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9068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0157016.7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62
Abstract: 一种高温环境下DIC标定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DIC标定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在室温环境下进行标定操作,标定结果应用于高温测试无法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试验单元、标定单元、旋转单元和滑动单元,所述试验单元包括试验机和环境箱,环境箱安装在试验机的中部,所述标定单元悬浮于环境箱内,所述标定单元通过所述旋转单元与所述滑动单元连接。本发明是在试验温度下进行标定,解决了当前室温标定结果在高温测试应用而导致的测试精度较低的问题,有效的避免了因温度变化对标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所有操作都通过机器(计算机)进行控制,标定结果更加精确。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09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156592.X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静态拉伸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低温静态拉伸载荷测试试验箱,包括试验机底座;横梁;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辅助均匀受热测试装置,所述辅助均匀受热测试装置内设置有测试板,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监测装置。本发明通过辅助均匀受热测试装置实现对测试板进行均匀加热、防热泄露和未检测区降温隔离的工作,通过启动防泄漏进给装置,在常态下利用密封卡座对测试板进行夹持,在夹持时达到防热泄露、热阻断的效果,在实现自动化对测试板进行向上的自动进给工作前脱离两个密封卡座对测试板的限制,继而便于进给工作,对准测试板的两面进行吹动降温,继而避免因热传递导致底部未测试的测试板受高温影响受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1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21305.0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剪切原位CT试验装置,涉及材料力学试验技术领域,剪切原位CT试验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工业CT的转台中心上的下剪切板、扫描筒及上剪切板,下夹具连接在下剪切板上,下端设有上夹具的上连接板穿设于上剪切板,上夹具和下夹具夹持试件的两端,上剪切板上依次设有滑轨、滑块、固定板,轴承座连接在固定板上,丝杆穿设于轴承座,丝杆螺母套设在丝杆上,并与上连接板连接,电机与丝杆驱动连接,力传感器设置在上剪切板上,丝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力传感器抵接。本发明使用丝杆驱动上夹具移动,对试件施加剪切力,并通过力传感器检测试件受到的剪切力,检测更为精准,实现原位CT试验,试验结果更准确,提升试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157335.8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7 , G01N21/88 , G01N3/08 , G01N3/06 , G06F113/26 , G06F113/12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显微观测的复合材料层内仿真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层内仿真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仿真方法无法精确地模拟实际中出现的多种损伤类型,导致对材料性能的误解和不准确的预测问题,本发明步骤如下:一:对0°单向带进行拉伸实验;二:对90°单向带进行拉伸实验;三:建立织物复合材料基于纤维束、基体的细观尺度单胞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提取层内纤维束三个方向的损伤单元数量,基体的损伤单元数量;四:根据步骤一、二计算得到的损伤占比,将仿真中的层内损伤归类为基体损伤、界面损伤和纤维损伤;五:对织物复合材料的损伤断面进行显微观察,并计算三种损伤模式的占比。本发明属于仿真测量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493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11069.6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智能传感复合材料的固化成型模具、系统及方法,属于智能复合材料领域。模具为:顶板、上下中框及底板可拆卸固定连接,顶板上开设有进胶孔和出胶孔,上下中框的相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织物放置槽,上中框下表面和下中框上表面相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多对传感电极出入口,每对传感电极出入口内均设置有中空毛细胶管。系统为:注胶管一端置于注胶装置内部,另一端通过真空导流接头与进胶孔连接;出胶管一端置于树脂收集系统内部,另一端通过真空导流接头二与出胶孔连接;真空抽气管两端分别与真空控制系统和树脂收集系统连通。方法:将烘干后的预制件放入织物放置槽内,装配好模具后,固化成型,得到试样件。本发明用于智能传感复合材料的固化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424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49246.8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缝区域非均匀材料动态断裂韧性测试的实验‑数值方法,首先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三点弯曲动态断裂实验装置进行焊缝区域材料的三点弯曲冲击实验,再通过动态扩展有限元方法和相互作用积分方法计算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响应曲线,最后通过动态实验测量得到的启裂时间获得非均匀材料的动态断裂韧性。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可以准确测定焊缝区域非均匀材料的动态断裂韧性,也可以适用于多种非均匀材料的动态断裂韧性的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90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614435.0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17/10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3/14
Abstract: 一种求解回转体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相互作用积分方法,属于断裂力学技术领域,具体包括:选用在过回转体对称轴的平面内的路径计算J积分,将真实场与辅助场代入J积分中;提取真实场和辅助场相互作用部分得到相互作用积分的线积分形式,将线积分转换为第二型曲面积分;将积分表达式用裂纹前沿曲线坐标系下的物理量表示;将积分区域分成两个不同材料部分,设定材料界面的粘接完好的特性,基于材料界面给出曲线坐标系;将材料界面上的特性引入界面积分项,推导沿着材料界面上的线积分,给出沿着材料界面上的相互作用积分的线积分形式;通过相互作用积分和回转体中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令辅助强度因子取不同的值求解对应的应力强度因子。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26037.2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疲劳刚度退化规律测定方法,属于试验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直接在疲劳测试过程中使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测量刚度退化存在误差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试件表面处理,在试件表面制作散斑;步骤二:加载,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对试件进行准静态加载,同时对静态加载过程中的试件表面图像进行采集;得到准静态加载的试件刚度;步骤2.2:对试件进行疲劳加载;步骤2.3:判断“是”或“否”,“是”则结束加载,“否”则进行步骤二。本发明不需要使用高性能的DIC相机,仅需普通配置的DIC相机就可以得到材料的真实刚度退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505650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10664831.3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真空导入工艺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采用真空导入工艺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铺覆、检漏、利用真空袋反复挤压增加材料、注料、脱泡、固化等步骤,使用单向透气膜和透气毡,使增强材料受压均匀,在注料前通过真空袋反复挤压增加材料,使之更密实,在注料过程中仍能持续对树脂混合液进行脱泡,能够有效提高复合材料制品成型后的纤维体积含量,制品孔隙率大幅下降,且不受形状和尺寸的限制。由此制得的复合材料制品相较于传统真空导入工艺明显提高,通过纤维灼烧法测定的纤维体积含量提高8%‑12%。制品孔隙率大幅下降,显微镜图像分析法测定的孔隙率下降50%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57521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589801.7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4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异形弹体的弹托,属于超高速碰撞加载试验技术领域,用于异形弹体的弹托包括底座,底座用于与异形弹体的一端抵接,且底座用于与异形弹体的标定面结构呈夹角设置;轴向抵接件,轴向抵接件与底座连接,轴向抵接件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抵接面结构,抵接面结构用于与标定面相匹配并与标定面抵接;周向限位件,周向限位件与底座连接,多个周向限位件用于设置在异形弹体的周侧并与异形弹体的周侧壁抵接。本发明的用于异形弹体的弹托可以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的异形弹体的冲击损伤测试研究,满足实验室模拟不同形状的典型构件的冲击损失测试研究,实用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