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212335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1071475.6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巡检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行走装置。包括基座、支架、剖分轮、剖分驱动装置、行走驱动装置、左连接板及右连接板,其中支架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剖分驱动装置设置于支架上、并与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连接,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通过剖分驱动装置的驱动向相反方向移动;所述剖分轮设置于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的端部,所述行走驱动装置设置于左连接板或右连接板上、并与剖分轮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剖分轮上线合拢后,行走机构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结构,架空地线位于封闭空间之内,能够防止行走轮或输电线路机器人的脱线。
-
公开(公告)号:CN211076121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2224948.6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 B62D57/024 , H02G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检修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绝缘子攀爬机构。包括上夹爪、蠕动框架、下夹爪及平移驱动机构,其中上夹爪和平移驱动机构设置于蠕动框架上,下夹爪设置于平移驱动机构上,平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下夹爪沿靠近或远离上夹爪的方向运动;上夹爪和下夹爪交替抱持绝缘子串上,同时通过下夹爪与上夹爪之间的相对平移运动,实现绝缘子串上的蠕动爬行。本实用新型减少了驱动电机的数量,提高了可靠性,降低了控制难度;同时对机构的体积和重量的降低也有积极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293182U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20674535.3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都匀供电局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nventor: 韩旭升 , 姜勇 , 郭敏 , 王洪光 , 何文进 , 岳湘 , 曾晓蕾 , 凌烈 , 罗名魁 , 景凤仁 , 乐贵贤 , 孙鹏 , 孙强 , 王军 , 王建宏 , 石启邦 , 潘治江 , 朱镜勋 , 杨春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器人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三臂环形巡检机器人机构,包括前、下、后轮爪机构,前、下、后摇臂机构和中心轮,前、下、后摇臂机构的一端通过转动机构与中心轮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前、下、后摆臂的一端通过前、下、后俯仰机构转动连接,前、下、后摆臂的另一端通过回转机构与前、下、后轮爪机构转动连接,前、下、后轮爪机构的另一端设有在输电线上行走的行走机构及夹紧输电线的夹紧机构;前、下、后俯仰机构结构相同,包括转动副及驱动电机;前、下、后回转机构结构相同,包括转动副及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跨越引流线等复杂的障碍物能力,可适应地线、导线等多种线路环境,具有结构简单,越障能力强,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1134644Y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720185216.5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故障释放功能的巡线机器人行走夹持机构,在架空的输电线路上行走,具有安装于支座上的行走机构及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电机,安装于支座上,输出轴安装有卷筒;卷筒上的绕线分别通过固定于支座上的前滑轮及后滑轮接至前夹子及后夹子的一个夹爪的末端;前夹子及后夹子,二者具有相同结构,分别通过扇齿轮转动安装于支座的前支架及后支架上,前夹子及后夹子分别位于行走机构中的行走轮的正前方及正后方,每个夹子具有两个夹爪,夹爪的末端通过弹簧连接,两夹爪之间通过扇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采用行走机构和夹持机构的轮爪复合机构,利于行走和越障,安全保护性好,具有故障释放功能,适合野外作业和上下线路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07534847U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721686710.X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 B25J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协作机器人一体化关节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体化关节内走线张紧机构。包括外壳及容置于外壳内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丝杠、丝母及拉杆,其中外壳的两端设有用于导线穿过的穿线孔,其一侧穿线孔处通过第一轴承安装有第一齿轮,丝杠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分别与外壳的两端连接,第二齿轮套设于丝杠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丝母与丝杠配合形成螺纹副,拉杆的一端与丝母连接,另一端与导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一体化关节的末端,具有安装简单、不需要主动控制而实现导线被动张紧的特点,能够防止一体化关节旋转过程中因导线缠绕而被拉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1504053U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20219289.0
申请日:2009-10-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器人,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变距的轮臂复合巡检机器人机构,包括前行走夹持机构、前回转机构、前升降机构、变距伸缩机构、后行走夹持机构、后回转机构及后升降机构,前、后行走夹持机构的一端通过行走轮及夹紧轮与地线夹持、并可在地线上行走,另一端分别与前、后回转机构相连,通过前、后回转机构的驱动实现前、后行走夹持机构的转动;前、后升降机构的一端分别与前、后回转机构相连,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变距伸缩机构,通过前、后升降机构实现前、后回转机构及前、后行走夹持机构的升降;变距伸缩机构安装于导轨支架,通过变距伸缩机构实现前、后行走轮间距调节。本实用新型适应不同尺寸障碍物,具有越障能力强,安全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1134643Y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720185215.0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巡线机器人故障释放机构,属于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悬挂装置、挂钩、升降装置、传动装置、抬升电机及下线装置,悬挂装置吊挂于线路上,上端与机器人的行走夹持机构连接,下端通过转动副与挂钩连接,挂钩与升降装置中拉钩两钩口在上下方位上相对设置,在发生故障时,挂钩与升降装置连接,其中一个升降装置通过第一传动装置与抬升电机输出轴连接,并通过第二传动装置与另一个升降装置连接,下线装置连接在悬挂装置下端,内置可释放的救援绳,在发生故障时释放出救援绳。本实用新型利用定滑轮原理抬升、下放机器人,避免了人上线取机器人所带来的危险,结构简单,可安装在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及电话线路的巡检机器人机构上,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208923721U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821838973.2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器人,具体地说是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包括后臂、质心调节装置、电气控制箱、前臂、后旋转升降关节、前旋转升降关节、电气控制箱支架、后行走机构及前行走机构,其中电气控制箱可滑动地安装在电气控制箱支架的下方,后旋转升降关节和前旋转升降关节可滑动地安装在电气控制箱支架的上方,后臂和前臂分别与后旋转升降关节和前旋转升降关节连接,后行走机构和前行走机构分别设置于后臂和前臂的末端,质心调节装置设置于电气控制箱支架上、且与电气控制箱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刚度大,越障过程简单且越障时间短,行走时具有良好的安全保护功能,在发生故障时机器人不脱线,不会对输电线路造成安全事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34828U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721686680.2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力感知功能的协作机器人关节。包括输出法兰、力矩传感器、谐波减速器、无框直驱力矩电机、输入法兰及穿线管,其中谐波减速器和无框直驱力矩电机容置于由输出法兰和输入法兰形成的腔体内,输出法兰和输入法兰可相对转动,谐波减速器和无框直驱力矩电机均套设于穿线管上,无框直驱力矩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谐波减速器与穿线管连接,穿线管通过力矩传感器与输出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力感知功能,由其组成的协作机器人能够在半结构环境下与人协同作业,该协作机器人关节具有高精度力感知功能、结构紧凑、刚度高、可扩展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1105774Y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720015481.9
申请日:2007-10-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IPC: B62D57/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器人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爬壁机器人机构,包括本体、连杆和吸盘足,本体为两个,每一个分别与吸盘足相连接,两个本体之间采用旋转关节、通过连杆连接,实现两个本体的相对滚动;其中:一个本体还设有由电机驱动的、垂直设置的旋转关节,另一本体还设有由电机驱动的垂直设置移动关节和垂直设置旋转关节,实现机器人机构整体的原地转动和吸盘足的缩放;通过两个本体的相对滚动和两个吸盘足的交替吸附与释放实现机器人的移动与姿态调整。本实用新型结合了轮式机构运动速度快和足式机构越障能力强的优点,实现了移动速度快、重量轻、能耗低且运动能力强的目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