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细观应变能分布的沥青混合料冻融损伤的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1206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50090.9

    申请日:2019-08-14

    Abstract: 基于细观应变能分布的沥青混合料冻融损伤的探测方法,它属于交通运输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阶段的冻融损伤评价方法均为破坏性试验,且难以从冻融损伤的机理方面阐释冻融对沥青混合料的破坏作用的问题。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试样制备;步骤二:初始试样断层扫描图像的获取;步骤三:冻融试验;步骤四:冻融破坏后断层扫描图像的获取;步骤五: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四的过程,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断层扫描图像的获取;步骤六:应变分布的提取;步骤七:平均应变能的计算及冻融损伤的评价。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冻融损伤探测。

    一种流体加热融雪道面温度应变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3113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19449.7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一种流体加热融雪道面温度应变监测系统,它涉及流体加热融雪道面温度应变监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流体加热融雪道面仅注重融雪效果,而忽略热流冲击作用产生的温度应变,进而引起的道面安全问题。本发明包括加热系统、循环泵、环境箱、道面系统、监测系统,加热系统包括加热水箱、配电箱和电加热管,电加热管设置在加热水箱内部,道面系统放置在环境箱内部,道面系统包括水泥混凝土道面和管道,管道水平埋设于水泥混凝土道面内,管道通过连接管与加热水箱连接,连接管上设有循环泵和控制阀,水泥混凝土道面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电阻应变片,数字散斑仪采集装置架设在水泥混凝土道面一侧。本发明用于机场融雪道面的温度应变测试。

    一种气态水在沥青砂浆中扩散模式的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781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148470.2

    申请日:2017-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态水在沥青砂浆中扩散模式的划分方法,属于交通路面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态水在沥青砂浆中扩散模式的划分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径高比大于10:1的薄板型沥青砂浆试件;然后开展恒定温度T、不同相对湿度φ条件下的气态水吸附试验,计算各湿度下试件的平衡吸附量;再开展恒温恒湿条件下的气态水扩散试验,温度恒定为T,测定不同时刻试件装置的整体质量,直至达到质量随时间匀速变化的稳定阶段;最后将吸附试验和扩散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进而计算得到不同扩散模式扩散通量占总扩散通量的比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区分气态水在沥青混合料中扩散模式的问题。本发明可运用于沥青砂浆损伤机理研究。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7935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1150943.2

    申请日:2017-11-18

    Abstract: 一种基于结构功能需求的沥青路面承重层材料设计方法,属于沥青材料设计技术领域。采用动态模量作为承重层抗永久变形性能的设计参数,并通过蠕变试验中的流动数Fn将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与动稳定度建立联系以评价路面材料抗永久变形性能的好坏,实现了将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与动态模量参数相结合指导承重层沥青路面的设计。关键创新点如下所示:选用动态模量试验作为承重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采用动态模量作为承重层沥青混合料按结构功能需求设计参数;结合试验所测得的流动数Fn及不同频率下的动态模量试验结果,推导出25℃条件下,各频率下动态模量与动稳定度值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承重层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设计参数的设计标准。

    一种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7337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1022209.9

    申请日:2015-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23/30

    Abstract: 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属于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运行过程控制领域。现有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运行过程中系统运行参数设置盲目,且无法针对融雪过程不同阶段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确定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待融阶段、融雪阶段、融后蒸发阶段;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流体加热道路融雪性能仿真评价系统;获得影响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的运行状况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所受相关影响因素作为流体加热道路融雪系统运行参数,提出参数设置方式,制定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其融雪特性合理调整系统参数,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并取得良好的融雪效果。

    一种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31018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215507.X

    申请日:2012-06-27

    Abstract: 一种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车辙问题。本发明的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由7~8份的陶砂和2~3份的有机相变材料组成。制备方法如下:一、称取陶砂和有机相变材料;二、对陶砂粉碎研磨,筛分,水洗烘干;三、将有机相变材料和陶砂按质量比为3∶7混合均匀,真空干燥,加入体积分数为0.5%的矿粉,干燥过筛,得复合材料;四、将复合材料浸入环氧乳液中,保持3~5s,表面铁粉,得混料;五、重复步骤四3~5次,即得。本发明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在40~75℃之间,相变潜热大于40kJ/kg,本发明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领域。

    一种沥青混合料缓释络合盐填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3031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93218.3

    申请日:2012-12-31

    Abstract: 一种沥青混合料缓释络合盐填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填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在气温为-10℃~0℃下出现的道路积雪和道路凝冰现象。方法:一、首先干燥得到干沸石粉,然后采用干沸石粉、NaCl和自来水,混合得到糊状混合物;二、糊状混合物依次经过烘干、粉碎和过筛,即得到沸石盐;三、将沸石盐、有机硅树脂和溶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四、混合物依次经过烘干、室温静置、再烘干、粉碎和过筛,即得到沥青混合料缓释络合盐填料。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沥青混合料缓释络合盐填料。

    一种路面结构层间剪切性能的试验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2879264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24741.3

    申请日:2012-10-30

    Abstract: 一种路面结构层间剪切性能的试验夹具,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抗剪性能的测试夹具,本发明为解决目前的路面结构层间抗剪能力的试验采用斜剪切试验的方法而导致测试结果偏大的问题。每个固定底板板面的两端沿固定底板厚度方向各加工有一个第一长孔,圆柱体的底面与连接体的另一端面固接为一体;每个夹板板面的两端沿夹板厚度方向各加工有一个第二长孔,两个固定板的固定底板板面上下平行设置,位于上面的固定板通过圆柱体固接在试验机的上端,位于下面的固定板通过圆柱体固接在试验机的下端,路面结构层间试样装夹在固定板的固定底板和夹板之间,并通过连接螺母与连接螺栓的螺纹配合将固定板和夹板紧固连接。本发明用于装夹路面结构层间试样。

    一种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3101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15507.X

    申请日:2012-06-27

    Abstract: 一种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车辙问题。本发明的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由7~8份的陶砂和2~3份的有机相变材料组成。制备方法如下:一、称取陶砂和有机相变材料;二、对陶砂粉碎研磨,筛分,水洗烘干;三、将有机相变材料和陶砂按质量比为3:7混合均匀,真空干燥,加入体积分数为0.5%的矿粉,干燥过筛,得复合材料;四、将复合材料浸入环氧乳液中,保持3~5s,表面铁粉,得混料;五、重复步骤四3~5次,即得。本发明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在40~75℃之间,相变潜热大于40kJ/kg,本发明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