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电磁刺激的交叠刺激线圈组件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419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30395.8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电磁刺激的交叠刺激线圈组件及系统,涉及生物电磁刺激技术领域。所述组件包括有用于竖直放置在生物电磁刺激目标靶区的上方的下层刺激线圈和上层刺激线圈,其中,上下层刺激线圈具有相同且类似半圆形线圈结构的几何结构,上下层刺激线圈交叠布置,并使下层刺激线圈的圆弧部、上层刺激线圈的圆弧部、下层刺激线圈的直长轴部和上层刺激线圈的直长轴部从下至上依次布置,以及上下层刺激线圈用于分别通过不同放电电路接入激励电流以联合对目标靶区起到生物电磁刺激作用,如此可在保证刺激强度达到刺激阈值的同时,提高刺激线圈的聚焦性,加强颅内的刺激深度,有效减弱对非目标区域的不良影响,保证经颅电磁刺激治疗的安全性。

    一种面向无线输电的磁共振线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803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52874.X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嘉兴大学

    Inventor: 傅文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线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面向无线输电的磁共振线圈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转动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本发明的连接轴转动时通过输出轴带动输出齿轮转动,输出齿轮转动时使得移动齿条带动成型槽盘向外或者向内移动,此时六个成型槽盘所组成的槽盘直径会进行调节,适配不同环境以及不同直径的线圈,且本发明在进行调节时,采用手动的方式,无需施加电力或者磁力,因此不会对磁共振线圈的运行造成影响。

    线圈部件
    6.
    发明公开
    线圈部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446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039214.X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圈部件。在卷绕有两根线材的线圈部件中,减小在绕卷芯部以彼此相邻的状态被卷绕的第一线材的卷绕部分与第二线材的卷绕部分之间产生的静电电容。在绕卷芯部以彼此相邻的状态被卷绕的第一线材(27)的卷绕部分(29)以及第二线材(28)的卷绕部分(30)中,绝缘覆膜(33)及(34)具有大径部分(35)和与大径部分(35)相比外径小的小径部分(37、38)。大径部分(35、36)和小径部分(37、38)遍及沿着线材(27、28)的延伸方向的多个部位地分布。在第一卷绕部分(29)与第二卷绕部分(30)之间形成有由大径部分(35、36)与小径部分(37、38)之间的径向尺寸之差引起的间隙(39),该间隙(39)有助于静电电容的减小。

    一种磁流变弹性体均匀搅拌装置及搅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079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68246.7

    申请日:2024-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流变弹性体均匀搅拌装置,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支架以及第一固定支架上方设置的电机,还包括两个第一线圈、两个第二线圈,第一固定支架远离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固定支架上方沿X轴方向设置电机,电机的输出端朝向第一线圈并延伸至两个第一线圈中心,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模具,电机还通过导线与控制器和电源连接,电源分别通过导线与两个第一线圈、两个第二线圈、控制器和电机连接。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本发明的一种磁流变弹性体均匀搅拌装置的搅拌方法。本发明创新性地提出了在磁流变弹性体各组成混合时,采用磁场控制磁性颗粒运动,从而实现各材料成份的均匀搅拌。

    一种移动式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匀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005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14687.0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匀温系统,主磁体包括磁体支撑结构以及设置于磁体支撑结构内的永磁体,磁体支撑结构与梯度线圈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结构和散热结构。磁体支撑结构能够对永磁体提供稳定支撑,同时还有利于永磁体产生热量的迅速传导、散发,且磁体支撑结构具有匀温结构,以实现永磁体的温度一致性,从而显著减少磁场漂移,保证磁场的稳定性。同时,第一隔热结构可有效阻止梯度线圈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永磁体,散热结构具有散热通风通道,通过引入冷却气流,使梯度线圈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到外部环境中,进一步增强永磁体的磁场稳定性,从而减少磁场的漂移,提高磁共振成像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线圈
    9.
    发明公开
    线圈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65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80097157.3

    申请日:2022-12-02

    Inventor: 铃木祥充

    Abstract: 线圈(100A)具备绕中心轴(2)卷绕一圈或螺旋状地卷绕多圈的电线(1)。电线(1)包括包含中心轴(2)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11)细长的导体(10)。截面形状(11)以长度方向的第一端(12)及第二端(13)远离中心轴(2)的方式弯曲。由此,可以降低具备卷绕一圈或螺旋状地卷绕多圈的电线的线圈中的损耗。

    一种三维磁场的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5001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111373684.6

    申请日:2021-11-19

    Inventor: 刘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磁场的发生装置,包括包括绕线管,所述绕线管为圆管且外壁上开设有线槽,一组螺线管线圈和两组马鞍形线圈叠加设置在绕线管外壁上的线槽内,螺线管线圈和马鞍形线圈均与电源连接。本发明采用圆管形绕线管,绕制一组螺线管线圈和两组马鞍形线圈从而形成磁场均匀的三维磁场,螺线管线圈和马鞍形线圈体积小,且均绕设在绕线管上的线槽内,不占空间,使得整个三维磁场的发生装置体积较小,整体呈圆管状,可以与磁屏蔽桶很好的嵌合;此外,绕线管内为中空,便于放置样品等物体以及信号的传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