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匀杂波环境中的宽带雷达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3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933358.9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匀杂波环境中的宽带雷达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包括:获取信号模型和杂波模型,并描述检测问题;获取观测数据的概率密度函数;获取频率域协方差矩阵的概率密度函数;将观测数据的概率密度函数和频率域协方差矩阵的概率密度函数相乘,并获取相乘结果的对数函数;对相乘结果的对数函数中的结构分量、复散射系数和预设的频率域协方差矩阵求偏导,获取结构分量的最大后验值、复散射系数的最大后验值和预设的频率域协方差矩阵的最大后验值;使用迭代收缩的方法,得到更新后的频率域协方差矩阵;得到其对应的部分贝叶斯费雪信息矩阵;获取基于分层先验模型的Rao检测器,对雷达运动目标进行检测。本发明能够对目标进行有效检测。

    基于稀疏线性调频信号的宽带雷达高速目标相参积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325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927805.X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稀疏线性调频信号的宽带雷达高速目标相参积累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回波信号并与LFM发射信号完成混频处理,得到混频回波信号;对混频回波信号进行采样处理,得到稀疏线性调频信号;计算得到稀疏线性调频信号的PSIAF,并对其进行矢量化处理,得到对应的矢量化结果;结合稀疏线性调频信号的PSIAF的矢量化结果,将稀疏线性调频信号的参数估计问题转换为压缩感知问题;利用改进的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求解压缩感知问题,重构得到CFCR平面内的稀疏信号;根据重构得到的CFCR平面内的稀疏信号得到目标的参数估计结果。本发明方法具有较高的参数估计精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以及噪声抑制能力。

    雷达信号瞬时宽方位测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9393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010561140.1

    申请日:2020-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信号瞬时宽方位测向系统,对0.38GHz‑18GHz按四个频段进行天线分段,分为0.38GHz‑0.8GHz频段、0.8GHz‑2GHz频段、2GHz‑6GHz频段和6GHz‑18GHz频段;这样的频段划分设计有利于实现天线宽波束方位覆盖和高增益接收。采用了4个不同的测向布阵基线设计,提高了120°内的测向精度和成功解模糊概率。解决方位120°范围内,对目标信号全概率接收,不存在丢失目标信号问题,解决系统构造复杂问题,解决系统成本高的问题。

    具有方位和高度之高角分辨率的紧凑型雷达切换/MIMO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066298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880009365.7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较少发射(Tx)和接收(Rx)阵列元件来增大雷达切换/MIMO天线阵列的有效孔径的方法,根据该方法,雷达物理接收(Rx)/发射(Tx)元件阵列被布置在至少两个相对的Rx行和至少两个相对的Tx列中,使得每行包括彼此均匀间隔的多个接收(Rx)元件,且每列包括彼此均匀间隔的多个发射(Tx)元件;该阵列形成矩形物理孔径。当用作切换阵列时,来自一个列的第一Tx元件被激活,以在预定时隙期间发射雷达脉冲;在所有Rx元件中接收第一发射的反射,从而围绕由矩形物理孔径内第一Tx元件的位置所确定的原点,虚拟地复制两个相对的Rx行。在不同时隙期间,对所有剩余的Tx元件重复该过程,从而围绕由矩形物理孔径内每个被激活Tx元件的位置所确定的原点,虚拟地复制两个相对的Rx行,同时每次在所有Rx元件中接收来自于每个Tx元件的发射的反射。这样,用复制的两个相对的Rx行,铺设具有两倍于矩形物理孔径尺寸的矩形虚拟孔径。该虚拟孔径确定雷达波束的宽度和旁瓣。

    一种天波雷达波位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9622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84874.8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天波雷达波位的调度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常规波位扫描未结合空海目标,也未考虑每个调度事件的波位数量优化等问题,其调度方法步骤如下:S1、对空/海探测任务进行两次评估分级;S2、确定对应探测波位的扫描方式,构建空海混合任务下的波位调度初始多模板,其中扫描方式为将对海探测波位确定为搜索波位,将对空探测波位确定为粗跟踪波位与精跟踪波位;S3、根据对空探测和对海探测的数据率双重约束,确定对海搜索波位和对空粗跟踪波位集合的子集划分方式,形成波位调度精模板;S4、依据S3中波位调度精模板对应的波位扫描策略,由雷达进行波位调度并在调度周期重复。

    8mm波段参数可调太赫兹辐射源

    公开(公告)号:CN11191317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10766484.6

    申请日:2020-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8mm波段参数可调太赫兹辐射源及其操作方法,该辐射源包括:主控板、操作面板和屏蔽外壳;所述主控板设置有电源部分、频率合成部分、微控制器部分、微带射频接口转换部分和功放部分,所述电源部分分别与所述频率合成部分、所述微控制器部分、所述微带射频接口转换部分和所述功放部分连接并为其供电,所述频率合成部分与所述微控制器部分通过IO口连接,所述微控制器部分采用二维氧化锌‑石墨烯异质结并与所述操作面板连接。本发明使用二维氧化锌‑石墨烯异质结材料作为操作面板微控制器的基底材料,应用于1THz波段毫米波成像辐射源的搭建,能够实现在不同发送功率和发射频点工况下工作,调节精度高,应用前景广阔。

    星载天波雷达系统与上电离层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593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1396665.X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载天波雷达系统与上电离层探测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天基天波雷达系统和地面数据反演系统,所述天基天波雷达系统包括:星载杆状偶极子天线(10),用于采用正侧视探测方式对电离层进行探测,并接收雷达回波信号;雷达信号收发控制模块(20),用于对所述星载杆状偶极子天线(10)连续发射雷达信号、接收雷达回波信号以及各自的时序进行控制;以及雷达数据处理模块(30),用于在轨处理所述雷达回波信号,得到BP图像数据;所述地面数据反演系统包括:电离层参数反演模块(40),用于对所述BP图像数据进行反演,重建电离层的位置和等离子体密度分布。本发明可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上电离层散射位置及等离子体密度分布的特征探测。

    一种基于凸优化学习的机载雷达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3049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0652097.X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凸优化学习的机载雷达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面阵阵列接收信号模型;步骤2、自相关矩阵估计,迭代步长确定;步骤3、梯度迭代外循环起始;步骤4、随机梯度迭代内循环起始;步骤5、最后一次外循环输出最终矢量;步骤6、自适应波束形成。本发明的算法基于上述原理和迭代方式,可适用于目标函数为不可微和非平稳信号的情形。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如阵列结构庞大,可将面阵进行子阵分块,采用SVRGD算法计算各子阵的阵列输出,再合成整个阵面的方向图,在保证优良的波束性能同时也大大节约计算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一种超视距雷达多目标跟踪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0034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66848.2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视距雷达多目标跟踪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属于多目标跟踪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发射侧及接收侧电离层高度建立观测模型;将当前时刻超视距雷达接收到的各量测信息映射到目标状态空间,并将各量测信息与观测模型关联,得到量测‑模型关联随机有限集;根据当前时刻的量测‑模型关联随机有限集及前一时刻已有目标的状态信息,采用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算法确定当前时刻已有目标的状态信息,以对已有目标进行跟踪;根据当前时刻及前一时刻的量测‑模型关联随机有限集,采用时间延长目标检测算法确定新生目标状态随机有限集,以对新生目标进行跟踪。本发明实现了密集杂波下多观测路径多目标的跟踪,并减轻了计算负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