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主曲线定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3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614213.X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一种沥青主曲线定量分析方法,涉及道路沥青材料性能评价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利用主曲线评价沥青性能时没有高低温具体标准,导致无法在划分出的区间内展开定量分析进而无法定量比较,导致沥青性能分析缺乏数据支持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沥青样品,将沥青样品制为试样;获取试样的复数模量、损伤模量、储存模量、相位角;选取参考温度,将复数模量和相位角进行拟合并进行规划求解获取位移因子、减缩频率和主曲线最优参数组合,从而获得主曲线参数集合;选取高低温评价指标,利用主曲线参数集合获取高低温分析区域;将坐标转换后复数模量、损伤模量、储存模量进行分区并统计,利用统计结果进行评价。本发明主要用于沥青性能的评价。

    一种构建沥青混合料三维空隙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17707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434809.7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一种构建沥青混合料三维空隙模型的方法,它涉及涉及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沥青混合料空隙的数值模型无法准确反映真实空隙形态特征的问题。本发明从空隙的骨架和断面两个维度分别对空隙进行设计;通过提取真实沥青混合料的空隙断面并赋予空隙节点,可实现接近真实空隙特征的模型构建;利用该方法建立的空隙模型模拟沥青混合料的渗流/扩散/力学行为,可有效反映真实沥青路面的性能响应。本发明空隙模型的设计基本要素为骨架节点位置和空隙断面,通过控制这两个要素的形态指标,可实现不同特征空隙模型的设计,同时将空隙的不规则形态考虑在内。本发明应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

    一种沥青混合料CT图像中颗粒的自适应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388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276432.0

    申请日:2020-04-09

    Abstract: 一种沥青混合料CT图像中颗粒的自适应识别方法,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合料CT图像中颗粒的自适应识别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沥青混合料CT图像中试件中心的黑芯现象带来的混合料的细观结构提取准确率低的问题。过程为:一、确定沥青混合料CT图像中试件半径及圆心位置;二、对CT图像进行空隙灰度归零处理;三、对空隙灰度归零处理后的CT图像进行统计灰度沿径向分布;四、对进行统计灰度沿径向分布后的图像亮度进行均一化处理;五、对进行均一化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滤波降噪;六、对进行滤波降噪后的图像进行全局阈值分割;七、对进行全局阈值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图像形态学处理。本发明用于数字图像处理,道路工程。

    热管加热与流体加热复合式道面融雪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4743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0821745.2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热管加热与流体加热复合式道面融雪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它涉及机场道面融雪系统及其运行策略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机场道面除雪方法存在除雪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道面损伤大及能源消耗大的问题。本发明的热管加热系统的多根重力式热管平行布置在路面结构层和地下土壤层的内部,每个重力式热管的冷凝段、绝热段和蒸发段由上至下顺次连接,冷凝段倾斜布置在路面结构层内部,蒸发段竖直布置在地下土壤层内部,蒸发段的下部设有储液池,流体加热系统包括地下取热系统、热泵机组和道面系统,热泵机组位于地下取热系统和道面系统之间。本发明不仅降低了流体加热系统的运行费用,同时扩宽了热管加热系统的温度适用域。

    一种气态水在沥青砂浆中扩散模式的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7811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1148470.2

    申请日:2017-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态水在沥青砂浆中扩散模式的划分方法,属于交通路面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态水在沥青砂浆中扩散模式的划分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径高比大于10:1的薄板型沥青砂浆试件;然后开展恒定温度T、不同相对湿度φ条件下的气态水吸附试验,计算各湿度下试件的平衡吸附量;再开展恒温恒湿条件下的气态水扩散试验,温度恒定为T,测定不同时刻试件装置的整体质量,直至达到质量随时间匀速变化的稳定阶段;最后将吸附试验和扩散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进而计算得到不同扩散模式扩散通量占总扩散通量的比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区分气态水在沥青混合料中扩散模式的问题。本发明可运用于沥青砂浆损伤机理研究。

    一种流体加热融雪道面温度应变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3113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19449.7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一种流体加热融雪道面温度应变监测系统,它涉及流体加热融雪道面温度应变监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流体加热融雪道面仅注重融雪效果,而忽略热流冲击作用产生的温度应变,进而引起的道面安全问题。本发明包括加热系统、循环泵、环境箱、道面系统、监测系统,加热系统包括加热水箱、配电箱和电加热管,电加热管设置在加热水箱内部,道面系统放置在环境箱内部,道面系统包括水泥混凝土道面和管道,管道水平埋设于水泥混凝土道面内,管道通过连接管与加热水箱连接,连接管上设有循环泵和控制阀,水泥混凝土道面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电阻应变片,数字散斑仪采集装置架设在水泥混凝土道面一侧。本发明用于机场融雪道面的温度应变测试。

    基于最优松弛时间域的沥青混合料Prony级数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428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55265.1

    申请日:2019-02-27

    Abstract: 基于最优松弛时间域的沥青混合料Prony级数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本发明属于沥青混合料线性黏弹性能的评价方法,它为了解决目前缺乏有效、准确确定Prony级数模型参数的方法。本发明以GS模型为储能模量主曲线模型,以近似Kramers-Kroning关系函数为损耗模量主曲线模型,以WLF方程为时间-温度位移方程,得到参考温度下的主曲线,确定松弛强度与松弛时间之间的关系,按照松弛时间域的中心点的不同设置A、B两个试算组,计算含有不同项数的模型的误差,由试算组的特征项数和中心点计算得到特征松弛时间范围,从而确定的最优松弛时间域。本发明在最优松弛时间域内基函数充分发挥作用,得到准确的Prony级数表达式。

    一种气态水在沥青砂浆中扩散模式的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781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148470.2

    申请日:2017-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态水在沥青砂浆中扩散模式的划分方法,属于交通路面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态水在沥青砂浆中扩散模式的划分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径高比大于10:1的薄板型沥青砂浆试件;然后开展恒定温度T、不同相对湿度φ条件下的气态水吸附试验,计算各湿度下试件的平衡吸附量;再开展恒温恒湿条件下的气态水扩散试验,温度恒定为T,测定不同时刻试件装置的整体质量,直至达到质量随时间匀速变化的稳定阶段;最后将吸附试验和扩散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进而计算得到不同扩散模式扩散通量占总扩散通量的比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区分气态水在沥青混合料中扩散模式的问题。本发明可运用于沥青砂浆损伤机理研究。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7935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1150943.2

    申请日:2017-11-18

    Abstract: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属于沥青材料设计技术领域。采用动态模量作为承重层抗永久变形性能的设计参数,并通过蠕变试验中的流动数Fn将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与动稳定度建立联系以评价路面材料抗永久变形性能的好坏,实现了将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与动态模量参数相结合指导承重层沥青路面的设计。关键创新点如下所示:选用动态模量试验作为承重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采用动态模量作为承重层沥青混合料按结构功能需求设计参数;结合试验所测得的流动数Fn及不同频率下的动态模量试验结果,推导出25℃条件下,各频率下动态模量与动稳定度值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承重层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设计参数的设计标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