杨洪润 , 余红星 , 张渝 , 马誉高 , 方红宇 , 陈宏霞 , 吴鹏 , 蔡容 , 杨韵佳 , 沈才芬 , 习蒙蒙 , 陆雅哲 , 周科 , 冉旭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中海水冷却的船用核动力装置二回路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作为一个可在反应堆正常以及事故停堆工况下自动投运并有效导出堆芯余热的安全系统,具有换热效率高,对现有设备改动少以及对空间要求小等优点。基于新型集成二回路系统技术特征,新构建一条基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与集中海水冷却系统的能动余热排出通道,可进一步拓展余热排出系统配置多重性、多样性,达到了进一步提升船用核动力装置余热排出功能安全可靠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7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8933.5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2252 , G01N23/2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放射性燃料元件裂变气体产物扩散行为表征方法,包括放射性燃料试样电子探针装样、装样后测试以获得燃料元件的裂变气体元素的迁移扩散行为;装样过程包括样品台预处理:以样品卡座作为样品固定结构,在装样前将样品卡座固定在样品台上,并将样品卡座的高度调节至匹配电子探针极靴尺寸;装样:在屏蔽手套箱内将试样固定于样品卡座的凹口内,推入电镜舱室内抽真空,静置,即完成装样。本发明将装样过程的精细化操作集中在预备环节,而后续的装样通过屏蔽手套箱,且仅需压紧导电胶即可完成装样,避免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放射性试样,极大的降低了人员所受放射性剂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66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676943.6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程坤 , 冉旭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李峰 , 喻娜 , 陈宏霞 , 蔡容 , 习蒙蒙 , 陆雅哲 , 杨帆 , 鲜麟 , 方红宇 , 吴鹏 , 初晓 , 周科 , 张舒 , 杨韵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主系统硼化至冷停堆硼浓度;维持主系统压力稳定,进行主系统热段降温;进行主系统降压;循环直至主系统热段温度降至设定值,主系统压力降至设定值;进行上封头流体降温;进行主系统降压;隔离安注箱,并使主系统降压至最终压力值;将主系统冷却至冷停堆工况;本发明通过设定严格的主系统降温降压执行步骤和限制条件,防止主系统自然循环冷却过程中上封头流动死区流体的闪蒸产汽所导致的自然循环终止,确保了事故后反应堆能够被持续冷却至安全可控的冷停堆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11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1069152.1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重力方向流动的直接冷却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解决了采用海水管连通大海的余热排出设计时,会导致海水侧的两相流动振荡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与反应堆的进出口形成循环的蒸汽发生器,连接在反应堆与蒸汽发生器之间的主泵,与蒸汽发生器并联连接的余热排出冷却器;所述反应堆出口与蒸汽发生器入口之间的管道为热段管道,反应堆入口与蒸汽发生器出口之间的管道为冷段管道;所述余热排出冷却器的底部入口通过入口管线连接到热段管道上,余热排出冷却器的顶端出口通过出口管线连接到冷段管道上;所述入口管线上设置有一次侧入口电动阀,所述出口管线上设置有一次侧出口隔离阀。本发明能够避免两相流动振荡,余热导出的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0876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01281.6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17 , G01N21/88 , G01N29/04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主泵接管焊缝检查装置,包括主框架、水下行走组件、扫查组件、探测探头和总控系统,水下行走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并驱动所述主框架移动;扫查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扫查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框架固定连接;检测探头固定设置在所述扫查组件的第二端;总控系统设置在反应堆外部,且与所述检测探头通信连接;工作时,所述检测探头深入至所述主泵接管内;本发明将检测探头通过扫查组件安装在主框架上,并通过水下行走组件控制器在水下进行移动,然后将其置于反应堆的压力容器内,通过深入主泵接管内部的检测探头实现对焊缝的检查。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67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76944.0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喻娜 , 冉旭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李峰 , 丁书华 , 鲜麟 , 陈伟 , 陈宏霞 , 吴丹 , 钱立波 , 杨帆 , 周科 , 吴鹏 , 初晓 , 蔡容 , 张舒 , 习蒙蒙 , 陆雅哲 , 程坤 , 杨韵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事故规程定量化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采用不同层级的工况选取方法,获取事故规程定量化评价的工况谱;S2:根据获取的事故规程定量化评价的工况谱,构建两维度定量化评价体系模型,包括基于初因事件维度的评价体系模型和基于子规程维度的评价体系模型;S3:获取核电厂事故规程定量化分析需求,根据需求,自动选取对应维度的评价体系模型进行核电厂事故规程定量化分析,得到定量化分析结果;进而指导将核电厂逐步引导至预期的状态。本发明从不同角度对事故规程进行全方位的定量化分析,分析评估行之有效,从而为事故规程的设计、论证以及优化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