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铁路无仰拱型隧道新型沟槽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07829903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21855226.5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一种高速铁路无仰拱型隧道新型沟槽构造,通过对传统双线铁路隧道的沟槽布置进行优化改造,加大水沟排水量,消除隧底结构水压,有效解决岩溶或地下水发育地区隧道仰拱上浮变形或隧底结构开裂破坏的问题,以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的稳定及安全性。包括拱墙二次衬砌结构,所述拱墙二次衬砌结构两侧边墙底部以下设置具有纵向贯通内部空腔的U形墙基构筑体,作为拱墙初期支护结构的承载结构和隧道纵向排水通道。所述内部空腔的上部沿隧道开挖方向间隔设置横撑,横撑两端支撑于U形墙基构筑体的两侧侧壁上。

    一种新型隧道排水系统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07673371U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21868407.1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一种新型隧道排水系统构造,通过对传统双线铁路隧道的排水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消除地下水对隧道衬砌底部结构的作用,有效解决岩溶或地下水发育地区隧道仰拱上浮变形或隧底结构开裂破坏的问题,以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的稳定及安全性。排水系统包括拱墙范围排水系统和设置于隧底横向两侧的侧沟构筑体。所述两侧侧沟构筑体和隧底中部开挖面之上设置底板,底板与其下文方的侧沟构筑体槽型空腔构成隧道纵向排水通道。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隧底排水系统和道床积水排泄系统,拱墙范围排水系统、隧底排水系统和道床积水排泄系统与两侧槽型空腔相连通。

    铁路隧道超深竖井冻结法施工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207131404U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20903316.0

    申请日:2017-07-24

    Abstract: 铁路隧道超深竖井冻结法施工结构体系,以有效隔绝竖井周边地下水,提高围岩整体强度,确保深大竖井井壁结构安全。包括竖井井壁结构,竖井井壁结构外的含水地层内呈环状周向间隔钻设冻结孔,各冻结孔内设置装有循环冷媒剂的冻结管,将邻近竖井井壁结构的含水地层形成冻结壁防水结构。竖井井壁结构包括若干个竖向对接的竖井井壁结构单元,竖井井壁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单层井壁结构,竖井井壁相邻的上、下两结构单元对接茬口部位设置竖向延伸于其内的环形接茬钢板。

    边仰坡陡峻地段的隧道洞口衬砌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925513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211446.4

    申请日:2014-04-28

    Abstract: 边仰坡陡峻地段的隧道洞口衬砌结构,以避免高边坡开挖、减小工程规模和工程费用,降低施工及运营风险,保证安全,保护环境。它包括:隧道耳墙(10),先行明做施工于边坡低侧,其内侧外轮廓与衬砌内轮廓相吻合;隧道初期支护(20)和隧道二次衬砌(30),采用暗做施工于边坡高侧,于拱腰和边墙脚处与隧道耳墙(10)圆顺连接成环,形成完整的衬砌结构共同支撑围岩;回填土石层(50),填筑于隧道洞顶。

    双洞单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

    公开(公告)号:CN203685276U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20830843.5

    申请日:2013-12-14

    Abstract: 双洞单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以实现列车紧急停靠救援站后人员通过疏散站台向安全隧道逃生,有效地增强人员疏散效率和疏散安全性。在左线隧道、右线隧道于相邻侧分别设置左线疏散站台、右线疏散站台,沿线路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横向疏散联络通道将左线疏散站台、右线疏散站台连通。救援站范围内在左线隧道、右线隧道拱顶斜上方设置有共用排烟道,共用排烟道通过间隔设置的左线联络式排烟竖井、右线联络式排烟竖井分别与左线隧道、右线隧道连通,共用排烟道经联络烟道与通向地面的排烟井连接。

    铁路隧道深埋富水软弱带围岩超前支护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02117686U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20212058.4

    申请日:2011-06-22

    Abstract: 铁路隧道深埋富水软弱带围岩大口径水平管幕超前支护构造,能够在纵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效阻隔地下水,防止发生管涌导致大规模涌水突泥,保证施工安全。它包括沿隧道开挖轮廓线设置大口径水平管幕(10),该大口径水平管幕(10)包括间隔设置混凝土桩(12),以及设置在相邻两混凝土桩(12)之间且与之形成咬合的钢管混凝土桩(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支撑常规大管棚难以承担的深埋断层带围岩荷载,能够在纵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解决了传统插销连接不能紧密咬合的困难,能有效阻隔地下水,防止发生管涌导致大规模涌水突泥,保证施工安全,而且施工操作更简单,在洞内深埋地段更容易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