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衰老活性的玫烟色菌素A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245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88632.X

    申请日:2021-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抗衰老活性的玫烟色菌素A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的提取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玫烟色菌素A为无色油状物,是一个新型化合物,尚无文献报道。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培养玫烟色虫草菌,然后提取分离得到。玫烟色菌素A的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具有较强的抗衰老活性:在200 mg/mL的浓度时玫烟色菌素A可延长实验线虫寿命11.3%;增加线虫产卵率73.1%;在35℃热击处理7天后,200 mg/mL玫烟色菌素A处理组的存活率是对照的2倍以上;用200 mg/mL玫烟色菌素A处理线虫15天后,处理组高活动力的线虫是对照的3倍以上。该化合物具有制备抗衰老保健品和药品的潜力。

    从荸荠中提取绿原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75930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432097.1

    申请日:2018-05-08

    Inventor: 胡丰林 陆瑞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从荸荠中提取绿原酸的方法。利用加工荸荠淀粉或荸荠罐头等加工剩下废弃的荸荠皮和芽,通过打浆、加入提取剂制备粗提液、制备精提液、浓缩干燥和精制,制得绿原酸为白色粉末状,其中绿原酸的含量为50~100%,低聚糖、多糖、桂皮酸衍生物和黄酮等的含量为0~50%。本发明较传统的以金银花等原料提取绿原酸的生产方法,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传统的以金银花为原料加工时,原料成本目前每千克为300元左右,而本发明没有原料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加工废弃物的污染环境,一举多得。本发明工艺简便、工艺稳定、生产设备投资规模可控,生产灵活,适合各种规模的企业投资。

    一种从红豆杉中培养筛选产紫杉醇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16238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410300629.8

    申请日:2014-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红豆杉中培养筛选产紫杉醇菌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红豆杉植物的组织进行培养,分离纯化获得内生真菌;2)培养步骤1)中获得的内生真菌,利用薄层层析对发酵代谢物进行初筛,筛出可产紫杉醇或其类似物的菌株;3)结合细胞毒性实验,测定出代谢物对CHO细胞的抑制率;4)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作了进一步分析,确定产紫杉醇菌株。本发明提供的从红豆杉分离产紫杉醇的方法过程简单,成本较低。并且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提取得到的产紫杉醇菌用于微生物培养时,获得紫杉醇的含量大大增加,该方法为微生物工程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

    从荸荠中提取绿原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7593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32097.1

    申请日:2018-05-08

    Inventor: 胡丰林 陆瑞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从荸荠中提取绿原酸的方法。利用加工荸荠淀粉或荸荠罐头等加工剩下废弃的荸荠皮和芽,通过打浆、加入提取剂制备粗提液、制备精提液、浓缩干燥和精制,制得绿原酸为白色粉末状,其中绿原酸的含量为50~100%,低聚糖、多糖、桂皮酸衍生物和黄酮等的含量为0~50%。本发明较传统的以金银花等原料提取绿原酸的生产方法,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传统的以金银花为原料加工时,原料成本目前每千克为300元左右,而本发明没有原料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加工废弃物的污染环境,一举多得。本发明工艺简便、工艺稳定、生产设备投资规模可控,生产灵活,适合各种规模的企业投资。

    栀子蓝色素的制备方法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45636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90000.7

    申请日:2015-04-21

    Inventor: 胡丰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栀子蓝色素的制备方法。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栀子叶培养基的制备,包括固体培养基制备和液体培养基制备;(2)曲霉液体种子制备,包括制备一级、二级和三级种子;(3)接种发酵,包括液固双向发酵和液体发酵;(4)栀子苷酶解,包括液固双向发酵物酶解和液体发酵物酶解;(5)栀子蓝色素生成及纯化。采用加氨基酸加热使栀子苷苷元与氨基酸缩合生成栀子蓝色素,用树脂柱进行色素纯化,最后得到蓝黑色粉末,此即色价大于190 (E1%1cm 590nm)的栀子蓝色素。本发明利用栀子叶生产栀子蓝色素,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工艺简便、稳定、生产设备投资可大可小,生产灵活,适合多种规模的企业投资。

    从豆腐柴中同时制备豆腐柴果胶和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7498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14891.X

    申请日:2014-11-05

    Inventor: 胡丰林 陆瑞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从豆腐柴中同时制备豆腐柴果胶和豆腐柴叶绿素铜钠盐的工艺方法。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将新鲜的豆腐柴叶和打浆剂混合打浆;(2)将豆腐柴浆离心沉淀或过滤残渣和提取剂混合,离心或过滤,合并上清液或滤液得到叶绿素提取液,同时得到离心沉淀物或过滤残渣;(3)将离心沉淀物或过滤残渣经洗涤、干燥即得豆腐柴粗果胶;(4)叶绿素提取液经皂化、萃取和铜离子取代,即制得叶绿素铜钠盐。本发明方法不仅能提高粗果胶得率30%以上,更主要的是能耗下降90%以上,同时还能得到叶绿素及叶绿素铜钠盐产品,可极大地提高豆腐柴利用水平。

    具有肝癌细胞毒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环色-苏-酪-缬-苯丙肽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1069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482981.9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肝癌细胞毒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环色‑苏‑酪‑缬‑苯丙肽(Trp‑Thr‑Tyr‑Val‑Phe环肽)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的提取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环色‑苏‑酪‑缬‑苯丙肽是由色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以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十五元环状五肽。这是一个新型化合物,尚无文献报道。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培养蛙粪霉,然后提取分离得到。环色‑苏‑酪‑缬‑苯丙肽纯品为白色粉末,对肝癌细胞HepG2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62.30μg/mL,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60.42μg/mL。该化合物可能作为治疗肝癌和减肥药的潜在药物。

    具有肝癌细胞毒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环cyclo色苏酪异亮苯丙肽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6869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481852.8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肝癌细胞毒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环cyclo色苏酪异亮苯丙肽(cyclo‑Trp‑Thr‑Tyr‑Ile‑Phe环肽)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的提取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环cyclo‑色‑苏‑酪‑异亮‑苯丙肽是由cyclo‑色氨酸、苏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和苯丙氨酸,以酰胺键连接而成的十五元环状五肽。这是一个新型化合物,尚无文献报道。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培养蛙粪霉,然后提取分离得到。环cyclo‑色‑苏‑酪‑异亮‑苯丙肽纯品为白色粉末,对肝癌细胞HepG2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11.07μg/mL,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103.87μg/mL。该化合物可能作为治疗肝癌和减肥药的潜在药物。

    一种具有抑制糖苷酶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的红曲素A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856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103076.1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抑制糖苷酶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的红曲素A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的提取制备技术领域。红曲素A为红色粉末,分子式为C25H32O7,具有抑制糖苷酶活性,对α‑糖苷酶(α‑glycosidase)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0μg/mL,且对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IL‑1β、TNF‑α、和TGF‑β的转录水平具有显著下调的作用:IL‑1β(0.01±0.01)、TNF‑α(0.02±0.01)、和TGF‑β(0.03±0.01)相对于DMSO对照组变化显著(P<0.05)。所述红曲素A通过培养红曲霉,然后提取分离得到;可用于制备糖苷酶抑制剂和抗炎免疫抑制剂,具有治疗糖尿病和免疫相关方面的作用潜力。所述红曲霉为食用真菌,安全可靠;红曲素A的制备方法采取微生物发酵,环境友好,不受自然环境和资源影响,易实现工业化、自动化、连续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