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式果汁雾化器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45753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050925.7

    申请日:2014-02-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电式果汁雾化器,包含杯体,手动挤压和压电雾化两部分,将搅拌与雾化装置融为一体,通过转动手柄,压板螺旋挤压、对应过滤网的槽型研磨的方式手动出汁,通过直导管内的浮动压电片的作用,雾化果汁。过滤网、直导管、转动上盖均可轻松拆卸,杯体清洁便利。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体型轻巧,适用于家庭、办公等场所的空气清新与净化。

    通井管柱携带式双向移动水平裸眼井径仪

    公开(公告)号:CN102330550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110314953.1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井管柱携带式双向移动水平裸眼井径仪。本井径仪包括外套筒、本体、测量臂、辅助测量臂、电位器滑动机构、测量臂滑动机构、测量臂启动弹簧片、测量臂触发机构。本发明可以在通井管柱携带的情况下,随通井管柱的起放并可在水平裸眼井段双向移动,能够在井下触发,本发明机械结构还可保护井径测量臂、测量臂推杆及电位器等关键部件不受损害,提高井径仪井下工作的可靠性,延长仪器寿命。本通井管柱携带式双向移动水平裸眼井径仪不仅具有双向移动能力,而且其结构有效保护了测量臂及内部部件,可广泛应用于水平井裸眼井径测量。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启动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00622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90979.9

    申请日:2012-10-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启动装置,包括风轮主轴和风轮,发电机叶片与叶片支撑板的外端固定连接,当发电机叶片转动时,叶片支撑板的内端向风轮主轴传递扭矩,进而驱动风轮主轴转动,叶片支撑板的内端固定于空套轴承座上,空套轴承座又通过轴承安装于风轮主轴上,另有风速自适应离合器控制空套轴承座向风轮主轴传输动力,其主动部与空套轴承座固定连接,其从动部与风轮主轴同步转动,还能沿风轮主轴轴线方向移动,使风速自适应离合器包括主动部和从动部相互离合,当主动部与从动部结合并同步转动,向风轮主轴传输扭矩,进而驱动发电机主轴转动,使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启动。本发明具有提高风能利用效率,优化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自启动性能。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模糊滑模驱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80051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55855.7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模糊滑模驱动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根据车辆地面力学理论,分析轮式移动机器人刚性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特性,建立以车轮滑转率为系统状态变量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行驶动力学模型;根据系统特征,确定系统的控制输入和控制输出,建立轮式移动机器人控制模型;建立轮式移动机器人车轮滑转率控制系统。本发明应用在对轮式移动机器人的驱动控制上,可以将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车轮滑转率控制在期望值上,这样就能在机器人行驶的过程中控制车轮的滑转程度,从而有效的提高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能源利用率。

    履带—雪橇组合式长航程极地自主漫游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2874338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55853.8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83 Y02T10/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雪橇组合式长航程极地自主漫游机器人。本发明由抗倾覆系统部分、履带式行走机构部分和风能复用装置部分组成。所述的抗倾覆系统部分通过滑动套筒与履带式行走机构部分连接,风能复用装置安装在抗倾覆系统的尾部。本发明通过履带和雪橇的位置变换,可完成自主复位、跨越较大的冰沟裂缝;通过风能复用装置合理利用风能为机器人提供前进动力,并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储备,实现可控主动与发电一体化,保证机器人长航程自主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

    可组合移动机器人的自适应对接锁紧与释放机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161205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110061322.3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组合移动机器人的自适应对接锁紧与释放机构。它由对接头和对接座组成,所述对接头上有一个带凸缘的接触头;所述对接座上有一个锥碗型对接纳入口和两个相对开合的拉紧钩。所述对接头的接触头能在对接座的对接纳入口引导下插入对接座中而由拉紧钩钩扣住实现对接。本发明提高了可组合式移动机器人在非结构环境下对接的可行性,增加了两移动机器人间对接位姿变化的自适应对接能力,具有锁紧与释放方便、可靠的优点。

    轨道式精确定位多位间断拉压装置固定与移运装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3268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910200518.9

    申请日:2009-12-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式精确定位多位间断拉压装置固定和移运装备及方法。本装备包括拉压装置和龙门架,沿一排工位方向上铺设一条轨道,在轨道两旁对应每一工位处设置一对固定立柱,能与龙门架进行可拆卸连接,一部移运小车的车轮滚动支撑于轨道上,移运小车上的固定支架能通过拉压装置支撑起而后将拉压装置和龙门架移运到待施工工位,从而使龙门架与该工位处固定立柱对接。其固定和移运方法是由移运小车对龙门架及其上安装的拉压装置从一个完工的工位移运至下一待施工工位进行固定后进行下一工位的施工。本发明避免了每个工位都需各装龙门架,只用一个龙门架,通过卸载、搬运、安装就可完成多工位工作。

    单杆随动存储式滚筒钢丝绳双向测速计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36377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169568.2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杆随动存储式滚筒钢丝绳双向测速计长装置。本装置包括磁力固定座、随动机构和测速部分。随动机构由两个球铰机构和单支撑杆组成,两个球铰机构通过螺纹与单支撑杆固连,可以实现单支撑杆及测速部件全方位跟随钢丝绳摆动的运动;测速部分主要由箱体、箱体盖板、测速轮、测速轮支座、空心轴编码器、预紧轮、预紧轮支座、导轨、连接杆、弹簧、弹簧套筒、丝杠、手轮、电源及存储设备组成,测速轮可以有效防止打滑,实现与钢丝绳的同步运动,利用编码器测量正反旋转速度,预紧轮用于预紧钢丝绳使其紧贴测速轮,弹簧和丝杠起到缓冲和调节预紧力的作用。本发明可用于计量各种规格、恶劣工况下滚筒钢丝绳的长度及速度,可靠性高,适应性强,体积小,造价低,现场安装方便。

    一种踩踏简支梁压电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31611A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1110199957.X

    申请日:2011-07-1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踩踏简支梁压电发电装置,包括角钢框架、枕木、螺栓、橡胶垫和简支梁压电单元,所述两根枕木固定安装在角钢框架上,多组所述简支梁压电单元通过所述螺栓顺次简支安装在所述枕木上,所述橡胶垫覆盖在多组所述简支梁压电单元上。上述简支梁压电单元由横梁以及压电陶瓷片组成,若干所述压电陶瓷片粘贴于所述横梁内侧。上述压电陶瓷片的压电材料为锆钛酸铅(PZT-5A)材料,所述横梁为长矩形薄片,材料为合金钢,从所述压电陶瓷片的上下表面各电极分别引出导线,使得各简支梁压电单元并联。本发明可放置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或者室内走廊通道内,收集行走踩踏能量并转化为电能,应用于辅助照明或者应急照明。

    单动力展开与驱动一体化的移动机器人车轮

    公开(公告)号:CN102120404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110049420.5

    申请日:2011-03-0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动力展开与驱动一体化的移动机器人车轮。本发明包括:动力源组件、非等边X型杆链机构和滑块连接机构,动力源组件和非等边X型杆链机构部分通过推杆连接,所述的非等边X型杆链机构部分和滑块连接结构部分通过销轴套、销轴和弹簧连接,本发明通过非等边四边形组成的四杆机构,实现一个动力源即可展开并驱动车轮,节省了打包时所需的空间,增强了轮式移动机器人工作时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