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7467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531419.4
申请日:2022-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rWZrN多层梯度结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CrWZrN多层梯度结构涂层包括:基底;以及依次沉积在所述基底表面的Cr打底层、CrN过渡层、CrWN过渡层和CrWZrN涂层。本发明在CrWZrN多层梯度结构涂层中引入了W、Zr、Cr和N元素,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并使得基体和涂层间保持合理的多层硬度梯度,在合理控制内应力的同时还提升了基体和涂层的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800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463490.X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级行星减速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及汽车。所述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减速机构和制动机构;减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轮组、第二行星轮组、第三行星轮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连接有转子支撑盘;转子支撑盘朝向第一行星轮组的端部形成有沿轴向凹陷的容置槽,第一行星轮组置于容置槽内;第一行星轮组啮合于驱动轴并与第二旋转轴相连;第二行星轮组啮合于第二旋转轴并与第三旋转轴相连;第三行星轮组啮合于第三旋转轴并与轮辋相连;第二行星轮组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行星轮组的径向尺寸;第三行星轮组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行星轮组的径向尺寸;制动机构设置于第二行星轮组的径向外端部。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空间合理利用,满足了重载高功率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99995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1170513.3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21D1/25 , C21D6/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0 , C22C38/22 , C22C38/42 , C22C38/44 , C23C8/02 , C23C8/38 , C23C8/8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硬度38CrMoAl氮化钢的化学热处理方法。本方法对38CrMoAl材料没有尺寸和几何形状的限制。化学成分包括:Fe、C、N、Mn、Si、Cr、Mo、Al、S、P和其他残留元素,其中碳含量0.35%~0.42%。经过调质、表面处理、离子氮碳共渗和后处理;其中调质处理提高了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空心阴极筒的使用提高了气体的电离几率,使得工件表面附近的电离密度增加;特定参数下的离子氮碳共渗使38CrMoAl表层组织发生调幅分解,转变为高氮马氏体。三个效果共同作用,不仅缩短了扩渗处理的时间,而且将38CrMoAl表面硬度提高到1200Hv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48100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66178.0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离子氮碳硫多元共渗辅助设备、处理系统及方法,辅助设备包括:放置在离子扩渗炉的炉体顶部的空心阴极离子源,放置于炉体侧壁上的绝缘壳体,和多个同轴且由内至外依次间隔排布于绝缘壳体内的电磁铁,相邻两个电磁铁的绕线方式相反,多个电磁铁用于在离子扩渗炉内形成可控的磁场,以改变金属工件表面电子的运动轨迹和金属工件的磁畴。处理系统包括:离子扩渗炉、离子氮碳硫多元共渗辅助设备、变压器、真空泵、供气瓶和电气控制柜。处理方法包括向炉体内通入含有氮元素、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气体,并向金属工件提供可控的磁场。本公开可减少工件表面硫化物的间隙,使硬度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提高工件表面硬度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16439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43771.4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离子氮碳硫多元共渗设备、处理系统及方法,设备包括:炉体;位于炉体内的工件盘;位于炉体内的工件盘上方的阳极板;位于炉体内的工件盘下方的辅助阴极;位于炉体内的工件盘、阳极板和辅助阴极外围的空心阴极筒;第一电源,用于为空心阴极筒和辅助阴极提供脉冲电压的第一电源;和用于为工件盘提供脉冲偏置电压的第二电源。系统包括:离子氮碳硫多元共渗设备、变压器、真空泵、供气瓶和电气控制柜。方法包括向炉体内通入含有氮、氢、碳和硫元素的气体,并控制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关断。本公开可提高离子扩渗炉内的离子体密度,有效增加扩渗层厚度和表面硬度,以此提高扩渗质量,同时方便阳极清洗。
-
公开(公告)号:CN107403037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710539409.4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源有限元求解及优化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需优化实体简化和抽象并生成简化后实体的第一代码;建立开源有限元总体环境,给定边界条件,实现第一代码的建模并生成通用的INP文本文件;通过对文本文件分区检测,提取其中的参数,将INP文本文件转换成可变参数的标准生成求解器输入文件;对节点应力和位移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写入结果文件;将结果文件中参数和预期优化参数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满足优化条件,如满足,则写出并显示结果文件;如不满足,则更改INP文本文件参数进行循环迭代,直到满足优化条件为止。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降低了企业对传统商用CAE及FEA软件的依赖,节约了产品设计及优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1009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66016.6
申请日:2020-11-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10M149/22 , C10M16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掺杂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制备方法包括:将盐酸多巴胺粉末加入硫酸铜的水/乙醇混合溶液,得到含有多巴胺和硫酸铜的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少量过氧化氢,在室温下搅拌,进行多巴胺的氧化聚合反应,得到聚多巴胺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升温,并滴加次磷酸钠溶液搅拌,与铜离子进行还原反应,得到铜掺杂的聚多巴胺混合液;对混合液进行离心、清洗、干燥,得到铜掺杂聚多巴胺纳米颗粒。本方法简单高效,且得到的纳米颗粒可作为润滑添加剂,展现出优异的分散性和润滑效果,可直接添加到润滑液中发挥减摩抗磨的作用,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4065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03829.4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10M149/12 , C10N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在水基润滑液中的应用。发明人发现,将聚多巴胺纳米颗粒作为水基润滑液中的添加剂使用时,在摩擦过程中该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能与金属摩擦副表面形成稳定牢固的化学吸附膜,该化学吸附膜在水下与摩擦副表面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从而提供持续稳定的润滑性能,进而发挥优异的减摩抗磨作用满足摩擦副在苛刻环境下的运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20793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1136994.4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Ti/TiN/TiAlSiN/TiAlCrSiN纳米多层梯度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氮化膜技术领域。本纳米多层梯度膜是通过多弧离子镀方法,在低合金钢或模具钢基体上,由依次沉积的Ti打底层、TiN过渡层、TiAlSiN过渡层和TiAlCrSiN膜层组成;该纳米多层梯度膜的总厚度为1.8‑3.6μm;Ti、Al、Cr、Si元素的总含量范围分别为30at%‑34at%、20at%‑24at%、5at%‑10at%、3at%‑5at%;该纳米多层梯度膜的膜基结合力为36‑48N,摩擦系数为0.02~0.03,纳米硬度为32‑36Gpa。本方法通过改变基体负偏压,各中间层的沉积时间以及靶的转换,得到获得高韧、摩擦系数低以及耐磨性良好的梯度纳米多层膜。
-
公开(公告)号:CN107217228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0352182.2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提高轴承耐磨性能的方法及轴承,该方法包括:对轴承基体表面进行渗氮处理;在经过所述渗氮处理的轴承基体的表面形成类金刚石涂层。该方法通过对渗氮处理的离子轰击作用,使得轴承基体表面晶格会发生畸变表层硬度增大,力学和耐腐蚀特性显著,类金刚石涂层能够有效发挥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润滑减摩作用,该方法结合了渗氮和类金刚石涂层的工艺和性能优势,制备获得了高效耐磨涂层,轴承的耐磨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明显改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