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897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800607.2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钢数能同传系统中的数字干扰消除、规避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数据信号传输的准确性。所述干扰消除方法包括:在数据传输链路的接收端,获取数据信号;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的权重系数,使得自适应滤波器输出的干扰信号趋于所述数据信号中的干扰信号;通过所述数据信号减去自适应滤波器输出的干扰信号,得到消除干扰后的OFDM信号。所述干扰规避方法包括:在数据传输链路发送端进行符号调制时,将在受干扰子信道传输的数据信号前插入0,使得所述数据信号通过下一个正常子信道传输;在数据传输链路接收端进行符号解调之前,解调之前的数据信号乘以规避向量,对受干扰子信道的传输数据不进行符号解调。本发明适用于超声波通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78882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801924.6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钢信道建模方法及装置,能够反映出穿钢信道的特点。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穿钢信道的输入输出数据;根据所述输入输出数据,通过线性系统辨识中的传递函数模型法,建立穿钢信道的传递函数模型并确定所述传递函数模型的参数。所述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穿钢信道的输入输出数据;建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输出数据,通过线性系统辨识中的传递函数模型法,建立穿钢信道的传递函数模型并确定所述传递函数模型的参数。本发明适用于穿钢通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753606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45539.0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4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超声波传递能量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有助于提高数据和能量的传输效率。所述方法包括:将获取的所述能量信号进行共轭阻抗匹配;将匹配后的所述能量信号通过金属信道之后再进行共轭阻抗匹配;将获取的所述数据信号进行共轭阻抗匹配;将匹配后的所述数据信号通过所述金属信道之后再进行共轭阻抗匹配。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匹配单元,用于将能量信号进行共轭阻抗匹配;第二匹配单元,用于将匹配后的所述能量信号通过金属信道之后再进行共轭阻抗匹配;第三匹配单元,用于将数据信号进行共轭阻抗匹配;第四匹配单元:用于将匹配后的所述数据信号通过所述金属信道之后再进行共轭阻抗匹配。本发明适用于超声波通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931592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010262942.9
申请日:2010-08-26
Applicant: 青海西部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青海西部矿业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WSN的矿下安全监控系统网关设备,包括微处理器单元,存储器单元,WSN射频收发单元,以太网接口单元,RFID射频识别单元,蜂鸣器预警单元,语音通信单元,以及人机接口单元。其中微处理器单元是网关核心,按照一定算法实现数据处理和任务调度控制,WSN射频收发单元完成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各个节点的数据收发,以太网接口单元提供网关与Internet网络通信的接口,RFID射频识别单元为井下人员考勤和模糊定位提供服务,蜂鸣器预警单元和语音通信单元实现紧急情况下的网关本地报警、网关与远程服务器IP语音通话的服务。本发明的网关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大,能可靠地实现异构网络的协议转换功能,并提供多种实用性辅助服务,为井下安全生产提供全面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315230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67026.3
申请日:2013-03-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载波频率偏移、直流偏移以及I/Q不平衡的联合估计方法,适用于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特别是直接变频接收机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的载波频率偏移(CFO)、直流偏移(DCO)以及I/Q不平衡(I/Qimbalance)的联合估计。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特征分解(EDE)的CFO、DCO和I/Qimbalance的估计方法,较之前的估计方法而言,本发明不需要依赖专门的前导码和导频,适用于OFDM系统中更一般的情况,而且不占用带宽,有更高的估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51584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310018394.9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I/Q不平衡OFDM系统中的盲载波频率偏移估计方法。充分利用I/Q不平衡引起的镜像谱,提出了一种无训练序列的盲CFO估计方法,此方法对存在I/Q不平衡的OFDM系统不敏感。该方法共包括2个步骤:1)建立数学模型;2)提出对CFO的估计方法;其中数学模型的建立中引入了接收矢量样本以及其共轭形式,并在盲估计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利用位移频率与CFO相等时两个内积的比值接近一个常数,提出了具体的估计方法。通过仿真发现本发明的方法其性能优于其它的估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691017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083269.1
申请日:2012-03-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HB550硬度的低成本耐磨钢板及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中Ni、Mo、Nb、V等贵合金元素总量≤1.40%,经过冶炼后连铸成坯,连铸坯经过加热,用中厚板轧机进行两阶段控制轧制,在780-850℃终轧后采用控制冷却,以≥5℃/s冷却速度冷至250~300℃,堆冷或保温坑内保温120min以上,最后空冷至室温;优先方案是控制冷却后空冷至室温,然后在200~400℃之间回火30min~120min。本发明所涉及的耐磨钢硬度达到HB545~570,-20℃冲击功在23J以上,力学性能稳定,生产工艺更为简单、而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492824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12583.5
申请日:2011-12-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带或钢板的连续热处理方法。该工艺其要点在于:将2mm~12mm钢带或钢板,在连续高温热处理炉中加热到820℃-950℃,随即进入多功能冷却装置淬火至200℃~500℃之间的某可控温度,再进入低温炉保温10~40s后,采用中频感应加热炉以10℃/S以上速率加热至300-750℃再进低温炉进行30~200s等温处理,最后多功能冷却装置冷却至室温。热处理后的带钢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尺剪切和堆垛,也可直接卷成卷材。该方法可以生产高强度调质处理钢板、Q&P处理钢板、热处理TRIP效应钢板、热处理MS钢板。
-
公开(公告)号:CN101972782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283896.0
申请日:2010-09-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带钢轧制中间坯的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该装置包括安装在辊道上方上集管和安装在辊道之间下集管;其中,上集管和下集管上均设有喷嘴和开闭控制阀,并通过集管供水管路与车间循环水系统连接;集管供水管路上设置流量控制阀。所述开闭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在每两根辊道之间布置了多组可单独控制开闭的、流量较小的冷却集管,采用喷射水流冷却中间坯,并根据中间坯的传输速度对冷却速度进行相应的动态控制。本发明的特点是:设备相对简单,维护方便,对水质的要求低,水流稳定性好,不受粗轧机升速和抛钢减速限制,生产效率高;采用轧机冷却水,无需单独的给排水系统;中间坯晶粒显著细化,改善钢板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879531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195517.2
申请日:2010-05-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4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板形可控制的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装置,设在精轧机和卷取机之间;包括:水量分配器与高密度上集管、粗调上集管、精调上集管和高密度下集管、粗调下集管、精调下集管分别通过管路及手动阀、流量调节阀、气动开闭阀连接,以及高位水箱组成的冷却区所构成。所述冷却板形可控制的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装置由多个冷却段组成,包括一个或二个强冷段Q、一个粗冷段C和一个精冷段J;所述强冷段Q由多个高密度上集管组和高密度下集管组组成;粗冷段C由粗调上集组和粗调下集管组组成;精冷段J由精调上集管组和精调下集管组所组成。本发明的优点是可实现超快速冷却和板形可控的均匀冷却,满足各种热轧商用带钢和冷轧基料的生产需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