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5777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110419728.4
申请日:2011-12-1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铸坯内部质量的预报方法,是由连铸坯内部质量评价系统以及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成,通过对连铸坯的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钢水成分、固液相线温度、随温度变化换热系数、弹性模量、拉速、二冷水和电磁搅拌等参数作为输入条件,模拟出连铸坯的凝固过程,通过数值模拟结果计算出糊状区的长度、宽度从而能够计算出连铸坯内部质量评价系数,评价系数与连铸坯内部质量等级对应,同时通过BP人工神经网络工建立铸坯中心偏析、中心疏松预报模型,进行铸坯内部质量预报,将两种方法得到的预报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最后结论。采用复合的连铸坯内部质量的评价方法,提高了分析连铸坯内部质量预测的准确性,便于指导实际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878173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60624.X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冷轧板表面色差的生产方法,采用“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加热→热轧→冷却→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平整”的工艺路线,热轧:投入热轧油,热轧油浓度0.5%,热轧轧制公里数40~70km,热轧板表面粗糙度(Ra)0.7?~2.5μm;冷轧:冷轧辊表面粗糙度(Ra):第1架1.0~1.2μm,第2架0.45~0.65μm,第3架0.45~0.65μm,第4架0.45~0.65μm,第5架(EDT)4.0~4.5μm,冷轧轧制公里数100~170km;平整:平整辊表面粗糙度Ra0.75~1.3μm,平整延伸率0.6%~1.3%;在原有设备状况不变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不增加生产成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工艺参数控制简单,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明显,冷轧板表面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719593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077865.4
申请日:2011-03-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冶炼超低碳钢的方法,采用铁水脱硫-转炉-RH-连铸工艺,脱硫后铁水中硫为0.002%~0.006%;转炉冶炼控制吹氧时间、氧枪流量、底吹强度和冶炼周期,出钢[C]=0.06%~0.08%,温度T=1650~1680℃,钢水氧含量0.03%~0.05%,采用挡渣出钢;RH采用强制脱碳,最高真空度67~100Pa,脱碳时间为15~27min,钢水中碳含量为0.0010%~0.0020%;脱碳后钢水中溶解氧含量为0.025%~0.040%,加铝脱氧后钢水循环3~5min,再加入其它合金后钢水循环3~5min,钢水氮含量为0.0015%~0.0035%,温度为1590~1610℃,再镇静处理10~30min。本发明采用转炉高碳、低氧出钢,出钢过程可少用或不用炉渣改质剂,加快了生产节奏,钢水更加洁净,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992283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013130.8
申请日:2009-08-1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8 , B22D11/111 , B22D1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止包晶钢连铸坯产生裂纹的方法。包括利用连铸机连铸,其特征在于:连铸过程中,采用碱度为1.3~1.5、粘度为1300℃时0.03~0.07Pa·s的保护渣;结晶器采取正弦振动,振频150~198min-1,振幅5.0~8.0mm;将结晶器水量减少5%~10%。本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包晶钢连铸坯表面裂纹的问题,改善铸坯质量,减少了铸坯清理数量和废品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928808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10012231.3
申请日:2009-06-2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RH精炼过程中合金加入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钢水温度及钢液中游离氧浓度;计算作为RH精炼过程中升温剂的合金用量;根据钢水中各合金元素的初始值、目标值和合金中目标元素的含量计算每种合金的加入量,采用自学习方法计算合金收得率,不仅降低了合金投入成本,还提高了合金化后钢水成分的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164720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610048071.4
申请日:2006-10-1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加无取向硅钢中等厚度连铸板坯等轴晶率的连铸方法,其特点是采用中厚板连铸机,在连铸二冷区采用辊式电磁搅拌。连铸机的铸坯尺寸:100~150mm×850~1550mm,浇铸速度:1.5~3.5m/min,冷却制度:结晶器窄边14~25m3/h,结晶器宽边250~290m3/h,二冷强度1.3~1.8L/kg。所述的电磁搅拌为2~4对辊内内置式行波磁场型电磁搅拌装置,组成2组安装。采用本发明可使铸坯中发达的柱状晶明显得到抑制,铸坯等轴晶比例增加到45%以上,消除了硅钢成品的表面瓦楞缺陷。不仅可提高硅钢连铸坯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还可使连铸钢水过热度在25±5℃基础上提高10℃以上,从而为大生产组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98991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43786.0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转炉终点温度预测方法。本发明基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利用历史数据,实时在数据反馈中创建相关性,实现流程的预测与优化。在钢铁行业中的钢包处理工作流程中,操作工结合专业技能,利用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设计的模型决策,动态调整连铸工艺参数,可以显著提高炼钢生产的稳定性与产品质量。转炉吹炼终点温度和成分控制是转炉吹炼后期的重要操作,精确的温度预报十分重要,为了提高转炉吹炼终点碳、温命中率,利用特征相关性分析法确定模型的主要输入变量。省时省力,能够精准快速的预测转炉终点温度,有利于提高钢水质量,延长炉衬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162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56276.X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41/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板坯连铸结晶器涡流卷渣的装置及使用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浸入式水口,包括本体,本体相对设置顶面和底面,顶面向底面凹陷形成凹槽;本体的外壁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通凹槽;吹氩管路系统,位于本体的外壁与凹槽之间,且位于出水口远离底面的一侧,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一管道位于第三管道远离底面的一侧;第一管道远离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本体的外壁,第三管道远离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本体的外壁。通过在浸入式水口内置吹氩管路系统,由吹氩管路系统出气管向钢液内吹入氩气,氩气气泡群连续上升阻碍并减缓了液流,使漩涡生成变得困难,同时气泡群能够破坏漩涡,从而避免卷渣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6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02704.X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火材料钢液侵蚀模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模拟装置包括容器、感应加热盘、电磁搅拌器、耐火材料坩埚、密封盖板及测温热电偶;感应加热盘设于容器内,耐火材料坩埚置于感应加热盘上,电磁搅拌器设于耐火材料坩埚的外围;容器的顶部由密封盖板封闭,密封盖板上设进气管、出气管及测温热电偶;本发明能够更加准确的模拟出钢液对耐火材料的侵蚀与冲刷程度,准确评价耐火材料的优劣,为提高耐火材料的抗钢液侵蚀和冲刷性能提供有效的指导,降低耐火材料的研发成本,同时也为不同钢种选用合适的耐火材料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38675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51971.X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炉渣生产硅铁合金的方法,将炉心料布置到矿热炉的中心区,将边缘料布置到中心区的外围,炉心料包括炉心冶金炉料和高炉渣,在1700~1900℃下熔炼4~5小时,中间每隔1.5~2小时捣炉一次,经精炼,扒除炉渣,浇注,精整去渣后即得到硅铁合金。本发明回收利用高炉渣,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成本,实现了资源再利用,同时解决了高炉渣填埋或堆放所带来的占地及环境污染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