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290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090180.X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铅离子的电化学传感器,在电极上依次修饰有CP2层、HP1‑HP2‑HP3‑CP1‑AuNP层、[Ru(NH3)6]3+层。制备方法:对电极进行预处理;将CP2层修饰到电极表面;将HP1‑HP2‑HP3‑CP1‑AuNP层修饰到电极表面;将[Ru(NH3)6]3+层修饰到电极表面。利用了DNA酶的特异性识别实现了对目标物铅离子的高特异性检测;利用铅离子特异识别的DNA酶的切割作用和CHA反应,通过两步循环和一步扩增的方式来实现信号的增大,从而实现铅离子的高灵敏检测,并获得较低的检测下限。并通过纳米金的连接性能,起到了信号继续增强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06277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10140322.X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12Q1/44 ,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目标物诱导的核酸适配体构象变化检测卡那霉素的生物传感器。具体制备方法为:制备方法:对电极进行预处理;将HAP2层修饰到电极表面;将均相反应混合液修饰到电极表面。本发明利用了核酸适配体的特异型识别,利用卡那霉素的aptamer作为识别物质实现了对目标物卡那霉素的高特异性检测;利用核酸工具酶,实现了目标物的循环利用,起到了信号放大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2180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19559.6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金纳米粒子的DNA分子机器检测多氯联苯(PCB)的生物传感器,发卡探针HAP1通过polyA修饰到纳米金的表面和HAP2、拱形探针(由Walker链和APT杂交成的双链)通过polyA修饰到纳米金的表面;基于目标物PCB对适配体的亲和力,破坏拱形探针,释放Walker核酸链,通过toehold介导打开HAP1,进而打开HAP2,从而把Walker链挤掉,挤掉的Walker链与其他的HAP1杂交,依次循环直至HAP2全部被打开,暴露出G‑rich序列,在存在血红素时形成G‑四联体/血红素DNA酶。G‑四联体/血红素类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从而构建了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反应只需一步,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检测限低,特异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42683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71722.6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74 , G01N33/569 , G01N21/76 , C12Q1/6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核酸适配体检测外泌体的生物传感器,包括适配体PTK-7 Apt、CD63 Apt、connector、发夹探针H1、发夹探针H2、CCRF-CEM。还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基于核酸适配体与目标物的特异性识别,通过connector的连接,使得PTK-7 Apt、CD63 Apt两条链相互邻近,从而形成trigger,而trigger进一步打开H1,H1继而打开H2,触发HCR反应,实现化学发光强度信号的放大,从而构建了适配体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检测限低、特异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0141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74445.5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48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无酶检测氨苄青霉素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属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目标诱导的核酸适配体构象变化及催化发夹自组装扩增(CHA)和链置换策略检测氨苄青霉素,实现了多重的信号放大,降低了检测限,提高了灵敏度,并且金电极简便、小型化、易携带、可多次使用;实现了目标物的,简单,灵敏的检测。制备方法简单,性能稳定,电极的重复性好,并且反应过程不需要酶参与,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故适用于食品安全中氨苄青霉素的检测和生物传感器产业化的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75236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22818.6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纳米金DNA分子机器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生物传感器。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检测UDG活性的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都比较低、成本高的问题。一种基于DNA分子机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UDG活性的生物传感器,将纳米金分子机器与表面增强拉曼相结合,均相反应混合液。制备方法:合成金纳米粒子;将Hairpin Probe和Track DNA以及拉曼染料修饰到金纳米粒子表面;将标记的纳米金溶液与均相反应溶液混合。利用了内切酶IV的特异性切割实现DNA分子机器开启,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检测实现了高灵敏性检测;利用外切酶Ⅲ,实现了DNA分子机器的循环,起到了信号放大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59668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910091596.3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ATP拉近Apt-1与Apt-2及分支HCR扩增信号检测ATP的生物传感器,在电极上依次修饰有CP-SH层、AP层、HP1-HP2-HP3-HP4层、[Ru(NH3)6]3+层。制备方法:对电极进行预处理;将CP-SH层修饰到电极表面;将AP层修饰到电极表面,将HP1-HP2-HP3-HP4层修饰到电极表面,将[Ru(NH3)6]3+层修饰到电极表面。利用了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实现了对目标物ATP的高特异性检测;利用ATP对两个适配体的拉近作用,实现了目标物的循环利用,起到了第一步信号增大的作用。并利用分支HCR,起到了信号继续增强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54086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89823.7
申请日:2019-02-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86 , G01N21/6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杂交连锁反应放大的荧光生物传感器。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检测卡那霉素的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都比较低、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将核酸内切酶IV与链杂交连锁反应的配合实现循环放大作用,以及荧光基团与猝灭基团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均相反应混合液。制备方法:制备金纳米粒子;将Walker与Track修饰到金纳米粒子表面;将标记的纳米金溶液与均相反应溶液混合;杂交连锁反应、荧光检测;利用了核酸Aptamer的特异型识别,利用核酸Aptamer对目标物卡那霉素的高特异性检测;利用杂交连锁反应放大,实现信号放大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02047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710252820.3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传感器,其制备为在电极上依次修饰有iDNA层、Helper层和均相反应混合液。本发明利用了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的aptamer作为识别物质实现了对目标物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高特异性检测;利用核酸工具酶,实现了目标物的循环利用,起到了信号放大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45942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229415.0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纳米金颗粒团聚产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检测尿嘧啶糖苷酶活性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针对比色检测精度低、荧光检测易漂白等问题,本发明通过修饰于纳米金颗粒表面的发夹核酸探针做底物实现了快速、灵敏、安全的UDG酶活性检测,采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实现超灵敏、精准检测,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均相溶液中进行,条件温和,易于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