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安全施工方法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004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89936.6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人工挖孔桩安全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挖掘施工前设计制作防护装置,防护装置的结构包括圆柱形框架和安装于圆柱形框架的侧壁的防护门组件,圆柱形框架的外轮廓直径小于设计桩径;2)开始挖掘人工挖孔桩,当挖掘深度达到可放置防护装置深度后,将防护装置放置到桩孔内,施工人员进入在防护装置内,继续进行挖掘作业;3)挖深作业时,防护门组件封闭圆柱形框架的侧壁,保证隔绝土体;4)修理桩壁时,开启防护门组件以修理桩壁;5)待土体稳定后,取出防护装置,进行护壁施工,护壁完成后,将防护装置放置于桩孔内,进行下一节段的桩孔开挖。采用该方法,可防止施工人员受伤,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一种带水腔的土体渗透固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567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206066.0

    申请日:2018-10-1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带水腔的土体渗透固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底座和试验筒,试验筒内设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形成土样室,下隔板与底座之间形成水腔,下隔板与底座之间设有环形支撑,环形支撑的两侧壁上贯穿有通孔,试验筒左右两侧壁上贯穿有水口和信号线口,环形支撑内部设有孔隙水压计,上隔板上设有加载板,加载板底部设有圆坑透水槽和环形透水槽,环形透水槽、圆坑透水槽之间设有连通通道,加载板顶部与环形透水槽之间贯穿有加载板水口,上隔板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透水板、透水石和滤纸,下隔板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滤纸、透水石和透水板,透水板上贯穿有透水孔。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进行常规渗透试验、固结中渗透试验或固结试验。

    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公开(公告)号:CN101962280B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010291394.2

    申请日:2010-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其组成和含量为:水泥9~13%、砂24~28%、碎石47~52%、掺合料5~10%、水4~6%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0.1~0.3%,其中,掺合料的组成及含量为:GaO27.0~36.0%、SiO245~55.2%、Al2O36.0~10.5%和MgO5.2~8.8%。本发明采用自制的特种掺合料,这种掺合料充分利用了工业排放的废渣,以废渣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解决环境污染,降低企业环保负担。同时生产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达到95MPa以上,抗冻性达到F700以上,解决了北方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替钢管桩建筑码头的疑难问题,经济效益显著。

    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公开(公告)号:CN101962280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291394.2

    申请日:2010-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其组成和含量为:水泥9~13%、砂24~28%、碎石47~52%、掺合料5~10%、水4~6%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0.1~0.3%,其中,掺合料的组成及含量为:GaO27.0~36.0%、SiO245~55.2%、Al2O36.0~10.5%和MgO5.2~8.8%。本发明采用自制的特种掺合料,这种掺合料充分利用了工业排放的废渣,以废渣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解决环境污染,降低企业环保负担。同时生产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达到95MPa以上,抗冻性达到F700以上,解决了北方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替钢管桩建筑码头的疑难问题,经济效益显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