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隔离内部充放电风险的柱式滑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030220U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20381691.X

    申请日:2014-07-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效隔离内部充放电风险的柱式滑环装置,包括电刷组件以及与所述电刷组件相连的多路金属环体,所述电刷组件固定安装在一组合支架上,所述多路金属环体相对于所述电刷组件转动,所述多路金属环体的各路金属环体之间填充有绝缘介质,且所述绝缘介质的直径大于金属环体的直径,各金属环体间的绝缘间距为0.6~0.7mm。通过设置绝缘介质的直径大于金属环体的直径,且各金属环体间的绝缘间距为0.6~0.7mm,从而有效地增大了电传输金属环体间的绝缘间隙和绝缘介质直径。增大环间绝缘间隙可降低充放电引起的高压放电击穿绝缘介质的风险;同时,通过增大绝缘介质直径,致使绝缘介质部分高出金属环体部分,减小放电风险。

    一种具备磨屑定向收集功能的新型电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770476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2982578.4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磨屑定向收集功能的新型电传输装置,包括罩壳、底座、定子、电刷、转子、导电环、阳极板和阴极板;罩壳固定在底座上,罩壳与底座围合形成腔室;转子插装在腔室内,转子可自由转动;导电环固定在转子上;定子设置在腔室内,电刷固定在定子上,电刷与导电环接触式连接;阳极板和阴极板分别设置在腔室的顶部或底部,用于使腔室内形成电场,电场用于使磨屑迁移出所述电刷与导电环之间;在腔室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阳极板和阴极板,使腔室内形成竖直方向的电场,带有电荷的磨屑在电场力作用下,磨屑上升被移出,防止磨屑对电刷和导电环之间接触式导电的影响,提高具备磨屑定向收集功能的新型电传输装置的稳定性。

    一种具备磨屑定向收集的电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601662U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20767331.7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磨屑定向收集的电传输装置,包括罩壳、底座、定子、电刷、转子、导电环、阳极板、阴极板、阴极盖板和磨屑收集单元;罩壳固定在底座上,罩壳与底座围合成腔室;转子插装在腔室内,导电环固定在转子上,定子固定在腔室内,电刷固定在定子上,电刷与导电环接触式连接;阳极板和阴极板分别固定在腔室的底板或顶部,用于使腔室内形成竖直方向的电场;阴极盖板罩设在阴极板上,在阴极盖板上开设有通孔,在电场的作用下,磨屑从电刷与导电环之间移出,向上飘移,穿过阴极盖板上通孔,与阴极板接触,发生电中和,在电场作用下落入磨屑收集单元内,完成大量磨屑的收集,从而解决电传输装置的带电荷磨屑收集难的问题。

    一种用于航天员在轨舱外油脂补加的扶手

    公开(公告)号:CN219601615U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21334174.2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航天员在轨舱外油脂补加的扶手,包括第一扶手立柱、第二扶手立柱、扶手横梁、隔热垫组成,第一扶手立柱、第二扶手立柱材料均为铝合金,经淬火处理并进行表面本色阳极化处理,立柱横臂处设计5个减重通孔,并设计加强筋以保证结构稳定;第一扶手立柱、第二扶手立柱上设计有与扶手横梁连接的接口;扶手横梁为中空结构并设计有与第一扶手立柱、第二扶手立柱的安装接口;扶手立柱安装面均有隔热垫,从而实现阻止机构内部与舱外环境通过扶手进行热量传递,有利于维持舱内温度环境稳定;扶手距离安装底座具有248x130mm的空间,以确保航天员把持扶手的空间。

    一种具有空间防护功能的衬板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9601614U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21334534.9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空间防护功能的衬板结构,包括衬板、加强件、衬板连接件,3个衬板通过衬板连接件收尾相连形成整圆,衬板由上侧、边侧以及下侧部分组成,在对日定向装置转动端与固定端形成密闭的空间,每件衬板共设计两处加强件,加强件通过铆钉与衬板连接固定,避免因尺寸过大而造成变形。衬板组件内侧可为内部线缆提供绑扎固定的位置,防止内部产品发生线缆钩挂;衬板组件可在对日定向装置转动端与固定端形成密闭空间,防止太空中空间碎片等多余物进入舱体内部;同时也收集舱体产生的多余物,防止其进入太空中产生太空垃圾;衬板多层可有效防护航天器发动机工作时所产生的高温羽流,保护舱内产品。

    一种模块化驱动组件驱动的两维指向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7548761U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20560116.X

    申请日:2017-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驱动组件驱动的两维指向机构,包括底座,X轴转动体,X轴驱动组件,Y轴驱动组件和Y轴转动体;X轴驱动组件通过螺钉固定于底座上,X轴驱动组件驱动轴通过螺钉和销钉连接X轴转动体,通过X轴驱动组件驱动轴的转动带动X轴转动体产生X轴的旋转运动;Y轴驱动组件通过螺钉固定于X轴转动体上,Y轴驱动组件驱动轴通过螺钉和销钉连接Y轴转动体,通过Y轴驱动组件驱动轴的转动带动Y轴转动体产生Y轴的旋转运动。可实现空间飞行器定向天线及有指向要求的各类载荷的两维转动,集成化模块化设计使得组装和维护快速方便,具有结构紧凑、质量轻等优点。

    一种全角高精度实时定位、检测的驱动机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279983U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20668823.7

    申请日:2014-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角高精度实时定位、检测的驱动机构装置,包括动力源、减速器、导电滑环及高精度传感器。动力源提供速率为ω1的转动动力至减速器,减速器将速率为ω1的转动动力减速后输出速率为ω2的转动动力,速率为ω2的转动动力作用在导电滑环上,用以控制所述导电滑环的转动,高精度传感器用于精确检测ω2的转动方向及角度。其中,导电滑环与该装置外的太阳帆板连接,高精度传感器与该装置外的驱动控制器连接,驱动控制器同时与动力源连接。该装置具备可实时观测提高驱动机构的转动状态及位置的功能,并提高了驱动机构的转动精度,便于控制太阳帆板的精确对日定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