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762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16337.1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5 , H02J13/00 , H02G1/02 , G08B31/00 , G01R31/08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V10/44 , G06V10/5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84 , G10L25/18 , G10L25/21 , G10L25/30 , G10L2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数据协同的输电线路闪爆预警异常目标检测方法,通过采集可能造成输电线路发生闪爆的各类异常目标产生的声音信号和图像并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选择和建立模型,能够判断可能造成输电线路发生闪爆的异常目标类型,并进行输电线路的闪爆预警,通过结合声音和图像的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可能造成输电线路发生闪爆的异常目标类型,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存在的误判和漏判的情况,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多模态数据协同的输电线路闪爆预警异常目标检测方法能够快速识别可能造成输电线路发生闪爆的异常目标类型,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提醒,从而提高了输电线路闪爆预警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1074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910429262.2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供电质量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针对城市中压配电网,本发明添加电压合格率作为新的可靠性衡量指标。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别计算小指标和电压合格率和平均供电可靠率的相关系数,对比两种相关性分析方法的相关性系数得出各项指标对供电可靠性的不同影响程度筛选出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计算关键指标与供电可靠性的关联度并确定各关键指标权重,再采用熵权法计算选出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然后对两种权重结果进行综合优化求取最终权重,完成对选出的可靠性关键指标权重的优化修正,建立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指标体系,实现对配网多维度的可靠性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71445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85086.5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电能传输(EV‑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定位线圈检测位置的EV‑WPT系统及其位置检测方法,该系统设有定位线圈,定位线圈包括对称分布于XOY平面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子定位线圈,四个子定位线圈与发射线圈的四个角相对。本发明通过在汽车端安放四个子定位线圈分布于四个象限,并分别对应于发射线圈的四个角,当电动汽车通过发射线圈时,四个子定位线圈同时接收能量,通过对比四个子定位线圈的电压,判定耦合机构是否正对,以及判定电动汽车的偏移情况,在子定位线圈功耗小于0.5W的情况下,完成汽车误差不超过3cm的精确定位,进而解决无线充电由于偏移导致的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047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37904.7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公共安全隐患的远程识别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警报信息以生成识别需求;基于所述识别需求调用匹配的监控设备以采集现场信息;基于所述现场信息解析得到公共安全隐患信息。通过获取警报信息以生成识别需求,能够提早发现隐患并提高发现隐患的效率;基于所述识别需求调用匹配的监控设备以采集现场信息,能够实现远程识别隐患;基于所述现场信息解析得到公共安全隐患信息,有利于维持公共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6330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58617.1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率与数据无线并行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动态无线充电的功率与数据并行传输系统,将发射导轨设计为包括等距离顺序排置的N个发射器,N≥3;每个发射器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Q型线圈、第一DD型线圈和第二DD型线圈;当前发射器的第二DD型线圈置于当前发射器的第一Q型线圈的中空区域中;当前发射器的第一DD型线圈置于前一个发射器的第二DD型线圈上,功率通过磁耦合器产生的相对低频的磁场传输,而数据通过由等效寄生电容器组成的高频电场传输,由于磁耦合器、调谐电容器和相应的原副边数据传输电路、原副边控制器、控制开关的精细设计,可以在接收器移动时动态构建功率和数据传输通道,且功率和数据传输之间互不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6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02016.9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无线充电活体异物检测系统,将毫米波雷达对生命体征检测能力和雷达反射波3D散点建模的方法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的活体异物检测;将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AI深度学习模型相结合,提出可识别活体种类的、高精度的检测系统。优点在于:毫米波雷达的高稳定性、非接触式检测、高环境适应性,以及能力日渐增强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算法的完善,可高效采集数据,得到极低的错误判断概率,降低维护成本等,形成一套高精度、高准确率、智能化的三位一体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站异物检测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60508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79018.8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nventor: 沈涛 , 蒙锋 , 董金熹 , 刘浠流 , 丁惠贤 , 陈冠霖 , 苏东 , 肖静 , 王智慧 , 李小飞 , 吴晓锐 , 徐海峰 , 韩帅 , 林锐 , 龚文兰 , 陈绍南 , 吴宁
IPC: B60L53/65 , B60L53/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电能传输(EV‑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接收侧拓扑切换进行身份识别的EV‑WPT系统,包括电能发射端和电能接收端,电能接收端设有可变换拓扑的副边补偿网络;该EV‑WPT系统还包括原边控制器、副边控制器以及电流检测电路;副边补偿网络在副边控制器的控制下在第一副边补偿网络和第二副边补偿网络之间切换。通过对副边补偿拓扑切换前后的原边输出电流进行分析,完成对电动汽车的身份识别,当身份识别通过后再建立原副边之间的通信连接,并开始对电动汽车进行正常充电,从而避免为与电能发射端不匹配的电动汽车充电,可确保充电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30609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53587.1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大学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线圈参数化建模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包括:基于耦合线圈结构,采集耦合线圈的结构参数和电气参数;基于耦合线圈的极坐标系和结构参数,获取极坐标系下耦合线圈任意点坐标,确定极坐标系下耦合线圈的结构参数;基于耦合线圈电气参数与极坐标系下耦合线圈的结构参数,构建耦合线圈数学模型;对耦合线圈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判断耦合线圈数学模型是否符合实际标准;重复直到符合输出耦合线圈数学模型。本发明解决现有的耦合线圈建模方法以固定的线圈参数为建模依据的局限性,提高模型泛化能力;本发明以耦合线圈结构参数与电气参数进行构建模型,为平面圆形线圈的优化设计和仿真建模提供新方法与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17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193588.3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于双联绝缘子串的无线供电系统功率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融合于双联绝缘子串的无线供电系统模型;分析融合于双联绝缘子串的无线供电系统功率优化有关的参数;根据融合于双联绝缘子串的无线供电系统功率优化有关的参数计算系统最佳负载状态。本发明能够在双通道供电的情况下自动寻找效率最优点,提高供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67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842719.4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H02J50/00 , H02J50/12 , H02J3/32 , H01F5/00 , B60L53/122 , B60L53/34 ,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向MC‑WPT系统的磁耦合机构及其参数设计方法,磁耦合机构包括外部密绕线圈和内部疏绕线圈,外部密绕线圈可以确保线圈自感、互感满足最基础的功率传输要求,内部疏绕线圈可以使得磁场分布更均匀,综合提升线圈的抗偏移特性。外密内疏式线圈可以减少线圈的用线量和成本,降低线圈自感和内阻。车载端线圈采用多层密绕的方式绕制而成,可提升车载端线圈的自感和互感,以保证能量传输能达到相应的性能要求。在地面端线圈外径有所限制的前提下,该参数设计方法通过参数化扫描和3d仿真,得到磁耦合机构几个参数的最佳关系,在保证充足互感的情况下,使系统拥有更好的抗偏移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