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PM2.5中铅离子浓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80448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51361.5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PM2.5中铅离子浓度的方法,先向玻碳电极表面滴修饰液并烘烤,将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与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共同插入甘氨酸与硝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反复扫描使玻碳电极表面包覆聚甘氨酸-多壁碳纳米管/萘酚/环氧磷酸脂薄膜,然后将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插入含铅离子的底液中,电化学工作站给出伏安曲线汇总图,从汇总图上读出各铅离子浓度出现的电流峰值,然后绘制铅离子浓度与电流峰关系图,得出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公式,将PM2.5样品的圆形滤纸点燃烧成灰后,在HNO3底液中溶解,将上述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插入待测底液中,电化学工作站给出伏安曲线图,读出铅离子出现的电流峰值,通过公式计算出铅离子浓度。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

    一种以咔唑为荧光团的磺酰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2074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186190.1

    申请日:2012-06-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咔唑为荧光团的磺酰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涉及环境、医药、食品及卫生领域中醇和胺类物质的检测技术领域。以前体化合物咔唑、N-溴代丁二酰亚胺、甲醇钠、碘苯、氯磺酸和二氯亚砜为原料进行制备,得到一种新的以咔唑为荧光母体环的磺酰氯类化合物,本发明可作为一种荧光分子探针用于环境、医药、食品及卫生领域中醇和胺类物质的检测,也可作为诊断疾病及质量监控的标记试剂。

    聚邻苯二胺非膜材料的电化学合成方法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683041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78498.1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方法直接合成固体聚邻苯二胺非膜材料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在三电极体系内,采用导电玻璃作为工作电极,以含0.1mol/L邻苯二胺溶液作为电解液,并在反应体系中加入ZnSO4,在0~1V电压范围内,50mV/s的扫速下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待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取沉淀,于60℃恒温烘干,得到了不同形貌的聚邻苯二胺,并应用于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发明产物聚邻苯二胺材料在电催化、金属防腐、能源存储设备、光电子器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空气中甲醛现场快速检测的测试剂

    公开(公告)号:CN101718706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31803.7

    申请日:2009-12-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空气中甲醛现场快速检测的测试剂,涉及一种含量测定的试剂,由分别包装的乙酰丙酮源水溶液和乙酰丙酮释放剂组成,所述乙酰丙酮源水溶液包括乙酰丙酮和具有无色金属离子的可溶性的盐,所述乙酰丙酮释放剂包括金属离子高稳螯合剂和难挥发性弱酸;在所述乙酰丙酮源水溶液或乙酰丙酮释放剂中还包括氨源。现场检测剂检测甲醛时,向被测溶液中分别加入本发明乙酰丙酮源和乙酰丙酮释放剂各0.5ml,乙酰丙酮释放剂从乙酰丙酮源中释放出乙酰丙酮,并在弱酸性介质中与甲醛及氨反应而显色,即可快速现场得出结果。

    后硫化剂二水合六亚甲基1,6-二硫代硫酸二钠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09780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610040688.1

    申请日:2006-05-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后硫化剂二水合六亚甲基1,6-二硫代硫酸二钠盐的制备方法,涉及有机化学领域,涉及新型后硫化稳定剂的合成方法、产品的分离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硫代硫酸钠、二溴己烷或二氯己烷置于反应容器内,加入乙醇,在回流和搅拌的条件下,在60℃~135℃温度下反应;然后,将上述反应结束后再加入乙醇,在70℃~90℃下继续回流,然后降温至60℃~70℃,加入水,过滤,获得结晶析出的产品;再将上述产品干燥,得到成品后硫化剂二水合六亚甲基1,6-二硫代硫酸二钠盐。本发明采用常温乙醇结晶法提纯,避免了甲醇的使用,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且操作简便,产品纯度高。

    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电化学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3917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234859.3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胡效亚 金根娣

    Abstract: 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电化学快速检测方法,涉及食品检验技术领域,特别是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采用电化学法,以含碳的材料作为工作电极,将奶制品溶于酸性电解质溶液中,在较正的电位下作循环伏安扫描电解1~10分钟,根据所制得的伏安曲线,对奶制品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进行初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观察在伏安曲线的0.6V~0.9V电位范围内如出现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则奶制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如无,奶制品中没有三聚氰胺。因此,初步鉴定奶制品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只需1~10min,本发明快捷、准确、方便。

    半导体发光材料ZnO纳米囊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90248C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610037630.1

    申请日:2006-01-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发光材料ZnO纳米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选取醋酸锌粉末到双氧水中搅拌溶解,调节其pH值约为8~11,放入密闭高压反应釜中,在190~200℃及自身压力下水热反应12~18小时,晶化产物经抽滤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即得所需产物。解决了模板法工艺复杂、条件苛刻、成本高、提纯难且大小受限于模板尺寸等和化学气相沉积法需贵金属催化剂,设备昂贵、能耗较高,难以控制,重复性不好,产率低、颗粒大,难以规模化生产等缺陷。本发明原料便宜、无毒、无污染,无须模板和催化剂,工艺简化,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产品纯六方相、粒径分布范围窄、具有优良光致发光性能的ZnO纳米囊,无其它有机物和金属离子污染。

    制备高度有序的铂纳米孔阵列电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25104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610039071.8

    申请日:2006-03-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度有序的铂纳米孔阵列电极的方法,其特征是先将铂电极表面用超细Al2O3悬浮液在丝绸上抛光,再在二次蒸馏水中超声清洗2-5分钟后,用高纯氮气吹干,然后将浓度0.001-0.01g·mL-1的PS-b-PAA/THF溶液旋转涂覆在铂电极表面,在5-30℃的室温下,保持湿度为50-95%,待THF完全挥发后,电极表面形成微米级厚度的高度有序多孔膜,即制得高度有序的铂纳米孔阵列电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科学,不需要使用光刻、模板、降解和真空干燥、高强电场等手段,制得的阵列电极孔径均一、排布有序、均匀,且电极表现良好的超微电极性能。可用于制备新型超微阵列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电化学性能测试用三电极体系的一种工作电极

    公开(公告)号:CN204439591U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20162158.9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电化学性能测试用三电极体系的一种工作电极,涉及一种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聚四氟乙烯绝缘本体、贯穿于聚四氟乙烯绝缘本体内的铜丝,在绝缘本体的一端固定设置铜片,铜丝的一端与所述铜片相互连接,在裸露铜片的绝缘本体的端部通过螺纹连接一聚四氟乙烯绝缘副本体,在朝向铜片的绝缘副本体端开设放置平面电极的凹槽,与凹槽相对的绝缘副本体的另一端开设连通的通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不易粘结的特点,该装置的底部可拆卸,且底部中间有一凹槽,便于平面电极的更换与放置,使沉积有待测材料的平面电极一面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完成电化学性能测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